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看过关于北京奥运会选厨师的工作流程,凡是来应聘厨师的,每个人先给几个土豆,让应聘者切成土豆丝,然后再把它炒熟了,品尝后才可以评价应聘者的实力和水平。至于应聘者拿出其参赛获奖的证书,或者毕业于某某大学的学历,从而想达到免试的目的,那是不可能的。
记得我刚考进税务局的时侯,师傅曾对我说:“这个活,是好汉不愿干,赖汉干不了。”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体会尤为深刻,自认为,真正要以高端涉税服务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税务局的工作经历。我在税务局从专管员、科长、业务局长的经历,对我与客户的交流是很有帮助的。站在税务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点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很多企业在学习如何应对税务稽查,根据我的工作经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谈如何应对是个“伪命题”。从2012年税务总局稽查局对基层局的考核指标中可以看出,总局要求各地稽查局的选案准确率要达到90%以上,因此一旦企业被税务稽查局选中,绝大多数也就是90%以上一定要有问题的,所以,企业要关心的只是问题的数额多少而已。企业是让税务局第一天就查出问题把任务完成了?还是把你“查深查透”,一直到查出“小金库”?我想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应该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既不会让税务稽查局“空手而归”,当然,也不会让他们“满载而归”。
二是、只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非常深刻,才能成为税务专家。用税务局的政策、规定,机械式的去让企业执行那是不负责任的,文件背的再熟,靠“点子大王”这种方式来处理企业的涉税问题,是“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因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税点是无处不在的,到财务部门了解情况,那是业务已经发生或者发票已经开具或获取了,只有在企业的业务流中,把涉税或节税元素“完美的融入”其中,才能防范企业的涉税风险并创造税务价值。
三是、当税企出现争议时,所选择的处理方式很关键。只会花钱或者找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来应对或解决企业出现的税务危机,这不是现代企业所具有的理念。因为,现在税务局已经很少有人敢冒险用自己的乌沙帽来帮你办事了,各地税务局被抓得人还少吗?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涉税体系来应对税务危机,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不同的场合,经常与客户及大学总裁班的学员沟通,感觉到,他们认为税务专家的学历不太重要,重要的你给客户和学员的价值是多少?没吃过猪肉只看过猪跑的人,是做不出好吃吃的红烧肉。同理,只有实实在在的让客户或学员获得税务价值,才会受到欢迎和认可,这是我的工作和授课体会。当今高端的税务服务市场,企业更需要专业人士“悟”出来的税务道理,并协助客户来共同完成、实现。“道听途说”和税务的“知道分子”,是不能太久的从事涉税服务这个行业的。
- 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郭伟税务工作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