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凤凰,叹古镇的商业化进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部纪录片叫做《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我想沈从文和凤凰,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组合吧。在他的文字世界里,那一河清波的沱江,和充满了传说的神秘湘西,勾起了多少人对凤凰的向往啊。我也知道,文字图片中的美好,常常和现实有很大的差异。伴随着凤凰边城的名声鹊起,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冲击着原汁原味的古老小镇。
更多近期动态请关注:鸢尾的围脖





我会因为赏花翻山越岭,也会因为一本书而远行。凤凰,还是要亲自去的。自己亲眼所见到的才是自己的感受。在来凤凰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逐渐商业化的凤凰,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我之前对它的遐想呢?





我来的时候是雨季,不是凤凰最美的季节。只是突然的冲动,买张火车票,连夜火车到铜仁,然后转乘汽车来到这一向往已久的古镇。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总还是抱着一丝幻想,淡季应该会好些吧。沱江水依然奔流不息,河畔的吊脚楼颤巍巍的屹立着。可是。。。多了太多太多气场不符的东西,那么多的店招,广告,商铺,让整个小镇显得拥挤而浮躁。





到处都在修房子,修新桥。吊车和挖的支离破碎的山岩,感觉就像一个施工现场。道路两旁是一家接一家的商店,货物琳琅满目,但晃眼瞧过去,全国的旅游景区卖的都一样。很多小店铺为了讨好游客,贩卖一些不上档次的小东西(估计都是从义乌批发来的),从南锣鼓巷到宽窄巷子,全都是这样的“纪念品”。难得看到几家卖当地特产姜糖或者牛肉粉的店铺,商家们都喜欢在最明显的位置放上大标牌,向顾客证明自己才是某电视台或者某网站推荐的正宗独家。。。但看多几家,你就会迷惑,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李鬼和李逵很难鉴定。





万名塔下,一箩筐一箩筐的苗家服装,给钱换衣拍照留念!城墙下,迎面走来一群盛装的苗族阿妹,正在凝听银饰在风中沙沙的声响,阿妹塞过一张纸,低头一看:广告。。。游客络绎不绝的从我身边穿过,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凤凰出品”的纪念品。耳畔嘈杂的小贩吆喝声,和游客们兴奋的大呼小叫声,我突然间觉得意兴阑珊。





入夜后的凤凰,灯光璀璨的犹如开屏的孔雀一般。夜色下的觥筹交错的酒吧,躁动疯狂的人群,仿佛我是来到了秦淮河畔。我想象中的凤凰,应该是梳着两个大辫子,有双干净明亮双眸的清纯少女,而不是这样风韵成熟,娇媚撩人的风尘女子。集钟灵秀气于一身,孕育出诗意细腻的沈从文,还有幽默有趣的黄永玉的凤凰,应该是有着清冷高贵的文人气质小镇。怎么能来这样一个华丽转身,变得如此恶俗呢?





那么多的酒吧,那么多的霓虹灯,人们活生生将城市的灯红酒绿移植到了古镇。我一直很迷茫,如果是厌倦了城市的浮华才想短暂逃离,那为什么不能安静享受夜晚的宁静,而非要把都市里的那些声色犬马带过来呢。这样,从一个城市逃到另外个城市意义又何在?





难道只能在清晨六点,才能感受到“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的质朴清冷?青石板路,吊脚楼,古城墙,老院落,青瓦房,小镇的百年沧桑,只有在过滤掉不属于它的喧嚣,才能嗅到一点味道。蜿蜒的沱江依着古老的城墙缓缓流过,江面倒影着吊脚楼,舟楫往来。当地人用网兜捕捞着江里的小鱼小虾,然后就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江畔的人家,依旧用着木槌敲打着衣物,直接在江水中洗涤。某条深巷里,依然能淘到很惊艳的蜡染或者刺绣手工艺品。凤凰不是不美,但古老的吊脚楼经不起一溜铺开的酒吧摇滚震荡。





凤凰虽然很商业,但我很感谢至少从文墓没有在它捆绑的门票销售里。至少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人静静凭吊追忆,那一代文学大师。这也是我在凤凰唯一想来拜会的“景点”。在远离熙熙攘攘的游客的沱江下游,一条曲折的山径将我带到一个巨石前。没有传统的坟墓,没有祭台,就是山间一块小小的平地上搁置着一块未加雕饰的石块。我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墓地,反复确认了指路牌。虽然大家都借着沈从文的名号来凤凰观光,但来此凭吊者寥寥。200米外的喧嚣和这里的静谧,强烈的对比有些讽刺。但我相信沈先生也宁愿静守这份安详吧。只是江畔好像在修什么建筑,希望不会打扰到他。





商业化是个狠角色,席卷天下,凤凰也免不了。然而游客大老远跑凤凰来的理由,肯定不是为了见到全国雷同的仿古商业模式。一方面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要吃喝拉撒,没有一定的商业化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的商业色彩,保留“原生态”这一卖点。这是件两难的事情。如何平衡,确实很考校策划者。其实凤凰不算做的最差的,只是因为爱所以苛求,因为爱所以希望它更加美丽。
部分照片使用了S95的微缩景观和单色突出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