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个人观影简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木兰花》

影片的叙述结构有些类似《低俗小说》,但《低》片是把发生在不同空间的故事的时间顺序打乱,叫观众于观看的时候在心里把这些不同的故事串接起来;该片则是有条不紊地叙述着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里平行发生着的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时间的同一性使得影片故事的表现更富张力,没有冷场。
影片所要表达的思索内容非常丰富,我看最重要的情绪有两种,一是“坚持”,一是“挣扎”。罹患癌症的金牌主持一定要坚持把节目做完,弥留之际的老人一定要在死前见到他抛弃已久的儿子,看护菲尔则坚持要帮老人找到他的儿子,这些故事都以“坚持”为中心;节目嘉宾少年史坦利厌倦了在节目中作秀的生活却无法摆脱,三十年前的“神童”如今却负债累累,为了寻找一份爱而不惜铤而走险,单身警察虽然勤力敬业却依然信心单薄,那位金牌主持的女儿为了与父亲的纠葛而自甘堕落,那位小妻子为了愧疚而嗑药自杀,这些故事都以“挣扎”为中心。
影片中所有演员的表现都极出色,不管是汤姆-克鲁斯和朱莉安-摩尔这样的明星还是那些籍籍无名的小演员,都一样精彩有戏。我甚至觉得,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那个对着警察歇斯底里叫喊的黑人妇女,她的表现更加传神。
影片因为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出品,其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思索亦表现出一丝世纪交替的浮躁和尴
尬,尤其是最后天降青蛙的反潮流情节更是有一种末世感,堪称点睛之笔。
个人评分:8/10



2.《大笑江湖》

朱延平还是没有咸鱼翻身;
详见本博“《大笑江湖》:既不‘大笑’,也不‘江湖’” 。
个人评分:4/10




3.《赵氏孤儿》

详见本博“《赵氏孤儿》:纯粹是一场私人恩怨”
个人评分:6/10





4.《魔偶》

影片虽然年代较早,但拍得规规矩矩,有头有尾,细节拿捏得精准,氛围也营造得到位,是一部颇为经典的惊悚影片。同样以恶魔娃娃为题材,该片要比系列电影鬼娃还早,内容也更有意义。从影片中可见,童心未泯未必是坏事,关键时刻还能保住条命。
个人评分:7/10


5.《死亡论文》

该片是较为出色的惊悚凶案电影,它所反映的内容和《八毫米》有些类似,只不过该片所描述的罪案不是揭露一条产业链而是从更高的层面上去抨击一种病态的社会意识的趋势。从影片的结尾处我们可以看到,连医院病床上的老者都对那些暴力血腥的新闻事件如此之感兴趣,遑论那些活力蓬勃的青年人了,公众的这种意识倾向被导演认为是危险的,所以他不惜在影片中营造惊惶恐怖的氛围来警告现实中的人们。
个人评分:6.5/10


6.《双重时间》

该片在结构和故事上明显有故弄玄虚的成分,尤其是描写索尼娅在中枪昏迷后的混乱梦境那一段。片中的奎多似乎很喜欢索尼娅,所以尽管最后他知道了索尼娅协助匪徒犯罪的真相,也要手下留情放他们远走高飞了。从这一点上来看,该片依然是欧洲传统的对两性心理探究的主题影片,只不过在略显悬疑的包装下,它更显得有“机会教育”的嫌疑了。这种手法我是不喜欢的。
个人评分:4.8/10



7.《双重追击》

影片拍得颇为流畅,虽然没有激烈的动作场面,但紧迫急促的氛围还是渲染得较好,加之那两个反面角色又憨憨居居,也增添了一丝喜感。
片中的女主角是个捞江湖饭的女千手,她虽然心机复杂,城府深沉,但是也不乏温婉可爱的惊鸿一瞥,最后这个俏丽聪敏的女孩子终于也能摆脱诱惑选择爱情,因此是个可爱的形象。
影片最充满揶揄的是最后双重追击的双方同归于尽,血溅当场,但是两个幕后大老板却握手言和了,那两个马弁的无谓牺牲真如世间许多事情一样既讽刺又戏剧。
个人评分:7/10


8.《马桶妖怪》

该片太过简单儿戏了,由于制作时间又早,视觉效果也不堪一提,真是“古董”一件。
个人评分:3/10




9.《不请自来》

影片拍得很细腻精致,惊悚的氛围营造得不差,有几处突如其来的恐怖镜头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难得的是影片在故事的周密上做得较为严密,回顾整个过程和细节,基本上也都若合符节,所以最后的真相虽然是这一类型电影常用的桥段,却胜在铺排紧凑,丝丝紧扣,还隐隐透露出深沉的文艺腔,叫人觉得新鲜。
个人评分:6.8/10



10.《包法利夫人》

影片较忠实于福楼拜的原著,伊莎贝尔-于佩尔把包法利夫人演绎得很传神。包法利夫人这个形象即使以今天的东方眼光看来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她盲目地追求自认为浪漫优雅的生活和所谓童话般的爱情,又好逸恶劳虚荣自私,结果自甘堕落,最后被人设计,倾家荡产。人的无知和贪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形成这样的人格和个案。
个人评分:6.8/10




11.《猛鬼佛跳墙》

影片拍得紧凑娴熟,前半部分充满谐趣,后半部分邪气凶猛,是上个世纪八十代末期最易赚得票房的鬼戏模式。于仁泰在这部戏里充分显示出把恐怖气氛和喜剧元素圆满调和的能力,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甚至比他在好莱坞的《鬼娃新娘》还要圆润成功。何启男在该片中是一等一的正角,不知为何后来没有继续担正下去,反倒如今都一直在TVB做绿叶。狄波拉饰演董骠的妻子看上去有些不搭调,若说她是骠叔的大女儿倒有几分相像。
个人评分:7/10



12.《爱在黎明破晓时》

影片讲述了一对旅途中的男女,从互不相识到爱意交融的细腻过程,详细展示了他们在维也纳所度过的一个令彼此都终生难忘的夜晚。影片完全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只是由他们二人生动的对话组成,所以该片很像在大银幕上演的一齣精彩的话剧。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它所带出的爱情观正是我所支持的,也是很多人都无法了解的。男女在一起,男欢女爱,是一件叫人感到惬意和愉快的事情,所谓“爱里只有花飞,爱里只有叶落,爱里只有美,美没有善恶”,人们所纠缠的那些悲欢离合,那些情仇爱恨,都把爱的真正意义给抹杀了,不是吗?
个人评分:6/10


13.《出走》

该片明显受到了泰国功夫电影《拳霸》的启发,它的故事情节处理和人物形象设置都和《拳霸》极为相似,就连其中的打斗场面也与《拳霸》中的动作戏差别无几,但也有个别设计精心出彩的场面,譬如那场电梯间中的近身短打就颇显得凌厉和新鲜。
泰国本来没有叫得响的功夫类型片,但是托尼贾的《拳霸》却一鸣惊人,使泰国功夫电影日渐瞩目,于是印度尼西亚影业也大受启发,大概因此才有此片。但是既有《拳霸》在先,该片是拾人牙慧之作,自然很难再受到观众青睐了,不过尽管如此,以印尼的电影业发展水平来说,能制作出这样精心和有诚意的功夫片,也属难能可贵了。
个人评分:4/10


14.《让子弹飞》


紧张粗豪,幽默风情,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详见本博“《让子弹飞》:霸气外溢,幽默强悍” 。
个人评分:7.8/10




15.《艾利之书》

为了配合劫后余生的末世感,影片的色彩灰白苍凉,使人感到很不安。在风尘漫天,枪炮纷飞的掩护下,该片的宗教色彩其实很浓重,众人你抢我夺,视为遗世奇珍的神秘书籍原来只不过是一部《圣经》而已,就好像在小说《鸳鸯刀》中,被人们拼命争夺的那可以“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只不过是“仁者无敌”四个字一样。这一点我是不太喜欢的。
个人评分:6.1/10



16.《死亡之舞》

该片仍然是舍命求存,死里逃生的典型僵尸电影,虽然情节没有多大的新鲜,但是好在紧张动魄,尚可一观。唯一不足的就是前面一小部分的节奏有些凌乱,必要的铺垫陈述也做得没有秩序,叫人觉得轻浮。
对个人而言,我一直偏爱这一类型的电影,因为它们和人类的梦魇太相似了。
个人评分:6.5/10



17.《何必有我》

该片的题材与尔冬升的《癫佬正传》有些相似,同为关注社会问题,但该片则将镜头对准了弱智人士,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弊端和症结,又具有人文关怀,同时还对其时政府应对社会福利问题的不足进行了批评和控诉,有较强的时代感。
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如今看来影片在技巧上有一些不足之处,它虽然反映现实问题,但仍嫌戏剧感太强,一些表演不够生活化,过于造作,譬如郑文雅和朱江合演父女,从宿愿重重到和好如初,这段故事的表演就有些过火和突兀。影片中郑则仕所饰演的弱智少年肥猫生动感人,十分抢镜,颇为成功地突出了影片的主题,亦使整部影片的可看性增加了不少。
个人评分:7.2/10



18.《穿越时空的少女》

影片虽然以穿越时空为题材,但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着力描述了少女明理在穿越时空以后萌生的情愫,并且这种情愫是如此深刻,即使少女被不可抗的外力清除了记忆,但当她看到来自过去的电影底片时,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所以这部电影刹一看去有些软科幻的意味,但骨子里仍然是日本影片最拿手的对感情的描摹。
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感到,我们别再抱怨“往事只能回味”了,有些细腻的感情,仅是回味亦为奢侈了。
影片中的女演员仲里依纱虽然并不特别俏丽,但是活泼可爱,青春气息十足,很惹人喜欢。
个人评分:7.9/10



19.《城中大盗》

影片中的女主角明明是一次银行劫案中最直接的受害者,但是当她与悍匪之一亦即本片的男主角相遇之后,在他们堕入情网以后,这个女人竟然极力维护她的情人,甚至不惜与FBI人员对干,这又一次说明了女人的一种特质,那种可以和情人亡命天涯的特质。换个角度来说,这个故事也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如果这故事基于真实事件,那就更值得研究了。
影片单刀直入扑面而来,绝不累赘,匪帮作案的几场戏也剪得利落客观,尤其是最后十面埋伏的一场更是惊心动魄。
个人评分:7.1/10



20.《鬼入侵/鬼屋凶铃》

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弄假成真的故事,但是丝毫没有悬念,只是在惊悚恐怖气氛的渲染上下功夫。从题材和结构上来看,该片仍是西方鬼怪的经典传统,并且没有近十年来恐怖电影的曲折和机心,故事讲得很老实。
凯瑟琳-泽塔琼斯虽然是一个美艳的花瓶,但是仍旧很迷人;欧文-威尔逊和连姆-尼森也都安分低调地做绿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影片中叫我眼前一亮的是最后部分出现的那部留声机道具,那还是爱迪生所钟情的滚筒型唱机,不管是现实中还是影视资料中都已不多见了。
个人评分:6.1/10



21.《小飞侠彼得潘》

影片表面上看来是为那些喜欢幻想,不爱长大的孩子们所讲述的童话传奇,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细看之下,影片想要表达的内涵其实颇为丰富,譬如关于家庭的责任,关于爱的伟大和力量,关于人生的乐趣,关于成长的烦恼,等等。只可惜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么多,反而失去了主题的重心,加上调度和叙述得并不出色,本来有潜质成为儿童佳片的电影却成了鸡肋之作。
个人评分:5.1/10



22.《苔藓》

该片是较为成功的悬疑类型电影,故事讲得较为踏实,没有卖弄技巧或故弄玄虚,因此观众看时不会觉得疲劳。影片中郑在泳所饰演的角色从中年直到耄耋,年龄跨度比较大,但人物的形象化妆却颇成功,一个阴柔黠狡的老村长形象呼之欲出。影片中郑在泳的表演最突出,尤其是他在结尾部分各说各话的一小段罗生门场面中的表现最是出彩。我看后觉得郑在泳在片中的老年形象无论从外形抑或神态都像极了香港有名的“恶人”方刚。
个人评分:7/10



23.《情键四分钟》

整部影片充满了欧洲人特有的情怀,但是该片的一大进步却是,Jenny在最后的舞台演奏中到底没有演奏舒伯特的名曲,而是充满个性和感情地弹奏了她情有独钟的那热烈奔放的黑人音乐,在一曲终了的时候她满怀深意地给老妇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屈膝礼以示回报,与此同时狱警冲上舞台准备上铐抓人,这时画面定格——最后的这个画面可谓是全片的灵魂。
该片是值得回味的佳片。
个人评分:7.4/10



24.《从地心窜出》

该片是典型的好莱坞怪兽电影,但是格局虽小,五脏俱全,故事讲得流利周全,氛围也营造得惊险紧张,美中不足的就是那只叫人望而生畏的怪兽太过虚假儿戏,但若把眼光放在20年前的大环境下,这也就情有可原了。
个人评分:6.4/10




25.《黑天鹅》

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奋努力,执着忘我的舞蹈演员怎样在对所谓“完美”的追求上逐渐迷失了自我,怎样由一个个体变成了“双生儿”,怎样在臆想中得到了久违的掌声,并在这掌声中损毁了自我。
影片表面上看疑窦丛生,阴沉压抑,但是骨子里却是对那种过分忘我以至刻薄自己的状态的细腻描绘,因此尽管一些桥段似曾相识,但是虚虚实实之间我们看得并不厌倦,这就说明该片不空洞,饱满得很。
个人评分:7/10



26.《电梯里的恶魔》

看得出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很精心,导演拍得也颇用心,电梯间里那五个人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齣活的“杀人游戏”。最后警官原谅了久寻不获的肇事司机,也和前面有关“宽恕”的台词前后呼应,再次表明制作上的细心和周延。
个人评分:7.3/10




27.《儿子,儿子,你都干了什么》

影片很自我,充满了象征符号(火烈鸟,鸵鸟,篮球,等等)以及“莫须有”的表现形式(画面凝固,背景迟滞,等等),所以这部电影很有些固执的气息,不全是为了观众而拍的。
个人评分:4.3/10



28.《鬼驱人》

该片是典型的西式恐怖元素集成之作,以当时的技术来看,在制作上可谓一丝不苟,凶灵现形作怪的场面也无虚假做作之感。不明就里的人家因为触犯了禁忌而被邪灵骚扰,进而引发出许多恐怖的情节,这是中西鬼怪电影中最通俗常见的故事结构,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更着重表现父母为了打救孩子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其着力点明显与东方同类型电影相迥。最后那个小镇上饱含怨怒的死魂灵齐齐出动嚇人,是全片的高潮,也是最与东方电影不同的路线之一。
这一系列电影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屡见怪异事件以及拍摄前后屡有演员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而影响愈远。
个人评分:5.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