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冰棍愿望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7: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童年是在南方农村渡过的。每到炎热天,能吃上一根冰棍是我最大的愿望。那时的冰棍品种远没有今天的繁多,都是五分钱一根的圆柱形冰棍,味道也永远是单调的甜蜜冰凉。可是,撕开简单的包装纸,将冰棍送到嘴里贪婪地吮吸,这是那时最惬意的解暑方式,那种高兴劲儿,是今天那些喜欢肯德基大叔的城市娃难以想像的。

炎夏午后,闷热得让人绵软无力、没精打采。这是卖冰棍的小贩最活跃的时候,他们一天收入的大部分来自这每日的高温时段。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后架上托着装满冰棍的泡沫箱子,他们走家串户地,用热辣的嗓子吆喝着冰凉的字眼:“冰棍,冰棍,卖冰棍咯!”这些卖冰棍的小贩,那时候,我们都管他们叫“冰棍佬”。


就像女人对漂亮时装没有抵抗力一样,儿时的我经常是这种吆喝声的俘虏。有时宁愿冒着被老爸揍一顿的风险,也要缠着他给我买一根冰棍。从冰棍佬手里小心翼翼地接过冰棍,小舐一口,浑身舒坦,令我心花怒放。
吃了冰棍后,我对包装纸还恋恋不舍。我曾经收集了厚厚一叠冰棍纸,有的是自己吃剩的,大半是在路上捡的,打算用做草稿纸。可惜晒干后的冰棍纸又糙又硬,写字不太好用,后来被老妈用做引火纸,付之一炬,让我郁闷了好久好久。
很热很热的一天,正逢课间休息之时,又听到冰棍佬的吆喝声,我就像士兵听到冲锋号令似的立马跑了出去。没想到,那位冰棍佬竟是刚辍学不久的三年级同学,大大的旧草帽下面是一颗瘦小的脑袋,满脸热得通红,大汗淋漓的。看到他,同学和我都是一怔,这位同学冰棍佬不好意思地说:“家里父亲生病了没钱治,没法念书了,爸妈叫我出来赚钱。”他用手背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用兴奋的口气告诉我,“卖冰棍可赚钱了,三分钱批发的冰棍每根能赚两分钱。”我心想:多好啊!既有冰棍吃,又能赚钱。我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同学远去,直到那嫩稚的吆喝声再也听不见为止。
晚上吃饭时,我向爸妈道出了我的“宏伟”计划:“从明天起,我不念书了,要去卖冰棍赚钱。”老妈听了笑得喷饭,而老爸却是十分生气,眼睛瞪着我,一甩筷子骂道:“你小子敢,我不打死你才怪,没出息的东西,不好好读书考大学,只想着卖冰棍,卖你的头。”
自然,后来我没有去“卖冰棍”,而是在老爸的严逼下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一路读个不停。我“卖冰棍”愿望没有达到,而老爸却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儿子考上大学。
如今,踏入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冰品的繁多和冰柜的普及,再加上冰品流通渠道的广泛化,农村里很少再有人从事卖冰棍的苦差了,而“冰棍,冰棍,卖冰棍咯”的吆喝声,也只能深埋在我的记忆中。然而,有趣的是,如今生活在大上海的我,却把研究冰冻甜品当成了职业,糊里糊涂的,我又成了新时代的“冰棍佬”,终于实现了我的“卖冰棍”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