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的奉禄是多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5-9-9 16: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官员的俸禄问题:  明朝官员品级和俸禄(以万历年间为准)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  太师 太傅 太保 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都督 左右宗人  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都督同知  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尚书 左右都御使  都督俭事 正留守 都指挥使 袭封衍行公  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  布政使 都指挥同知  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  太子宾客 侍郎 副都御使 通政使 大理寺卿  太常寺卿 詹事 府尹 按察使 副留守  都指挥佥事使 指挥事  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行太仆寺卿 苑马寺卿 参政  都转运盐使 留守司指挥同知 宣慰使  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  佥都御史 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 太仆少卿  少詹事 鸿胪寺卿 京府丞 按察司副使 行太仆寺少卿  苑马寺少卿 知府 卫指挥佥事 宣慰司同知 提督四夷馆少卿  从四品(月俸二十石)  国子监祭酒 布政司参议 盐运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抚司宣抚  正五品(月俸十六石)  华盖殿大学士 谨身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春坊大学士 翰林院学士 庶子 通政司参议 大理寺丞  尚宝寺卿 光禄寺少卿 六部郎中 钦天监正 太医院使  京府治中 宗人府经历 上林院监正 按察使佥事 府同知  王府长史 仪卫 正千户 宣抚使同知  从五品(月俸十四石)  侍读侍讲学士 谕德 洗马 尚宝少卿 鸿胪少卿  部员外郎 五府经历 知州盐运司副使 盐课提举 卫镇抚  副千户 仪卫 副招讨 宣抚司副使 安抚使安抚  正六品(月俸十石)  大理寺正 詹事 丞 中允 侍读  侍讲 司业 太常寺丞 尚宝司丞 太仆寺丞  行太仆寺丞 主事 太医院判 都督院经历 京县知县  府通判 上林苑监副 钦天监副 五官正 兵马指挥  留守司经历 都司经历 断事 百户 典仗正  神乐观提点 长官司副诏讨 宣抚俭事 安抚同知 善世正  从六品(月俸八石)  赞善 司直郎 修撰 光禄寺丞 光禄寺署正  鸿胪寺丞 大理寺副 京府推官 布政司经历 布政司理问  盐运同判官 州同知 盐课司提举 市舶司提举 河梁副提举  安抚司副使  正七品(月俸七石五斗)  都给事中 监察御使编修 大理寺评事 行人司正 五府都事  都察院都事 通政司经历 太常寺傅士 大常寺典簿 兵马副指挥  营膳司所正 京县丞 府推官 知县 按察司经历  留守司,都司都事,副断事 审理 安抚司俭事 蛮夷长官  从七品(月俸七石)  翰林院检讨 左右给事中 中书舍人 行人司副 光禄寺典簿  光禄寺署丞 詹事府主薄 詹事府主簿 京府经历 灵台郎  祠祭署奉祀 州判官 盐课司副提举 布政司都事 副理问  盐运司经历 卫经历 宣慰经历 招讨司经历 蛮夷副长官  正八品(月俸六石六斗)  国子监丞 五经博士 行人 部照磨 通政司佑事  京主簿 保章正 御医 协律郎 典牧所提领  营缮司所副 卫知事 府经历 县丞 煎盐司提举  按察司知事 宣慰都事 王府典簿正 王府典宝正 王府奉祀正  王府良医正 王府典膳正 讲经 大通关宝钞,龙江司提举  至灵元府崇真宫灵官  从八品(月俸六石)  清纪郎翰林院典藉 国子监助教 国子监典簿 国子监博士  光禄彔事 光禄监事 鸿胪寺主簿 京府知事 运司知事  挈壸正 祠祭署祀丞 布政司照磨 王府典膳副 王府奉祀副  王府典宝副 王府良医副 宣慰司经历 神乐观知观 崇真宫副灵官  左右觉义 左右玄义  正九品(月俸五石五斗)  校书 侍书 国子监学正 部检校 鸿胪寺署丞  五官监候 五官司历 营缮所丞 府知事 龙江宝钞副提举  县主簿 长史司主簿 长史司典仪正 长史司典乐 牧监正  茶马大使 赞礼郎 奉銮知事 宣抚知事 安抚知事  颜料局大使 皮作局大使 鞍辔局大使 宝源局大使 织染所大使  承运库大使 宝钞广惠大使 广积库大使 赃罚库大使 京府织染局大使  十字库大使 典牧所大使 会同馆大使 文思院大使 杂造局大使  从九品(月俸五石)  待诏 司谏 通事舍人 正字 詹事府彔事  司务 学彔 典籍 鸣赞 序班  司晨 漏刻博士 司牧局大使 牧监副 圉长  大医院吏目 提举司吏目 盐课司吏目 州所吏目 副教授  染造大使 织染局大使 府仓大使 司库司大使 司狱副使  巡检副使 茶马副使 教坊司韶舞 司乐 按察司检校  府照磨 宣抚司照磨 典仪 副教授 草场大使  军储大使 御马大使 都督府大使 门仓大使 军器局大使  典牧所副使 会同馆副使 文思院副使 伴读 颜料局副使  承运库副使 宝钞广惠副使 广积库副使 赃罚库副使 十字库副使  广盈库大使 太仓银库大使 大仆寺大使 京府库大使 都税大使  宣课大使 柴炭司大使 京府织染局副使 皮作局副使 鞍辔局副使  宝源局副使 织染所副使 正术 正科 都纲  都纪 太常寺同乐 都司、运司、府学、京卫、宣抚、宣慰司学教授  司牲司大使 杂造局副使 节慎库大使 营膳所丞  未入流(月俸三石)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豪华生活。所以地方官的实际收入大多来自地方税收的截流(俗称“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收入来自地方官馈赠。举例来说,一个县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也就是6372公斤米,每人1年就算吃掉180公斤米(在这个时候不可能那么少),这些米也只够35个人吃一年。  问题是,县官本身恐怕就有一大家子,手底下还有许多办事人员,这些人不能白干活啊?也就都要靠他的工资来撑着。  另外,更可怕的是,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换成别的东西,例如绢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不是缺什么发什么,而是国库里富余什么就发什么,这些东西远远不值那些米的价钱,但政府却有着硬性标准,就像指着20匹布说,这就值15担米!那么,它就值15担!  因此,扣除那40%几乎卖不出多少钱的东西,这位县官大人每年还剩下3888公斤米了,只够21个人勉强吃一年。  这样也无所谓了,反正勒紧裤腰带还能过。问题又来了,天杀的明朝政府竟然发一部分宝钞代替米和银两!  他们发的所谓宝钞,事实上,没有准备金,也不存在印得手软诸多问题,皇帝只管叫人印,户部只管往下发,宝钞上写着一百两,恐怕连1/20的价值都没有,这些东西拿回去买米?估计只有脑子有问题的家伙才会卖吧!  这样算起来,这位县官大人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难怪,当初洪武年间,宏文馆学士罗复仁过得很清廉,因为没钱买不起房子因此只能住在郊外一座破房子里,朱元璋有次跑到他家里去看,看见两间破瓦房外一个民工正在提着桶刷墙,他就问了,罗复仁在哪里?没想到这位仁兄一见皇帝大惊失色,跪下来说道:“臣就是罗复仁!”  这令朱元璋也感觉到尴尬和惊讶。  可想而知,如果都按照明朝制订的官俸标准,十个大臣有十个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大多数官员不得不去靠以权谋私来混点吃喝的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9 16: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宋朝差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9 16: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写到,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朝廷二品官员的年俸是152两白银,其它官品应相去不远。书中还写到,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豪华生活。所以地方官的实际收入大多来自地方税收的截流(俗称“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收入来自地方官馈赠。书中写到,张居正任首辅期间,有一次盖新居,万历皇帝为他出资3000两白银。事后得知,张的这一新居,耗资不下30000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