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灵不灵?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8: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过去的2017年,国产影视剧掀起了一波改编(翻拍)大潮,原创能力不行,国内IP又不够用,于是纷纷跑去别国寻找ip,东瀛近邻的日本就成为“伸手党”新的IP库。——从《解忧杂货店》到《妖猫传》,从《深夜食堂》到《嫌疑人X的献身》……
最近热映的《解忧杂货店》,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由别国IP改编的电影,最大的难题就是本土化问题,《解忧杂货店》在这一点上做了不少努力,保持了原著治愈和温情的优点,但故事平淡无奇和冗长缓慢也成为槽点。——《解忧杂货店》的改编难度还是挺大的,因为小说叙事就很复杂,两条时间线,多条叙事线,多个人物,两个时空穿插在一个闭环结构内,很难捋,所以个人感觉,改编的《解忧杂货店》应该可得及格分?日版的《浪矢解忧杂货店》也将在近日引进上映,可以比较一下。
而前段热映的《妖猫传》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陈凯歌的《妖猫传》的优缺点都很分明,优点多,缺点也多。有人说它“不忠实于原著”,也有人说它“故事没讲好”。我倒觉得,忠不忠实原著,不是评价一部改编电影好坏的标准,而白居易、空海这两个角色的扁平化,电影叙事视角的混乱和叙事节奏不合理的问题,才是它的问题。但是它的画面美是真的,大唐盛景也足够吸睛,就看你喜欢什么了。
《嫌疑人X的献身》除了演员的选择被人诟病之外,其他倒和《解忧杂货店》相类似,文本很好,改编也中规中矩,在细节上都做了很多本土化转变和建设,虽然依旧没有跳出日式思维,但大家能够接受,因为东方民族的很多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这方面的反面例子是黄磊。《深夜食堂》和《麻烦家族》两部作品,基本上可以代表改编或者翻拍别国题材影视剧在本土化方面最灾难的水平了。看到黄磊穿着和服站在居酒屋里一脸慈祥的望着镜头,真的很违和,一看就很假,而这种“假”来源于“懒”。就算日方版权合同里要求你老板脸上的疤不能变,关注社会底层和边缘人士的大方向不能变,可是也没让你连主角的衣服和表情都一模一样啊?既然你和原版一模一样,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原版呢,还用得着来看你吗?
《麻烦家族》在本土化方面也是显得漫不经心或者就是力不从心,出现很多不符合中国实情的细节,主创的懒惰程度简直突破天花板,令人惊讶,导致对原版的“忠实”反而成了一种桎梏,看不到任何为“汉化”所做的努力,也许它的意义,真的就是网友说的“嘲笑大部分人看不到原版啊!”
短短一年,黄磊在综艺节目塑造的“才子”人设被这两部剧消耗殆尽,心疼黄老师。
看过电影理论家戴锦华教授的一篇访谈,恰好就是关于改编的,她这样说:“忠实原著和评价电影的高下没关系。人们常常在评论电影时设定一个标准,原著不可以违背什么,不可以改变什么,但所有这些应该回到一个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不论电影和原著的关系是怎样的,其电影本身是否是一个自洽的、流畅的、感人的、美丽的电影?”
很认同她的这个观点。——“不论电影和原著的关系是怎样的,其电影本身是否是一个自洽的、流畅的、感人的、美丽的电影?”所以,为什么本土化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当看到中国人完全照搬别国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不自洽的。橘子都要看地方长,越淮而枳,何况人呢!如果一味去搞类似“翻译式”的改编和翻拍,那么,就不是某一部电影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人的原因,这个“拿来主义”就肯定不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