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中走来的词人(上)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走于清明上河园,似乎就是行走在北宋东京的大街上。
能碰到蔡襄、曾公亮、包拯吗?好像遇到包拯了,他刚才还在门口迎接了,人多,我只是听说。其实对于上述三位开封府尹,即使遇到我也不会太过激动。我感觉还是离他们远一些。若果是寇准、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可就不一样,一首诗词或许就立时响亮起来。这些大文豪,可都是做过开封府的差事呢!
当时的开封府,就像现今的北京,地位何等的显赫。皇亲任开封府尹者,多为事实上的储君。太宗、真宗、钦宗未当皇帝之前也曾坐镇开封府。皇亲以外的人能坐上开封府尹的位置,其荣耀可想而知。皇上选开封府尹,绝对要审慎认真,因为关系着他所在的都城的安全以及建设和生活质量。只是谁在开封府尹的任上,都不会做长,即使这些文豪级的人物,也大都是一年的光景。一年能做什么呢?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可能只是为了给一个名分,说明对你的重用。而得到重用的人也就不敢懈怠,不管多长时间,都要不负上望。这样也就接力赛一样,一任接一任传下去,开封在这种接力中渐渐发生变化。倒也免除一些人培植亲信,拉人情关系。寇准、范仲淹、欧阳修是做过开封府尹的,苏轼、司马光虽没有做过府尹,倒也在府中做过推官,副市级了。这些人除了任上尽职尽责,恐怕就是读书写作了。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汴河是要经常走一走的,虹桥是要上一上的。这样我就觉得似乎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他们的影子首先在宋词的辉煌里。宋词那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对于宋词这样的一部大典,我不好细说,先拿几位在开封府做过事业的举个小例。

就不分先后了,范仲淹先在我的眼前走来。范仲淹是位奇才,写东西可以不到现场,而写得比现场还灵动万分,《岳阳楼记》就是明证。那时他在河南南阳任上,接到好友滕子京的好意,也并不去看一看,就联翩浮想,完成一篇千古绝唱。让后人对于深入生活和虚构的问题引发好多争论。范仲淹的词也很好,虽然词作传下来的不多,只有寥寥五首,却篇篇精粹,占据词史的重要地位。
你看他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凄清、深沉,还有些悲凉和伤感,在这悲凉伤感中,一股英雄豪情回荡,波澜壮阔,气势无边。
还有他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他以沉郁雄健的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有一股含远山、吞长江的气势,读着会读到一种情怀中去。
范仲淹的词作对当时词风以及后世词影响深远,他既开豪放派先河,又使婉约词变得清新端丽。
接着走来的是司马光,就是小时候学的《司马光砸缸》的那个司马光,一部《资治通鉴》,光耀文史。司马光是个学者,也是个政治人物,为人端庄严肃,不苟言笑。倒像个推官,也就是高院院长。他就是不喜欢王安石变法,固执地去搞学术研究。写的词不多,留下的仅有三首,对于总结他的艺术成就也够了。
你看《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一叶渔舟,一个女子,于无意间进入春山仙境,领略到与人世间不同的悠闲岁月。这首小词风格婉丽,见出司马光的别样情怀。
还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宋代文人本来就以潇洒闲逸为生活主张,其“轻烟翠雾笼轻盈”一句,造语清鲜,全无道学气味。下片写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自然,意不晦涩,妥贴停匀。司马光当然不像欧阳修写得“露骨”,却也没有跑脱风情万种的清丽边界。其作词虽为余技,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了。
那么就再看看欧阳修吧,这个人更是与众不同,他走到哪里,都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他的词中约有四分之三都是表现男欢女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之类的内容,所用词调多以小令,概是受南唐词的影响。但在写法上,又有很大发展。
且看他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还有《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别忘了他的另一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那首,那可是牵疼了好多人的心呢。李清照干脆拿去,“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
这些词句,边读边生情景,总有一句让人的感觉猛地一惊。语言方面,欧阳修多以前人成句入词,开后代先例。欧阳修的词因多是情雨泪花,别绪离愁,也就不像是苏轼、范仲淹,有一种豪放气在其中。但是欧阳修的词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对宋词两大派的形成绝对是一个扬旗引路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