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震”到“马震”看汉语的创新特点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8: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汉语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创造新形式来表达它们。由此可以看出汉语的一个特点。

范冰冰是中国广大男性的性风向标,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吸引着众多男士们的眼球。前不久她拍的《武媚娘》,因为显山露水太过,成了公众话题,台湾的电视台还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娱乐节目。
这不,最近几天,范爷又惹得群情骚动,她拍的《杨贵妃》有与唐明王马上做爱的场面,所以“马震”一时间成了网络上的热词。其实,这是编剧者为了引人眼球而根据现代人的“车震”现象编造杜撰出来的,是不今不古、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的玩意儿。
且不谈这些剧情是否合理,来谈谈“马震”一词出现的特点。在这部电视剧出来之前,可能没有一个人见过“马震”这个词,然而每个人第一次遇见这个词的时候,都能理解它的意思。不用查字典就知道,当然查也没用,因为词典还没来得及收录这个词。
为何大众能一下子就理解“马震”所指?这背后所依据的原理就是“类推思维”,即从已知的词推知新词的意思。这个已知的词就是“车震”,自然不会是“地震”。这是汉语的造词规律,即用两个语素来造一个新的复合词,而人们可以根据已有词“车震”的意思推知“马震”的意思。闹不定以后还会出现“驴震”、“牛震”,这就要看编导者的想象力了。当然,出现“船震”、“飞机震”这些词的可能性表较小,因为这些玩意儿的质量太大,男女合伙也影响不了它们的稳定性。
按理说,既然有“车震”、“马震”之类的表达,自然应该有“床震”的说法。然而为啥“床震”不见呢?这牵涉到语言表达的另一个原理,那就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情况一般不用语言来表达。比如,如果一个人多长出一个手指,语言中有个专门的词叫“六指儿”,然而并没有一个“五指儿”,因为人的手都是这样长的,没有什么新奇的,也就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啦。同样的道理,夫妻性生活最常见的场所是床上,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提“床震”了,因为它缺乏新鲜信息。
还有一个翻译问题。有人把“车震”翻译成“shaking-car sex”,那么“马震”自然是“shaking-horse sex”啦。英美人肯定会理解错了,会觉得这是某些人做爱的怪癖,比如说可能会把“shaking-horse sex”理解成唐明皇边做爱边用手拉马缰绳让马晃动,而不是把“马”理解成做爱的地点。
对于同样一种行为,不同民族的着眼点不同,那么造新词的类推方向也会有差别。关于这件事上,中国人的着眼点在“振动”上,比较婉转,所以才有了从“车震”到“马震”的类推可能。英美人则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跟汉语相对应的词是“car sex”,直接翻译成汉语就是“车性交”,显然英语就不能把“马震”说成“horse sex”,因为那样会造成严重误解。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语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求。然而,不同的语言创造新词的方式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语言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