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的意思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5-4-2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4-2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4-2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喻在恶劣环境中却能够依然保持优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4-2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自周敦颐《爱莲说》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字为虚词,无实义;其作用为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当于英语中把“sb. do”变成”sb.'s doing”,于是可以作为宾语使用。本句中,”予“为主语,”爱“为谓语;“莲出淤泥而不染”本身为完整句子(主语“莲”,谓语“出”),加入“之”字后句子的完整性失去,遂可作为”爱“的宾语。凑足音节不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4-2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好比,你在贱人堆中打拼了几年,但你没有变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