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简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6-8-30 17: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学过法律,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 人事务所当过见习生,最后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831年加入了保皇党,但他的思想仍然属于中小资产 阶级的范畴。
1129年至1848年,是他写作《人间喜剧》 的时期。 《人间喜剧》包括九十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为了描绘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他感到需要把自己的作品分门别类、互相串通起来,其中每一篇小说都反映一个方面,集中起来便构成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在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做过这样的尝试。由于巴尔扎克对现实的阶级关系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能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的时期就看到其中的弊病腐恶,并加以揭露批判。 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等,写出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贵族在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或被腐化的过程,表现了当时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人间喜剧》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赏。
在艺术上,巴尔扎克也有突出成就。他提出“要措写一个时代的主要人物,以绘写出这个时代广阔的面貌,即通过塑造众多的典型反映整个社会。他塑造的典型之多在法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人间喜剧》 中出现了一系列资产者的吝啬形象,但他们的性格绝不雷同。马克思曾赞扬巴尔扎克对吝啬性格有过深刻的研究。仅此一点,足以说明他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巴尔扎克特别重视环境的描绘,把这作为塑造人物、再现社会的重要手段。他创造了同一人物在不同小说中反复再现的手法,使《人间喜剧》形成一幅互有联系的社会画卷。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 一起,因而在跌宕起伏、长河滔滔的行文中,有时也闪现出绚丽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