[转载]【学习感悟】关于“常态反思”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解童贞深圳讲师吕丽在云学院学习分享原文地址:【学习感悟】关于“常态反思”作者:善解童贞讲师联盟深圳吕丽

云学院的课程常常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收获,这个月最深的触动来自胡萍老师关于“常态反思”的一段话:“现在很多培训是让参加培训的学员梳理和反观自己,但我发现我们善解童贞云学院虽然是在学习理论,但是好像每部电影都会让大家去反观、去重新看和梳理自己的,我们不需要那种躺在地板上、甚至两个人手拉着手,然后放点催情的音乐、然后大家泪流满面地去反观,然后还有一个煽情的人在那里不停地说,要让你哭出声来......我们不需要那样的场景,我们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去反思自己,这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反思就会是一种常态的反思,而不是在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反思。”这段话让我回想起两年多以前,我参加过的一期工作坊,当时的场景和胡萍老师描述的几乎一模一样!我记忆最深的是自己在工作坊的现场大声痛哭、当着几十个陌生人的面大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个秘密,而在四天的工作坊中,我听到和看到了十几位陌生人像我一样脱下盔甲、当众倾诉,当年的我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有些奇怪(现在我对这件事的理解是,工作坊里被营造出一种非常安全的氛围,无论你怎样大家对你都只有接纳和体贴,这样的氛围让我放下平日的顾虑,当众说出了一直藏在心里的秘密,这样的倾诉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场合和氛围里是安全的);当时还有一点让我难以理解和适应的,就是工作坊结束前大家互相拥抱、道别的场景,我当时很难融入其中,面对几乎还是陌生的、在几天里分别当众哭泣或者倾述心声的男人女人们、我一时真的做不到发自内心的拥抱,但在那样的氛围里我是有压力的,于是选择了两位相对熟悉的女生主动与她们拥抱、并接受了老师和其他学员主动的拥抱。工作坊结束后,我每天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编辑好存在手机上,每天早晚坚持默念,那段句话的大意我还记得:主要是感恩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在自己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挑战,这些挑战是来提醒你,让你加倍珍惜当下并努力做好自己的信使,要感谢他们。我坚持默念了近一个月后,没有再继续坚持每天“做功课”,当然,我的生活也就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打回原形”吧。在参加工作坊期间,我的先生很支持我,工作坊结束后,先生说他感觉到我似乎变得平静了一些,但很快就又变回了原样。现在回想自己曾经参加的那期工作坊,是一种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的反观,这样的反观不能说对自己一点帮助都没有,然而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反思没有办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持续,一是因为这样特定环境中的反思自己一个人很难做到,二是反思的内容远离当下,当时我的反观是对曾经往事的回忆和一点思考,这样的反观能帮助我接纳自己过往经历的不如意,但无法帮助我理清自己观念中存在的混乱,无法帮助我增强内心的力量,所以当我在生活中再次遇到了矛盾和困惑时,我依旧没有能力做出清晰坚定的选择和判断,所以工作坊结束后,我“被现实打回了原形”,我知道即使自己一直坚持做老师的功课也无法避免被打回原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参加过工作坊的一些人,会积极地参加复训和同学聚会了,因为在工作坊中或者同学聚会时,一定有很多“后天亲人”无条件的接纳你,让你感觉很安全很舒服,然而那是不真实、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并不存在真正无条件接纳你的“后天亲人”。在善解童贞云学院,学习内容之一是看指定的拓展电影(多数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并在国际上获得专业奖项的外国影片);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分享各自在电影中看到了什么、可以是自己在看电影中的感受、影片中对自己最大的触动或者启示,也可以提出自己对电影中的人物或事件难以理解的地方,有的学员还会延伸到电影或剧本的时代背景等等;小组讨论后,确定小组代表在当月云学院线上学习的课堂里做分享发言,既可以代表小组的意见也可以代表个人的想法;当然在线讨论中还可以主动举手发言,对于课堂里的分享和发言的内容,会得到胡萍老师的现场点评,经常会有其他学员就你的观点与你进行深入或延伸的讨论,这个环节对我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我们云学院的学员中不仅有善解童贞的讲师、也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还有持续坚持科学育儿的全职妈妈......总之每一位愿意加入并坚持在云学院里学习的同仁,都是新家庭教育理论的践行者,大家有各自的积累,同时对改变自己生命状态有着强烈的愿望,所以每一次的线上学习,都会绽放出惊艳的思维焰火。而这样持续的学习过程让我有更多思考,能帮助我提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反观自己的能力,当我具备了这样能力,我的自我梳理和反观便不需特定的场合,让我可以在阅读、观影甚至在与朋友家长聊天中随时随地进行,不需要很多人在一起互相配合,这种可以独立完成的常态反思,帮助我越来越有能力坦然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法预知的各类挑战,逐步坚定的信念或者说价值观的坚定清晰,让我越来越有能力把握好尺度,遇事不再摇摆和不知所措,这也是胡萍老师常说的道与术的关系吧。借用胡萍老师两年前在QQ群里做英国电影《成长教育》赏析时的话作为总:把握不到度的家长,就是没有坚定信念的家长。信念坚定,才是道,有了道,所生之术才是正确的术。那些所谓把握不到度的家长,就是正在患得患失的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