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的回声——评王克楠《缺席审判》 [邓迪思]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跳水运动员王克楠出车祸死了,之后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那些事在新闻上热闹了一时,没几个人在这件事上做深入思考。
然而跳水名将王克楠之死引起了同姓同名的冰心散文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王克楠的极度震惊,巧得是,两个王克楠都是河北人。于是,作家王克楠的灵魂移情到了跳水运动员王克楠的灵魂上,引发了一番深刻地思考,于是有了这篇散文新作《缺席审判》。
《缺席审判》借跳水名将王克楠的灵魂,来发出作家王克楠灵魂中的纠结与痛苦,一个王克楠死了,一个王克楠活着,死了的也许还不明白人生,活着的却已然洞穿了世界。
王克楠提倡写作要有和世界对峙的态度,在这篇散文中,这种态度极为鲜明。“其实,我有一个梦,就是不作为运动员被冷漠的裁判员裁判,而是作为审判员审判这个残缺不全的世界。”在这里,作家王克楠把跳水名将王克楠的灵魂异化了,同时把世界也异化了,充满了荒诞意味。一个跳水运动员不希望面对裁判员的审判,不希望以一成不变的姿势完成跳水动作,而是想要轻松地飞翔。这种荒诞味道颇像卡夫卡,卡夫卡笔下的灵魂是和外部世界形成悖论的,互为矛盾。内心渴望飞翔,而外部却给予压力束缚翅膀,人往往生活在这种矛盾的苦闷中。
紧接着,由跳水动作联想到卡夫卡的写作,“他是以写小说完成跳水动作的”,跳水运动员王克楠幻想在跳台上飞翔,而卡夫卡是以写作来飞翔的。王克楠的写作是天马行空的,他是意识流散文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他常常把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从中发现内在的联系。跳水由裁判审判,而人生由谁审判呢?作家王克楠重新审视了卡夫卡的《审判》,发现了其中的玄妙意味,“如果说谁拥有了真理,谁就可以做审判者的话,这个世界存在大量的假象。站在审判台上张牙舞爪的是手中没有真理的人,拥有真理的人,常常被押在被审判台上。”卡夫卡的小说是荒诞的,他在切割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世界的荒诞属性,荒诞并非源于虚构,而是来自于社会内部的真实。这正是卡夫卡提倡以内心观照世界,而不是从外部描述世界的原因,他要从外部世界的铁板下,发现内在的真理。作家王克楠也是这样,穿透生活表象,从中发现社会内在的真实。他举了一些带有荒诞色彩的例子,被讹诈的见义勇为者,玩弄半个村庄女性的村官,自杀的日本左翼作家,在这些例子中,真理成为被告,被审判的对象。
王克楠的写作方式是有特点的,一方面是线式思考,把不相干的事件联系起来,在联系中层层加深,不断让读者加深认识,直抵认知的内核;另一方面是环环相扣,一件事物和另一件事物的联系是紧紧衔接,首尾相连,浑然一体,发散性思维并不影响整体的严密,整体上行云流水。此外,无论怎么发散,整篇散文都是离不开“审判”这个内核的,全文的意义建立在审判的意义上。
文中所举的一些事例,恰恰都是荒谬的审判,反良知的审判。秦桧对岳飞的审判,官员对维权的表哥的审判,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审判,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的审判,这些事例都是罪恶对良知的审判,对号称正义必然战胜邪恶,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不咎是一个讽刺。为什么文明极大发展了,人类还会出现各种荒唐的行为呢?足以引人深思。对此,王克楠写道“人的良知最容易被蒙上灰尘,灰尘就是人生理念的萎缩。”“灰尘就是利益,既得利益。”为了利益,人类可以放弃尊严和良知,在这个为利益而争的世界上,很多观念是扭曲的。“多数人有多数人认识事物的惯性,不会理会少数人的尊严。”这句写出了社会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有良心的人的无奈,有良心还要有学问,有才智才能看穿这个世界,然而,能看穿这个世界的是少数人,并被多数人误解。王克楠在剖析社会时,没有简单地写出正义和罪恶的对比,而是研究了社会的混沌性和复杂性,何为正义?何为真理?正义和真理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在此为真,在彼为假,在一个时期为真,在另一个时期为假。所谓的正义和真理往往是被大多数人拥戴的,即使是恶的,在某一时期也可能被视为真理。在某些时期,少数人会成为思想上的“钉子户”,他们是超前的,掌握了未来的真理,而不是当下的所谓“真理”,他们会成为被审判的对象。
谁会成为审判者,王克楠犀利地指出只有当权者才能成为审判者,而这是极不公正的。“我的错误就在于我对世界的基本判断不符合“实际”,人权,人权,是维护少数人的人权,还是维护多数人的人权,少数人自称代表了多数人,这个多数人会不会承认?谁给你发了代表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争论什么是真理,而在于这个世界不是谁有了权,谁就可以暂时坐在审判者位置上。”自古至今,历来都是权大于一切的,利益大于一切的,只要符合利益需要,哪怕是耶稣也可以被钉到十字架上。
王克楠的散文是带有隐喻和象征色彩的,在散文开头的“我憎恨汽车”“憎恨汽车的想法终于得到了汽车的报复”,以及结尾几段中的“汽车横行,已经成为这个泡沫时代的另一个副产品”“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汽车横行的时代”,其中的“汽车”是一语双关的,既是实指,又是虚指,象征着利益和权力,时代是权力横行的,是为了利益横行的。
然后,王克楠发出了良知的呼唤,“我躺在即将永恒的火化炉前,终于想通了,不该被审判的人常常成为被审判的角色,而真正应该被审判的人往往缺席!怎样把真正应该被审判的人送到被审判席上?作为一个即将成为灰烬的思考者,一个无法超越约瑟夫的人,正在思索着:怎样把最应该被审判的人送到被审判台?”在一个罪恶的一方缺席审判,而良知被审判的时代,这段思考充满了悲哀色彩。
结尾一句,“我的脑海里涌现了几句和哀乐有关或者无关的诗歌“世界就这样的毁灭了/世界就这样的毁灭了/不是轰的一声巨响/而是嘘的一声”,喔,是这样的。”这句话是全文中最精彩的一笔,在大量复杂的纠结的思辨之后,突然以这样的话结尾,犹如万马奔腾之后余下的一片尘埃,充满惆怅和伤感。同时,引人深思。世界的毁灭是“嘘”的一声,不禁让人联想到世界是在掌声中发展,在嘘声中落幕的。这嘘声既是惋惜,又是嘲讽。
茨威格被称之为“欧洲的良心”,索尔尼仁琴被称之为“俄罗斯的良心”,我们看到,在任何时代,哪怕是在多数作家极力回避社会问题,而吹嘘纯艺术写作的时代,也依然有一些作家坚持为良知写作。王克楠无疑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他不畏强权,不断地发出声音,也许他是孤独的,没有掌声,但他有勇气,他可以在一条寂寞的道路上前行,为他的心写作。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我相信,总会有一天,人们会从他那沉稳的叙述里,犀利的思想里,发现价值所在。
附:原文链接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 tid=33264 ext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