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刘备手下大将关羽的封号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1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笔者不以己鄙陋,仅就自己所认识的关羽来说说,盼能带给“贬关派”一个全新的关羽。 注一: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加封关羽为“忠惠公”。 注二: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关羽为“昭烈武安王”。 注三: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 注四: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及致清同治九年(1870年),关羽的封号已达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注五:现今民间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 注六:明未清初时关羽取代了姜太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武圣”,被称为“关夫子”,与孔子并列。而关庙亦被称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对。 注七:隋开皇十三年至十四年(593--594年),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为关羽的亡灵授“菩萨戒”,关羽从此便正式入了佛门,成了佛家弟子,做了“伽蓝护法神”。 注八:宋徽宗于崇宁二年(1103年),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使关羽正式地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7908.html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一: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加封关羽为“忠惠公”。 注二: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关羽为“昭烈武安王”。 注三: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 注四: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及致清同治九年(1870年),关羽的封号已达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注五:现今民间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 注六:明未清初时关羽取代了姜太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武圣”,被称为“关夫子”,与孔子并列。而关庙亦被称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对。 注七:隋开皇十三年至十四年(593--594年),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为关羽的亡灵授“菩萨戒”,关羽从此便正式入了佛门,成了佛家弟子,做了“伽蓝护法神”。 注八:宋徽宗于崇宁二年(1103年),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使关羽正式地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7908.html 关羽在三国时期位致前将军、封汉寿亭侯。关羽,字云长。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国元勋,位致前将军、汉寿亭侯。 有趣的是,在关羽死后,却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喜爱,由此平步青云,由侯而公一,由公而王二,由王而帝三,由帝而圣四,由圣而神五。达致“儒称圣六,释称佛七,道称天尊八,三教尽皈依”的高度。 然而,在其尽显风流千年之后,在21世纪的今天,却成了众多“三国迷”心中讨厌的对象。咎其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关羽本身那种不可理喻的傲气。而又随着不喜欢这股傲气的人越来越多,进而产生了所谓“贬关派”,从诸多方面否定关羽的种种。 今笔者不以己鄙陋,仅就自己所认识的关羽来说说,盼能带给“贬关派”一个全新的关羽。 注一: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加封关羽为“忠惠公”。 注二: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关羽为“昭烈武安王”。 注三: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 注四: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及致清同治九年(1870年),关羽的封号已达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注五:现今民间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 注六:明未清初时关羽取代了姜太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武圣”,被称为“关夫子”,与孔子并列。而关庙亦被称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对。 注七:隋开皇十三年至十四年(593--594年),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为关羽的亡灵授“菩萨戒”,关羽从此便正式入了佛门,成了佛家弟子,做了“伽蓝护法神”。 注八:宋徽宗于崇宁二年(1103年),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使关羽正式地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 http://61.232.206.213:8089/Get/Gdm/Gshengping/2005-8/24/175707824.htm --------------------------------------------------------- 10个皇帝8个封谥关羽 最长封号长达26字 自元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同样供奉关帝,像元朝的皇帝就曾经两次封谥关羽。到了明清两代,皇帝给关羽神的地位不断加码,关羽头上的高帽也越戴越大顶,像明朝8岁登基、在位48年的万历皇帝,就将关羽加封为“协天大帝”甚至是“三界伏魔大帝”。清朝的顺治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清朝入关以后的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长的封号甚至长达26字,关羽的神格就此达到了巅峰。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下令在京城为关公建庙,为京师十四庙之一,官府年年都祭祀。清朝雍正皇帝甚至敕命天下直、省、郡、邑都必须设立武庙。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城内外有关帝庙200多座,占庙宇总数的十分之一,在众多庙宇中数量位居第一。于是,宋元以来一直潜藏于民间的关公崇拜开始化作大张旗鼓的国家行为,在上位者的提倡,使得更多的人们深信关羽的镇邪驱魔、安邦定国作用,关羽的神性也似乎越来越灵。最后,在明末清初,关羽终于取代了姜太公,成了封建社会的“武圣”,也变成了为全民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镇农村,而且随着华侨的足迹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今天,包括纽约也建有关帝庙。 明清两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关羽,原因很简单,就是上层统治者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他们不断围绕着被千百年来人们贴在关羽身上的忠、义、勇等道德符号做文章。像清朝入主中原后,除了大兴文字狱外,还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崇尚程朱理学,大力倡导尊君、忠君的思想。为此,他们甚至为陪同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明朝太监王承恩立碑,褒扬史可法、黄道周等明末清初忠臣,并称他们是“足称一代完人”。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彻底一忠”的关公,清朝当然会大加使用。最特别的是,清政府将自南宋以来各地供奉岳飞的“岳王庙”改为“关岳庙”,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用关羽的义来淡化岳飞的忠,以此消弭掉汉民族心中对异族统治的厌恶。 为王朝所推崇的关羽成为了国家的保护神,他在民间的地位也同时达到了顶峰。底层游民开始将关羽视为行业的保护神,同时还把他当作是财神以及聚落保护神,而且也为秘密宗教、结社所尊崇,成了中国江湖社会中最普遍崇拜的偶像,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清朝顺治年间在福建成立的民间帮会组织天地会,其结盟入会仪式,除一般的歃血焚表盟誓之外,还要钻过刀剑架做的叉,然后在关公像前起誓:“有忠有义刀不过,不忠不义剑下亡”。三合会等组织,则要求下属组织奉祀关公,每逢关公诞辰、忌日,都要庆祝和纪念。在四川一带的一些帮会,有的还会以刘备牌、关羽牌和张飞牌来界分组织。至于其他的诸如小刀会、三点会、八卦会、祖师教等等民间帮会组织,也无不是在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传关羽一辈子喜看《春秋》,但是却没有留下什么宏言阔论。倒是传说中曾经书写过几句诸如“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等劝世格言,然而他却被视作是儒家学说的最好实践者。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被儒教徒奉为圣人,对儒家学说贡献巨大的孟子则被尊为亚圣,倒是关羽这名没有用刀笔立言的武将,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演绎、神化,已经在历史演进中被抽离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并且成了最有说服力的努力实践儒家学说的身教者,于是被世人尊为“关圣”。 从一名在历史典籍中只占很短篇幅的武将,到无人不晓、庙食遍天下的大帝圣人,关羽在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里长成了一棵儒、释、道三教都共同推崇的大树,枝叶甚至蔓卷到了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于是,如果把镜头重新拉回到明清时期的关庙里,就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幅有趣的场面:庙里同时住着道士与和尚,儒生则奉朝廷之命前来拜祭,自宋明理学调和之后的三教此时在关帝庙里出现了最为和谐统一的图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羽,字云长。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国元勋,位致前将军、汉寿亭侯。 有趣的是,在关羽死后,却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喜爱,由此平步青云,由侯而公一,由公而王二,由王而帝三,由帝而圣四,由圣而神五。达致“儒称圣六,释称佛七,道称天尊八,三教尽皈依”的高度。 然而,在其尽显风流千年之后,在21世纪的今天,却成了众多“三国迷”心中讨厌的对象。咎其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关羽本身那种不可理喻的傲气。而又随着不喜欢这股傲气的人越来越多,进而产生了所谓“贬关派”,从诸多方面否定关羽的种种。 今笔者不以己鄙陋,仅就自己所认识的关羽来说说,盼能带给“贬关派”一个全新的关羽。 注一: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加封关羽为“忠惠公”。 注二: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关羽为“昭烈武安王”。 注三: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 注四: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及致清同治九年(1870年),关羽的封号已达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注五:现今民间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 注六:明未清初时关羽取代了姜太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武圣”,被称为“关夫子”,与孔子并列。而关庙亦被称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对。 注七:隋开皇十三年至十四年(593--594年),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为关羽的亡灵授“菩萨戒”,关羽从此便正式入了佛门,成了佛家弟子,做了“伽蓝护法神”。 注八:宋徽宗于崇宁二年(1103年),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使关羽正式地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 http://61.232.206.213:8089/Get/Gdm/Gshengping/2005-8/24/175707824.htm --------------------------------------------------------- 10个皇帝8个封谥关羽 最长封号长达26字 自元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同样供奉关帝,像元朝的皇帝就曾经两次封谥关羽。到了明清两代,皇帝给关羽神的地位不断加码,关羽头上的高帽也越戴越大顶,像明朝8岁登基、在位48年的万历皇帝,就将关羽加封为“协天大帝”甚至是“三界伏魔大帝”。清朝的顺治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清朝入关以后的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长的封号甚至长达26字,关羽的神格就此达到了巅峰。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下令在京城为关公建庙,为京师十四庙之一,官府年年都祭祀。清朝雍正皇帝甚至敕命天下直、省、郡、邑都必须设立武庙。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城内外有关帝庙200多座,占庙宇总数的十分之一,在众多庙宇中数量位居第一。于是,宋元以来一直潜藏于民间的关公崇拜开始化作大张旗鼓的国家行为,在上位者的提倡,使得更多的人们深信关羽的镇邪驱魔、安邦定国作用,关羽的神性也似乎越来越灵。最后,在明末清初,关羽终于取代了姜太公,成了封建社会的“武圣”,也变成了为全民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镇农村,而且随着华侨的足迹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今天,包括纽约也建有关帝庙。 明清两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关羽,原因很简单,就是上层统治者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他们不断围绕着被千百年来人们贴在关羽身上的忠、义、勇等道德符号做文章。像清朝入主中原后,除了大兴文字狱外,还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崇尚程朱理学,大力倡导尊君、忠君的思想。为此,他们甚至为陪同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明朝太监王承恩立碑,褒扬史可法、黄道周等明末清初忠臣,并称他们是“足称一代完人”。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彻底一忠”的关公,清朝当然会大加使用。最特别的是,清政府将自南宋以来各地供奉岳飞的“岳王庙”改为“关岳庙”,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用关羽的义来淡化岳飞的忠,以此消弭掉汉民族心中对异族统治的厌恶。 为王朝所推崇的关羽成为了国家的保护神,他在民间的地位也同时达到了顶峰。底层游民开始将关羽视为行业的保护神,同时还把他当作是财神以及聚落保护神,而且也为秘密宗教、结社所尊崇,成了中国江湖社会中最普遍崇拜的偶像,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清朝顺治年间在福建成立的民间帮会组织天地会,其结盟入会仪式,除一般的歃血焚表盟誓之外,还要钻过刀剑架做的叉,然后在关公像前起誓:“有忠有义刀不过,不忠不义剑下亡”。三合会等组织,则要求下属组织奉祀关公,每逢关公诞辰、忌日,都要庆祝和纪念。在四川一带的一些帮会,有的还会以刘备牌、关羽牌和张飞牌来界分组织。至于其他的诸如小刀会、三点会、八卦会、祖师教等等民间帮会组织,也无不是在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传关羽一辈子喜看《春秋》,但是却没有留下什么宏言阔论。倒是传说中曾经书写过几句诸如“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等劝世格言,然而他却被视作是儒家学说的最好实践者。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被儒教徒奉为圣人,对儒家学说贡献巨大的孟子则被尊为亚圣,倒是关羽这名没有用刀笔立言的武将,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演绎、神化,已经在历史演进中被抽离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并且成了最有说服力的努力实践儒家学说的身教者,于是被世人尊为“关圣”。 从一名在历史典籍中只占很短篇幅的武将,到无人不晓、庙食遍天下的大帝圣人,关羽在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里长成了一棵儒、释、道三教都共同推崇的大树,枝叶甚至蔓卷到了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于是,如果把镜头重新拉回到明清时期的关庙里,就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幅有趣的场面:庙里同时住着道士与和尚,儒生则奉朝廷之命前来拜祭,自宋明理学调和之后的三教此时在关帝庙里出现了最为和谐统一的图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备给关羽的封号是"前将军",位列"四大将军"之首,其他是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根本没有"五虎上将".另外说一句:没有赵云什么事!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啊!不是后世追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将军 汉寿亭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羽在三国时期位致前将军、封汉寿亭侯。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790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2-28 1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壮缪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