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4 08: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高考改革是为了打破传统教育的“五唯”问题,让教育模式从过去的培养“人才”过度到当今时代的培养“人”的教育模式。但新高考改革进行到第三批省份是突然由原来的“3+3”模式变为“3+1+2”模式,原定启动的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省份由十八个锐减至八个。这些信息让不少网友猜测新高考改革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经过仔细思考,小编发现造成新高考实施放缓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个。
一、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必须要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
部分省市准备不足,所在地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尚未允许,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了管理上的准备、教学上的准备等等,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师资、教室场地不足的情况。此前,中国教育学会潘玉芹博士表示,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是阻碍学校进行新高考改革时面临的最大
问题。
二、对于呼声最高的“3+3”模式来说,需要学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
3+6选3有20种科目组合,需要学校配备不同的场地,还要制定不同的上课方式,而且很多学校为了学生考高分考虑,都会过分参与学生的选择,大多数试验改革的学校都是根据能否考出最高分而不是个人兴趣来选择科目,这其实已经违背了改革的初心。
三、多地推迟新高考改革可能是因为浙江、上海的新高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他地方不想“重蹈覆辙”;
刚刚参加了2018新高考的浙江、上海考生表示,学校采用“定二走一”的“小走班”模式,即先将有两个科目选择一致的学生放到一个固定的班里,只用对1个科目走班,而物理作为学霸集中区,是许多学生逃避的科目。学生在选科时往往是选择自己成绩比较好的科目。而“6选3”自主选科,让学霸们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三个科目,但是对于学习中等偏下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强者更强”,在学习中感觉更加吃力。
四、新高考增加的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争议较大,很多人担心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新高考改革后普遍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一参考”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学校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
网友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由家庭能力差异、学校能力差异导致的学生表现差异。民间有句话说:拼爹是拼钱、拼娘拼精力。试问,有多少孩子够得上拼爹?又有多少妈妈能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陪护之中?
市场上的兴趣班、特长班动辄以万元起步,表现为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素质教育不仅需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还要有妈妈的全心陪护。但偏远地区,甚至普通地区,先不说家庭能不能负担得起,就连合格、品质好的培训班怕是都难找。学校差异更不必说,好的学校不仅师资、硬件配备好,还有种类丰富的选修课、兴趣班(有重点高中选修课多达300多门,组建近百个校园社团),各种级别的竞赛比赛机会也会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多(当然学费也要贵得多)。这让普通家庭、普通学校的学生拿什么去跟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争?难道靠天赋?
从这方面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未能提高公平性,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另一个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记录,自主权全掌握在高中学校手中。综合素质评价本就没有硬性标准,评价高低弹性之大让不少人产生“黑幕”疑虑。如何保证学校评价的客观公正、是否有配套的严密的监管措施更是亟待解决。
五、关于实施“3+3”模式选科以后的录取方面,各大高校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录取准备。
一般来说,大学里很多专业都有很强的文理工分科界限,在录取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明确的文理科要求,如果实施了“3+3”模式,那么高校对于高考录取方面需要做足准备工作,一起面对这个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挑战。而很显然,短时间内很难有哪个学校能够完美应对这一挑战。
新高考改革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虽然现在的他还不够完美,但是我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之下,一定会做出最适合中国孩子的高考改革。新视野2009_ez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