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8: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今五千到一万年前,中国北方以仰韶文化为主,同一时期,长江流域也出现了河姆渡文化。


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百越先民创造了母系氏族公社的农耕文化。四五千年前,长三角以今天的余杭区莫角山遗址和反山遗址为中心,形成了良渚文化。
公元前2000年多年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气温升高,降雨量明显增多,海平面上涨2米,导致良渚文化被摧毁。良渚人被迫迁徙,南下的一支到达粤北后融入了石硖文化,主体则渡江北上到达了中原,与中原的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一场生存空间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就是史书记载的炎黄和九黎氏族部落蚩尤大战,最终良渚人战败,被黄帝部族征服。

公元前21世纪,大禹巡行天下,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
越国的百姓主要是良渚人,不同与龙山文化夏朝的夏朝人。《史记》记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夏商时期,吴越地区的良渚人,长期处于政治上落后的状态,没有中原先进的礼乐文明。一直到西周时期,史书都没有吴越国的文字记载。
春秋时期,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开始在晋国的支持下顿起,与楚国相对抗。为了牵制吴国,楚国开始扶持越国。从此,越国开始大规模与中原文明交流,走上了发展之路。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先后崛起。前473年,越国勾践卧薪尝胆10多年后,兴兵灭吴国。越国代表的良渚文化终于重新雄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