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叶嘉莹先生说李商隐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弦一柱思华年。
它有一个总起,然后排列了四个形象,然后再加一个总结。在章法上,它的结构是很有层次,也很有条理的。
也许我们没有时间讲整个的《燕台》这首诗,我可以带大家看《燕台》诗里边的几句。
第一首《春》:
关于《燕台》诗内容究竟说些什么,没有时间仔细分析,只是讲讲它结构这方面的特色: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宽迷处所。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
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李商隐诗的特色。
当然李商隐也有很多别的诗,
他曾经写了一首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完全是用写实的笔法所写的。他反映的都是当时民间的生活。
我不是说这首诗不好,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很好的一首诗,可是这种诗的成就,不是李商隐所特有的,不是李商隐一个人特别的特色。杜甫、白居易,写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有很多人都写得很好的,那不是李商隐的特色。像我们昨天所讲的锦瑟,今天我们刚刚念完的《燕台》,这是李商隐诗的特色。没有一个人写出诗来像他这个样子的,在李商隐以前。他这样的诗完全是诵之于感性的,他这些诗,在中国的诗里边是一种特殊的成就,是超越于理性之外的一些诗。他完全从心灵、感情上的感受写起来的,这种诗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不是可以学习就学到的。没有李商隐的一份精微锐敏的感受的能力,你根本写不出这样的诗来,这个诗不是可以学成功的,这种诗才是李商隐诗的特色。可是李商隐有很奇怪的一点,像这首诗我们这样念,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完全超于理性之外的。可是他在结构上,在章法和句法上,仍然保持有理性的一种层次。
诗的开头写春天,从春天的来写起,
风光冉冉东西陌,
风光,春天的风光。
风光两个字很好,
有的时候我们说春光,可他说的是风光。
风字,有一种非常活泼的动力在里边。
去年讲陈子昂的诗,汉魏的诗有一种风骨,
风永远代表有一种动力的,
光,代表春天的光景,日光之下,春风之中,万物的光彩的闪烁和摇动,
在春风之中,在日光之下,那宇宙之间一切的生物,它们在光影之间的闪烁,它们在光影之间的摇动,它们是整个生命的表现。不是只是一个死板的颜色,不是只是一个死板的形象。是真正整个生命的摇动。
冉冉是慢慢慢慢地就来了,这风光从哪里来?
风光冉冉东西陌,
不是这个地方春天来了,那个地方春天没有来,到处的春天都来了。
陌,是小路,
东西陌,东边的小路上有春天的风光,西边的小路上也有春天的风光。
今日的温哥华你走在街上看一看,真是繁花盛开的时候,正是风光冉冉东西陌,写得很好。
后边这一句就是李商隐了,风光冉冉东西陌,我们大家还可以体会,可以写,几日娇魂寻不得。
以前我们曾经简单地说过这几句
什么是娇魂?他所追寻的娇魂是什么?我们也讲了他的
蜜房羽客类芳心,
冶叶倡条遍相识。
今天不重复。
娇魂,我们不知他确指是什么,几日,在几日之中有一个东西寻不得,这个句法不是不合理性的,不是不合文法的。这个句法的结构是合乎理性的层次的。
章法的结构,他从春天来写起,风光冉冉东西陌,到最后的结尾,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他前面还说
夹罗委箧单绡起,
香肌冷衬琤琤珮。
P176/11:42:45
“罗”是一种丝织品,
“夹罗”就是两层的夹的衣服。
“委”是弃置,被抛弃,被放在一边了。
“箧”是箱子。
夹衣服被弃置在箱子里边了。
现在你要穿什么衣服呢?穿单的。“绡”是一种薄纱的衣服,
“起”是拿出来了。
把夹衣服收起来放在箱子里,把单的更薄的衣服拿出来了。
“夹罗委箧单绡起”
代表天气暖和了,春天从“风光冉冉东西陌”的到来,到“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这说的是春去,春天将要消逝了,春光将要消逝了。
“香肌冷衬琤琤珮”,中国的传统,如果写到女性,写到夏天温暖的天气之中的女性,特别是写到女性的肌肤的时候,
苏东坡的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洞仙歌》),热天的女性的肌肤是“冰肌玉骨”,是清凉的。所以他说,等到春天将要消逝,夏天快要来了,
“香肌冷衬琤琤珮”,
“珮”是女子身上佩带的佩玉。当夏天来了,天气温暖了,春天到哪里去了?他说
“今日东风自不胜”,“东风”是春天的风,“胜”是能够担任的意思,“不胜”是无力。他说,今天的东风,东风代表春天的风,春风已经慢慢地没有力量了。说春风就怎么样?
“化作幽光入西海”,所有的象征着春天的一切,就化作一片幽光入西海。光影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常常说“光速”,春天的消逝,这么快就消逝了,好像化作一片光消逝了,好像光一闪就消逝了。
而消逝得那样渺茫,不可追寻,
“幽”者,是幽微而渺茫的意思。
他说,春天所有的美好的一切就变成那么一片幽微渺茫的光影,那么快地就消逝了。
消逝到哪里去了?
既然说是东风,因为中国的地理形势,春天所刮的风都是从东边吹来的,所以是“东风”。东风如果吹的话,一定是向西吹的。所以他说“化作幽光”就到西方去了。到西方的什么地方去?到西方的一个非常深远的不可追寻的地方,海,大海给我们最深、最辽阔、最遥远的一个形象。如果春天消逝了,如果春天真的化作幽微渺茫的光影消逝了,它一定是消逝在那西方的、辽阔的、遥远的海中,“入西海”就沉没在其中,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商隐所说的“化作幽光入西海”,从文法上来看,“化作”什么,进入什么,这是合乎文法的,
一个动词,一个受事,文法上的结构完全是通顺的。可是他里边所用的形象,一个是“幽光”,一个是“西海”,就是这种完全感性的、完全非理性的形象。他把一些非理性的形象跟一些理性的句法结合起来了,他整个的诗里边所用的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形象,他说
暖蔼辉迟桃树西,
高鬟立共桃鬟齐。
他说那和暖的日光的光影,
蔼:烟霭朦胧的样子。
迟,《诗经》春日迟迟。
冬天的时候,你觉得天很短,太阳很快就下山了。春天的时候,白天比较长了,下课五点钟回家,还那么高的太阳,天还没有黑,日光的转动,就好像迟迟,天上白日的运行,就好像加慢了它的脚步。
暖蔼辉迟,这种和暖的日光的光影,迟迟地照在桃花的西边,
我就恍然看见有一个高鬟的女子,
盘一个很高的发髻,
我就仿佛看到一个梳着高鬟的女子,就站在桃树的西边,她的头发的高度,正跟桃花的高度是一样的。桃花也像一个美丽的女子,桃树上的桃花,正像女孩子簪花的高髻,
暖蔼辉迟桃树西,
高鬟立共桃鬟齐。
什么东西立在那里,和什么一样的齐,
“齐”就是平的意思,就是同等的高度,高鬟立共桃鬟齐。
文法上也是通顺的,可是形象上,什么叫作桃鬟,桃树又没有头发,桃树上会梳出一个鬟的发髻吗?鬟是女子头上的高髻。你看到那个桃树上长了头发,梳了一个髻?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什么立共什么齐,文法上是通顺的,可是“桃鬟”的形象是非理性的。所以李商隐的这些首诗的特色,特别能够表现他的感性的,是他把不合乎理性的、超越理性的这种想象之中的形象跟理性的章法、句法的结构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就发生了什么作用?
因为他的章法和句法上是有理性的,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结构就影响到他叙述的口吻,所以他的口吻,让你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的形象是非理性的,完全是感受的,这种很微妙的超越理性的形象,跟让你可以接受的理性的句法结构的口吻一结合,就是你不懂你也感动了,这就是李商隐非常奇妙的一点。
你说你不懂,他叙述的口吻好像你可以懂。你说你懂了,可是他里边都是非理性的形象。他就把这两种结合起来了,就造成一种感动人的力量,而里边带着一种不可知的魅力。你要知道,人是很奇怪的,我们常常说一个人是“贵远而贱近”。你什么东西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都在你把握之中了,你对它不看重了。是你觉得你要追寻,你要掌握,而里边又有点东西,老让你抓不着,你心里边就老想去抓它,它就对你有一种非常强大的诱惑力,这是一种不可知的魅力,
你不可知道的、神奇的、简直不是你自己的能力的理性所能控制的一种力量,这样强大的感动的力量,这是李义山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