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女将军,商代王后妇好,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8: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在3000多年前,中国还有一位王后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赢得臣民的敬仰。这位王后的传奇故事,因墓葬的出土才又被大家知晓。

意外的考古发现安阳殷墟遗址的西边离洹河不远,有一个土岗,高出其他地面半米多,一直是块荒地。
70年代,安阳市打算将土岗平整种庄稼。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进行考古钻探,发现下面是密集的夯土房基,决心进行发掘。考古队员清除房基土之后,下面出现的是一长方形坑,里面还是填有夯土,清理发现一个基口长5.6米、宽4米古墓。这是一个竖穴墓,在商代也只能算小型规模。
在挖掘过程中,不断出现文物,陪葬品分了六层,到了距墓口深5.6米处,大量陪葬品出现。该墓共出土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其中青铜器共468件,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三联甗、偶方彝,象牙杯等都是国内独有珍品。此外,还出土了戈、钺、镞等武器,两件大铜钺最令人瞩目。
在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有109件明确刻有“妇好”两个字。查阅资料,有200多片甲骨写有妇好的故事,她是商王朝第23代王武丁的王后。

商代传奇王后
武丁是商朝的中兴君主,迁都殷的君王盘庚的侄子。武丁改革祭祀制度,加强王权,通过对土方、舌方和羌人等方国部落的一系列战争,使国力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商代起源于游牧,因此女子广泛参与事务。妇好是武丁的王后,她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妇好曾率领1.3万多人的军队抵御前来侵犯的鬼方,大获全胜而归。受武丁的派遣,她曾北讨土方,东南伐夷,西败巴军,为商王朝拓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与巴军一役,此役她率军设伏,在巴军退路设下埋伏,待武丁自东面攻击,巴军败退进入伏击圈,她率军杀出,两面合击,大获全胜。此役当为战争史上所记载的最早伏击战。
除带兵作战外,妇好还主持过各种类型和不同名目的祭祀、占卜活动,以及射猎活动。武丁对妇好宠爱有加,不仅授予她独立的封邑,还经常向鬼神祈祷以保佑她健康长寿。

然而,妇好不幸三十余岁去世。商朝的王墓分为亚字型(四条墓道),中字形(两条墓道),甲字型(一条墓道)几种,亚字型为王墓。武丁后来的正妻妇妌的墓为甲字形,里面出土了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武丁的儿子商王祖甲铸造祭祀母亲)。
按照礼制,妇好应该葬在洹河北岸的王陵区,和后来妇妌的墓一样。王陵区离宫室太远,武丁非常痛心妇好去世,决定将她下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让自己随时都能看到妻子、日夜守护着她。并在其墓上修建了一座享堂。
宫殿区地方有限,妇好墓没有墓道,形制也不大,陪葬品却很丰富。墓中放置了2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诗·长发》说:“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黄钺、白旄都是象征权力和威仪的用器。青铜钺代表指挥军队的征伐之权,放在墓中供妇好使用。
武丁率领儿孙们为妇好举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祭祀,并且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冥婚,将她的幽魂先后许配给了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汤。在最后将妇好许配给成汤之后,武丁终于放下了心,认为有多达三位伟大的先人共同照看,妇好在阴世里能够得到安全和关怀了。

商朝灭亡,洹河南岸的都城成了废墟。宫殿被焚,享堂倒塌,变成了一片土岗。地下的文物经几千年盗墓洗劫,王陵区大墓无一幸存。
妇好墓位于宫殿区,上面又覆盖着地基夯土,躲过了盗墓,有幸保存至今。1928件文物保存完好,向世人讲述着这位商朝王后领兵打仗的传奇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