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一回  曹操像个地下党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主张像古典四大文学名著这样的题材,应该每隔10来年就拍一次,若干个版本的四大明珠电视剧,慢慢形成一个壮观的古典文学电视剧景观。也由此形成一个演员景观,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如可能出现父子曹操、母女黛玉等等。主要是每一个版本,都记录着该时代观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保存和记录着该时代观众真实的文化信息。
所以,不管是高希希版的《新三国》,还是“金钱头”版的《红楼梦》,我都抱着要追着看的愿望。看这种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并非要与自己的一切观剧需求契合才追着看,相反,看跟自己的想像不合卯对缝儿的,也许更有意思。


新版电视剧《三国》,虽然片名没有标明“演义”,但是一开始就是很演义的演义——曹操已经被演义得像个现代电影版的黑社会、复仇者和地下党了。当然,根据剧情,曹操就是那个时候的黑社会、复仇者和地下党。他目光凶狠着、嘴巴紧闭,每说一句台词儿就狠狠收缩嘴巴像咀嚼啥东西。曹操一脸的反相,那脸上显著地写着:我要反、我要反!不仅如此,曹操对朝臣说反董卓的话故意声音很大地嚷嚷,生怕谁不知道似的。让人感觉董卓控制下的汉末政权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敌人、反贼、恐怖分子就在眼皮子底下撒野,自己一点都不知道。这让我感觉,那时候造反的门槛跟那时候的房价一样很低,危险性很低,成本很低。
自从爆出陈建斌这个演员演曹操、何润东演吕布,我就觉得这个电视剧要糟糕。当然,这个糟糕是糟我这种观众的糕,对别的观众来说,也许这种糕正和他们的胃口。在我看来,陈建斌作为一个演员,基本的台词功夫还不到位。他和徐帆演出的那个什么戏还可以,他的那种台词儿,男人带点儿嗲味儿似的,很符合那个角色。我以为是他故意那么说的,当时觉得这个演员很会刻划塑造人物。后来看《乔家大院》,他还是那样说话,就发现那是他惟一的台词功夫,或者那是他说话的样子。用来扮演乔志庸,不合适。他的嗓子没有高音,说话声音一大、调门一高,就不能不吼叫,这一吼叫,人物形象就失衡了、不真实了。你看他扮演的曹操,开头两集,已经吼叫过多次了。这不是一个干大事儿人的样子,动不动吼叫。不仅嗓音问题没有解决,他的吐字问题也没解决,比如他说话所谓字头字腹字尾太黏连,交代不清,口腔仿佛只打开了三分之二,所以给人感觉字不正腔不圆。还有,他的台词里有口音,比如曹操下朝后,遇到一个老官员,两人交谈,曹操的上软颚抖动出类似吼叫的声音:我曹操跟大人同朝称臣!——居然把“称”与“臣”两个字混成一个字了。当然一般观众听不出来,也不计较。可是,作为一个扮演这么大角色的演员、一个明星演员,你就不应该犯这种错误。
你看那个扮演王允的老演员,他从从容容地运筹大事儿,说话很松弛,哪怕故意表现苍老的声音,也是很松弛从容、吐字很清晰,并不发狠用力,自然流畅。一个老成谋国的王允形象就通过声音塑造出来了。陈建斌扮演的曹操,表演不松弛,他想表现一个英雄,结果把英雄表现得很肤浅、很表面。
东汉末年如陈宫这样的县官,是读书人,即士大夫。曹操逃到陈宫当官的中牟县,被抓住。陈宫问他是干什么的,曹操说是过路的商人,被陈宫识破。新《三国》里的陈宫,浮躁而鲁莽,没有读书人的样儿,不稳重,说话慌里慌张的,也没有偏居小县的那种局促中不失读书人气象的感觉。这儿的陈宫像个受压迫的贫苦老农,被地下党曹操一关怀,一动员,就成了入党积极分子了。
地下党曹操和入党积极分子老贫农陈宫,两个人一路奔窜,但不忘记游山玩水,半路歇息,找了个风景优美的山坡,像谈恋爱一样胳膊肘支着身子,斜躺在草地上谈论造反的事儿。为了表现两个人什么时候都在工作中,两个人还结伴去撒尿,撒尿的时候说了两句可以没有的台词。为什么非要表现两个男人结伴撒尿的戏呢?不撒尿这几句话就谈不起来?我觉得这种情节没有必要,除非你非要撒尿才能表现什么,否则多此一尿。
第二集结尾,在那一堆假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个男声飘飘地说:我刘备和关羽、张飞结为兄弟……我真的笑出声了,那声音真是飘飘地像求爱一样。在微博上和网友交流,有的博友说:别那么挑剔!要照顾90后的观众需求。我说:那干嘛不打出字母:非90后观众禁止收看或慎看?
2010年5月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