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还是很不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8: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人一报道自己国内,就是水深火热。总统像个小丑般地乱讲话,被反对党揪住了小辫子,批评声浪此起彼伏;国会一直在吵架,各项财政数字惨不忍睹;无数的美国人挣扎在生活底线,早上6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要养三个孩子;爷爷都已经70岁了,还天天扫大街,不能退休,因为跟股市挂钩的养老金全都跌光了,房子也没有了,他只能住在清洁车上,怎一个惨字了得。但是CNN的镜头一转向中国,就是中国内地富豪采购团又在香港置地买楼,狂扫高档商品;因为中国最有能力的消费阶层年龄偏低,外国是48岁左右,中国只有30岁左右(外国靠奋斗,中国靠继承),所以国外的奢侈品牌都改变了营销战略,积极设计适合年轻富豪审美的商品,在不景气的年代里,好歹还有曙光——中国富人能为他们濒临破产的公司买单。而我们的电视新闻不用多说了。政治新闻就是祖国很强大人民很幸福,国外灾难频发,社会动荡不稳定。经济新闻就是股市有望触底反弹,房价继续稳中有降,低保人群每月的低保费人均增加了30元。娱乐新闻是明星嫁了青年才俊大富豪,一群珠光宝气的“名媛”参加慈善晚会,主要目的不是捐款而是在斗富,谁还走光露点了。学术新闻就是某某教授作家抄袭了,剽窃了,潜规则了,被人砍了……跑车、别墅、造假、流星雨、嫁豪门,所有的导向,都在有意无意叫人向钱看齐,跟权势攀比。再说电视剧。前不久写过讲美剧日剧的文,有人就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电视剧没有像《豪斯医生》和《冷暖人间》那样的长寿剧?道理很简单:这里的电视剧一定要拍完整了,先送审过“关”,过关后再卖片,因为太高产了,每年约有一半的片子卖不掉直接压了仓库,造成的各项浪费惊人!演员和导演倒没损失,他们是先拿钱再干活的,损失的是投资人的钱,投资人有公有私,公的反正是用纳税人的钱“交学费”不心疼,私的么,煤老板房老板当然也不会吝惜“几个小钱”,但也有公司因此赔本破产的。吃亏过后学乖了,发现最容易通过审查的内容,竟然是古装片穿越剧——既不用尊重历史,又不沾现实政治的边。于是“清穿剧”风靡荧屏,导致很多中学生,看了这样的电视剧后,想当然地以为“最好做个阿哥,不用干别的,只要和宫女谈谈恋爱。”但很多国家的电视剧却不是这样生产的。一开始只有内容大概的“梗”,边拍边播出,观众青睐就继续拍下去,否则随时可以结束,市场调整很及时,免得造成资源的浪费。许多人物和故事,刚出来时很简单,但随着剧情发展,性格和情节逐渐丰满、立体起来。剧集官网及时更新,大家随时发表意见,编剧及其重视观众口味,绝非“我拍你看”只能被动接受。人物有戏就给他加料,反之就找个理由让他快快出局。受欢迎的剧集,每年会推出新季,可以延续10年20年之久,几乎就是编剧和观众一起创造出来的,深入人心。他们当然也有审片,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看看哪些剧,是只能进入午夜“成人剧”档,而不能给未成年人看的。话说上次我提到的,朝日台的王牌剧《相棒》里的神户尊(及川光博)要离开,在观众(女性为主)沸腾的反响声浪里,上周三这一季的最终话播出了,编剧给神户安排的“卒业”故事,不是“殉职”“辞职”等惯见情节,而是因为上层权力角斗的需要,被“升职”调至警察厅长官官房,暗示下一季他还会有出场客串——很强悍呐!这一招既安抚了众多粉丝“破碎的心”;又让很多因为及川而看《相棒》的人,持续关注该剧;还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了新的线索,拓展了空间;而及川在剧中代言的那些品牌广告,也可以踏实地继续投钱不耽误。我们同事之间讨论此事,赞叹和感慨犹如滔滔江水……他们是商业台,做事目标明确而直接,但思路并不简单,格调也并不低,谁说他们没品味没底线的?说起来,这也算是观众的成功吧?因为只有让大家参与互动、同欢笑同洒泪的娱乐,才是真正的娱乐。本来还想说说电视广告来着,写得太长了,以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