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为本”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战国至西汉时期成书的《管子》一书中。原文如下:“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其大意是:君王要想称霸诸侯,必须从“以人为本”开始做起。“本”理顺了,国家就会巩固强大;“本”散乱了,国家就会危险动摇。
管子,名夷吾,字仲,又称管仲,春秋初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在管仲相齐的四十年间,齐国国力大盛。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大国。
管仲曾经告诫齐桓公,若想成就一番霸业,“则必从其本事矣。”齐桓公听后,连忙弯腰离开座席,拱手上前追问:“敢问何谓其本?”管仲回答:“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牧民》开宗明义就说:“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管仲主张:“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齐国在实行了管仲的富民强国措施几年后,天下归心,诸国百姓潮水般地涌人齐国,使齐国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国力日盛,为齐桓公日后称霸天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两面派”的由来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军队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无论哪一方的军队来了,老百姓都要贴出欢迎的标语。两方军队来得勤,百姓换标语也得勤,这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豫北怀庆府的百姓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用一块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保境安民”,另一面写上欢迎朱元璋的军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摆出欢迎哪方的标语,这个办法既省钱又方便,哪知这个省钱又方便的办法却惹出了大祸。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以后,常遇春看到家家户户门口的木牌上都写着欢迎的标语,心里很高兴。不料,一阵狂风吹来,木牌被风吹翻了过来,木牌反面现出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大怒,下令将挂两面牌的人家满门抄斩。后来,人们所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挂“两面牌”的故事演变而来的。
三.事情没办成,为何叫“黄了”
过去做生意,开张的那一天,门外要贴用大红纸写的喜报“开张大吉”。如果一家生意没有经营好,要倒闭了;或者老板要转行去做别的生意,老生意要关张了;都要用黄纸写上“收市大吉”,并将其贴在门上。由是,人们就将一家生意的关门说成是“黄了”。久而久之,人们不光把商店的倒闭说成是“黄了”,也把凡是没有办成的事情,统统说成是“黄了”。
四.何谓“书香门第”之“书香”
“书香门第”是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其实,“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源自古人为了防止蛀虫咬食书籍,而在书中放置的一种叫芸香草的草药。这种草药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芸香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将从书中飘出来的香气称之为“书香”,飘逸着书香的读书人家自然是“书香门第”啦!芸香草也叫芸草,可以入药,嚼之有辛辣和麻凉的感觉,产于我国西部。
五.何谓“胡说”
人们经常把有些人办事或说话不靠谱、不符合实际或者不符合规定,称之为“胡来”或者“胡说”。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追根溯源,“胡来”、“胡说”始于东晋之后。这一时期,被史家称为“五胡乱中原”。“胡”是指“胡人”,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斯时,由于西晋王朝的腐败混乱,胡人打入中原,西晋王室被迫东逃,胡人主宰了西晋的地盘。因为胡人与汉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胡人不以汉人的说话、办事方法为依据,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习惯来说话、办事的。所以当时的汉人把胡人的说话、办事方法称之为“胡说”、“胡来”。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把凡是不符合规定的说法和做法也称之为“胡说”和“胡来”。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家庭亲情共七篇)
二. 闲话中国的太上皇(下)(随感杂谈一共七十篇)
三. 贤德宽厚的东汉马皇后(随感杂谈二共七十篇)
四. 班超出使西域建奇功(随感杂谈三共六十篇)
五. 纸上谈兵误国误民(随感杂谈四共六十篇)
六. 京冀津之行(旅行图文共十三篇)
七. 初夏鄂赣游(旅行图文共十八篇)
八. 金秋北疆行(旅行图文共二十三篇)
九. 贵州风情录(旅行图文共十五篇)
十. 新西行漫记(旅行图文共二十篇)
十一.寻找消失的徽州(旅行图文共十一篇)
十二.走进西藏(旅行图文共八篇)
十三.滇西旅行散记(旅行图文共十三篇)
十四.家乡寻踪(图说家乡共十二篇)
十五.影像深圳(图说深圳共二十九篇)
十六.文革二三事(往事记忆共十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