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补天裂》想到的一则掌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时候,读了霍达女士所著的长篇小说《补天裂》。这部小说的时间背景是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世纪之交,反映的是当时的新安县乡民不屈于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欺侮统治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民间抗英斗争。在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接管新界时,其时的锦田原住民却曾有过武力反抗,迫使港英方面不得不采用武力镇压的方式来接管新殖民地,也不得不把原定的接收仪式日期一改再改。在这段有血有泪的故事里,除了作者虚构杜撰的角色以外,亦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出现,譬如中国方面的谭嗣同,李鸿章等人,在港英方面则有当时的香港总督卜力以及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轩利等等。在书中“潮涨潮落”这一章里,作者写道崇洋媚外利欲熏心的假洋鬼子迟孟恒去警察署拜访警察司梅轩利,乘机意图告密以狭私报复避难香港爱国人士。迟孟恒见到梅轩利,送上装满港币的红包,试图贿赂梅轩利,却被梅轩利冷然拒绝。梅轩利的理由是,不久前他曾经亲自带队扫荡突击过一次轰动香港的警察受贿案件,他拒收这个汉奸的孝敬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在书中作者也简略地介绍了这桩曾经轰动一时的警察受贿案件,基本上是赌业人员“笼里鸡造反”牵连出了这桩警察严重渎职的大case。这是一段颇为有趣的香港掌故,小说中只简单介绍,却勾起了我的兴致,我想把它稍微详细地说一说。
香港自从被英国强占以后,一百多年以来,一直到廉政公署成立之前,政治上并不清明。官员腐败乃是家常便饭。这件警察贪污案发生在公历1897年6月21日,而在这之前,港英政府高官中的贪官早就层出不穷。有案可稽的第一位港府大贪官就是威廉坚(WilliamCaine),他最高做到了香港副总督的位阶,只不过这位大贪官只是被人控告,却没有因为他的腐败渎职而受到应有的惩罚。其后还有著名的大贪官高和尔(D.R.Caldwell),他更加明目张胆,包娼庇赌,勒索商人,还与海盗有勾结。高和尔的运气没有威廉坚那么好,虽然他长期逍遥法外,但在升任总登记官及抚华道以后遭到革职。这两位史有确记的港府贪官都是在副警察司任内就开始贪渎的行为。
小说中所提到的这件贿赂案,基本上是因为香港警察收受贿赂包庇私赌而来。在那时候的香港,名义上是禁赌的,但是亦有不少地下的黑赌档暗中营业。地下赌档虽然能够暗地营业,但也经常被警察扫荡,所以当时就有一个姓岑的此道中人开始在警察身上打主意,希望能够在金钱的作用下得到警察变相的保护与合作。这个岑某当真大手笔,他一出手,不仅把警察方面从上到下一网买通,并且连主持牌照事务的总登记官署等相关部门都打点得滴水不漏。后来警察方面曾经从岑某处搜得他当时记录行贿情事的账簿一册,根据这个账簿的记录,岑某当时的贿赂行为在警方自总警司以下,包括英籍帮办,华籍帮办,较低级的英警印警华警,全部打点到位;除此之外,凡是与他的赌博业务有关的其他政府部门,譬如清洁局、灭火局等,也都在贿赂之列。因此在这样强大而又密不透风的金钱攻势的保护之下,岑某不仅可以为所欲为,更由于有了政府内线而变得耳聪目明。有时候警察要来“扫档”,往往是警察队伍还没有出发,情报就已经递到了岑某的办事处。更滑稽的是,为了粉饰警察出勤的功绩,岑某时不时还故意布一些假局,然后通知警察来“扫档”,警匪扯猫尾,做戏做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岑某的赌博事业自然一日千里,发展得如火如荼,丝毫不曾出现事端。
既然这一庞大复杂的赌博团伙如此万无一失,又何来被曝光扫荡呢?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警察方面有一个叫做郑安的线人,大概是因为没有从这一赌博团伙得到什么好处,又或者是坐地分肥的时候分配不匀而导致内讧,总之是这个叫郑安的人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心中不平,于是亲自找到当时的新任警察司梅轩利(F.H.May)告密,才有了那件震惊一时的警察包庇私赌贿赂案。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有一位律师楼的律师,想去岑某的赌档敲诈勒索,但却无功而返,气愤之下,走去向警察司大人告密,把那件大案牵连了出来。事实到底如何,时过境迁,百年之后,谁也不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必定由于利益纠纷而导致有人泄愤而向警察司梅轩利告密。在小说《补天裂》中,作者采用的是第一种说法。
本来岑某在港府高官内部有密线,梅轩利新官上任三把火,想一举扫荡这个赌博团伙本来并非易事,可是好死不死,梅轩利接到告密者的情报时,适逢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六十周年的钻禧大庆典在伦敦举行,因此参与岑某贿赂的许多港府高级官员都前往伦敦参加庆典而不在香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岑某那方面没有人通知他,梅轩利于是就根据线报所述的地点亲自带队前去扫荡,这才把这个团伙一网打尽。那个胆大包天的岑某千算万算,算漏了这一着,最终老猫烧须,被新长官拉下了马。这一件贪污大案牵连甚广,不少政府官员牵涉其中,在处理的时候尽管已经极尽低调和掩饰,但仍然查办了贪污官员百余人,其中英国官员有十多人,印警“红头阿三”有三十多人,真是使港府颜面尽扫。
其实梅轩利带头破获的这件大案只不过是阴错阳差的巧合而已,它根本动摇不了港英政府久已有之的腐败贿赂现象,其中的黑幕千丝万缕,盘根错节,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根除的。直到20世纪又出现一个轰动香港的葛柏案,才促使香港政府成立廉政公署,一洗香港贪污之城的负面形象,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廉洁之城。
另外根据传说,那个向警察司梅轩利告密的郑安,在事发后就被人暗杀,绑手缚脚地扔到海里喂鱼去了。
以上就是我对霍达女士在小说中所提到的这个故事的一个扩充,写到这里本应告一段落,但是我的大脑又调皮了,它意犹未尽地叫我再多写几句话。在《补天裂》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到了“太平绅士”这一头衔,假洋鬼子迟孟恒和执着不懈的洋牧师林若翰都是为了这个头衔而营营苟苟,甚至丢了性命,好吧,叫我多写几笔,我就再说说这个“太平绅士”。“太平绅士”这个称呼在香港至今犹存,在早期的香港则是因为治安情况太差,英国人又力有未逮,于是聘请当时的社会名流组成治安委员会,一同管理香港的治安。这个意思大有维护香港的“太平盛世”的意味,在粤语中,“盛事”与“绅士”谐音,后来也不知是谁就叫成了“太平绅士”,久久相传,这个名称就这么叫下来了。不过最初“太平绅士”的正式名称就是“治安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