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个人观影简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片虽然被认为与《德州电锯杀人狂》等量齐观,但二者的不同还是比较大的,《狼溪》从手法上来说纪实感更强,娱乐性和商业性明显不及《德州》,尽管如此,但在细节的发挥和想象方面并不逊于以《德州》挂帅的同类型犯罪惊悚影片,它依然可以给人造成阴森紧张的恐怖感觉,由于近一半的时间铺垫充满纪实风格的前情,这种紧迫的快感并不如商业影片一样充分。



2.《恐怖游轮》

该片虽以“恐怖”为名,实则仅途有阴森悬惑的气氛而已,它容易激起观者的哲学思考和悠长回味;最有趣的是,它所讲的故事似乎可以用编程语言中的“循环”过程予以类比,即如电脑程序所运行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语句一样,整部影片是一个大循环,大循环内有小循环,小循环中又含有分循环和选择判断的分支……如此一来,恍惚之间仿佛把感性的人文哲学和理性的社会科学串联起来,真是越想越有意思。



3.《三十年细说从头》

影片充满了戏谑性的趣味,别具李氏调情风月的特色,且该片由李翰祥亲自出境挂帅,则又另具风味。其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隐喻和微言大义,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譬如心怀不轨的男演员趁虚而入,假戏真做,譬如心怀不满的导演把吊儿郎当的明星戏弄得团团转,譬如男女演员在片场见缝插针,就地取材,大偷其情……个中情状叫观众看得心痒如搔,加之戏中角色均以真名实姓示人,则列位看官宁可信其有也。



4.《血的期中考试》


不管是故事发展的大方向还是气氛渲染、人物塑造的细部操作,该片都充分体现了韩式电影的一贯风格。从总体上来说,影片质量偏上,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无法避免韩国惊悚类型片故弄玄虚的浮夸宿疾。




5.《神秘河》

该片的演员阵容空前强大,西恩·潘、蒂姆·罗宾斯、凯文·贝肯和劳伦斯·菲什伯恩等几位实力雄厚的演员给影片增添了异常的光彩,仅是几个人收放自如,挥洒自若的表演就已经非常精彩了,加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导演技巧娴熟,使得本身紧张的故事又毫不例外地渗透了社会问题的探究和人物思想意识的挖掘——这也是伊斯特伍德作品一贯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的风格。
影片中的冲突——不论是故事情节的冲突,人物关系的冲突亦或人物内心的矛盾碰撞——均极具张力,这是影片最大的优点,也是伊斯特伍德的常胜武器。



6.《旺角监狱》

影片的故事并未有所创新,从中似乎总能看见全盛时期香港黑帮片的只鳞片羽;影片的拍摄技巧似乎下了一番功夫,从剪辑的卖力可看出其中的用心,但不足之处是稍给人以凌乱之感。
其实本片最成功的是张家辉所饰演的那个角色——“痴线辉”——的设置,而这个角色的成功也不在他一分为二的精神分裂的病症,他给我的灵感是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观点:“自由的不自由”。这个看法是一个非常唯心的看法,详见本博“《旺角监狱》,叫我又见‘自由的不自由’ ” 。


7.《灭门》

该片其实并不成功,甚至不敌罗守耀的前作《夺帅》,故事略显俗套,并难经推敲。但除此之外,影片有一最惊艳之处,即是廖碧儿一改以往多所诠释的可爱女郎或懵懂大姐形象,转而以身手剽悍,心机阴鸷的女大佬形象示人,倍显巾帼英雌的风采,虽然这种风采并无光明正大的气场,但她这次银幕形象的转换足以令影迷惊喜了。




8.《解冻》

该片的类型也属于灾难片的一种,只不过其中所表现的灾难不是天崩地裂,地动山摇的自然地理性灾难而是生物疾病性灾难,这种灾难所产生的恐怖感叫人头皮发麻,心旌动摇,同风呼海啸的灾难相比,似乎这种恐惧更叫人心有余悸。
该片拍摄的效果中规中矩,难称上佳,但它尚算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预告作用。




9.《黑暗侵袭2》

影片在节奏和惊悚感方面延续了第一集的风格和质素,但在人性挖掘方面则淡化了不少,甚至与之前的严酷感十足相比,这次竟然设置了一幕在极度悲伤中迸发的自我牺牲场面,反倒有些画蛇添足了。




10.《天国车站》

影片其实并不是一部犯罪类型的电影,而实在是一部典型的日本式伦理影片,因此影片毫无悬念,纯以叙述的角度编排,借以女主角加代的多舛坎途和身不由己的犯罪回忆,突出反映了战后(昭和三十年前后)日本社会男女不平衡的伦理关系和性心理。几十年来,日本社会的这种特色的伦理关系大致没有变化,女性的角色和定位仍然尴尬和难堪。同时从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民族男女关系的根性所在,那是雄性具有强势压倒性的一种变态传统。
吉永小百合的外形极似香港演员杨采妮,其温顺之态十分具有代表性,是几十年前日本女性地位和面貌的较好诠释;三浦友和所饰演的角色也是那些自私贪婪的日本男性的写照,但戏份不多,是彻头彻尾的服务性配角;最有趣的是影片中那个痴恋加代的阿宝,与《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如出一辙,亦无不充满了揶揄和讽刺之意。


11.《买鬼回家》

影片很像电视电影,虽然题材和角度较新颖,但导演功力不到家,大部分惊栗点都没有达到如期的效果,叫人大失所望。





12.《佐罗的面具》

该片很有东方式武侠电影的风格,某些细节甚至直接借鉴了香港功夫电影的经典桥段。姜还是老的辣,影片中以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最生动传神,尤其是在马房中与泽塔琼斯对话的那一场戏,其欲言又止的落寞神情被他表现得无懈可击。这部影片是泽塔琼斯的成名作,是她事业的转捩点,影片中的泽塔琼斯魅力非凡,美丽迷人,出色地表现了野性与端庄的完美融合,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只不过西方的剑术真是差劲得很了。



13.《忠犬八公的故事》


影片足够温馨和催泪,由于是改编自真实故事,就更加叫人感动。






14.《我是尚格云顿》

这是尚格云顿第一次完全抛弃了他引以为傲的拳脚功夫而专心演起了他自己,这也是尚格云顿第一次完全抛弃了他一以贯之的铁面硬汉的热血形象而玩票般地搞起了黑色幽默。尽管这部电影的一切元素都与这位功夫明星如此的不搭调,但无可否认的是尚格云顿也表现出了本色十足的表演技巧,影片也极尽戏谑讽喻之能事,着实好玩。
影片玩世不恭地表现出了演艺人员的很多真实状态,譬如演员与制片人和经纪人的并不和谐的关系(充满了钱银纠纷),譬如演员面对影迷的无可奈何(像那位开出租车的大婶一样求全责备),譬如演员难为外人道的尴尬和迷惘,譬如演员面对无法阻挡的年龄的困惑,譬如身为父母的老人家对明星儿子的定位(尚格云顿的老爹把儿子比作凯末尔和弗朗哥,这两个极端对立的历史人物很好地诠释了明星父母的心态),等等。
影片最叫我哑然失笑的一句台词来自那位不务正业的劫匪,他说:“是他(指尚格云顿)把吴宇森带进好莱坞的,不然他(指吴宇森)现在还在香港拍烂片!”


15.《大兵小将》


由于有成龙的招牌式诙谐动作,该片总算比《硬汉》有了可看之处,但除去这一点,丁晟这家伙还是那样叫人倒尽胃口。我们仍然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每次都有硬手捧他的臭脚?




16.《变鬼3.1》

这其实是一部不伦不类的电影,虽然主线是一个惊悚恐怖的故事,但是却在其中穿插了大段大段滑稽的口水戏,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好玩的是那个娘娘腔的赌客,被荷官出千设计以后,大喊要请师傅袁和平出马——袁八爷的威名远播如此,真是太有趣了。





17.《黑暗边缘》

吉布森老当益壮,他在影片中的凶悍和矫健远远胜过了同样活跃在动作银幕,也同样廉颇老矣的布鲁斯·威利斯;影片的格调与名称十分贴合,可见本片的重点不在动作而在对阴谋和权势的直面控诉,但吉布森虎虎有生气的以暴制暴的动作场面虽非重点却使影片锦上添花。




18.《姐妹联谊会惊魂》


这部影片是典型以血腥和香艳取巧的小成本商业电影,充满了公式的意味,但那些火辣性感的女孩子们大玩恶作剧,结果弄假成真的桥段比较新鲜。





19.《基督再临》

有人对影片中上帝惩罚、毁灭人类的手段存在逻辑性的质疑,因为上帝的力量太大了,动辄可以掀起飓风海啸,这样惊天动地的神力又何必用到恶灵附体,使人类自相残杀这样低效率的手段呢。显然这种情节是出于商业性和娱乐性的考虑,而非宗教性和逻辑性的考虑,如果像宙斯惩罚阿伽门农那样降一场无可幸免的大瘟疫的话,在导演和投资商眼中该是多么无趣啊——他们可不知道,神灵从不轻易下凡附体,譬如宙斯,他只在觊觎美人,色心大动的情形下才会下凡一遭呢。




20.《东风雨》

自从《风声》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谍战题材影片又成为了热门,柳云龙这次该是首执大银幕导筒,出师不利,铩羽而归。整部影片虽然情节复杂,但却叫人看得昏昏欲睡。详见本博“《东风雨》:话剧与电视剧嫁接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