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前的夏天是怎样过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8 0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们在喷水池里嬉戏冲凉(图片摘自网络)
感谢孙鹏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推荐
感谢文学博客网首页推荐
感谢博客日报首页[编辑推荐][生活百科趣闻]栏目推荐
感谢敏思博客首页[生活]栏目推荐
没有空调前的夏天是怎样过的
现在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上海的温度已经升至39摄氏度了。就在前天,上海浦东出现了40摄氏度高温,拉响了今夏申城第一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昨天早晨,上海的最低温度达到32.1摄氏度,创下百年纪录。今天,上海依然橙色高温警报高挂,日最高温高达39.4摄氏度。上海已连续3天日最高温超过39摄氏度,这在上海百余年气象记录史上从未有过。
所以,说句实在话,这些天能在上海这样的高温酷暑的日子里坚持写博,那绝对是“铁杆博客”了。当然,我是躲在空调房间里写的。现如今一入夏,上海人的工作生活绝对离不了空调。在路上坐车,都是空调大巴士;坐地铁,一进候车大厅里便觉凉爽;上班,只要是在室内工作的,也都是空调房间;去商场、餐馆、医院、影院等场所,也是冷气开得十足。真是无法想象,没有了空调,城里人夏天怎样过日子?!此时,躲在空调房间里,突发奇想:那么,以前没有空调前的夏天,人们的日子怎样过?翻阅杂书,看看前人笔下的夏天生活,倒也别有情趣。
我们的古人应付炎炎夏日有着许许多多的办法,其中的一个避暑办法就是藏冰。据最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部门对千阳县战国时期的尚家岭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存在大范围的夯土和陶质井圈,经考证就是古籍记载中古人用来存放食物和藏冰的“凌阴”,类似现代的“冰窖”。中国古代很早就知道用冰降温,《诗经》:“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写的就是农民在冬天为公家采冰和藏冰之事。古代的藏冰条件当然没有现代人好,方法也比较简单。每年大寒季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夏季享用。由于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大清会典》记载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的体积。这让今天的我们也无不惊叹!
古人夏日用冰,主要用于食物、酒浆的防坏和保鲜,并食用冰冻过的菜肴和酒浆。明清时期,高贵人家还用冰桶祛暑降温,以黄花梨木或硬木制成的木桶里放入冰块,将饮食瓜果之类置于冰上。当时文人们诗词中“散发披襟,纨扇轻摇。积雪敲冰,沉李浮瓜”“青杏园林煮酒香,浮瓜沉李雪冰凉”就是描写的这种情景。还有更奢华的场面,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杨国忠得势的时候,“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结果,客人们大伏天在里面喝酒,竟要穿薄棉衣,这样的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当然,如《水浒传》中所说的那样,老百姓是绝对享受不到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的生活的,故“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的民谣至今传唱不衰。


古人采冰图



浙江地区发现的“竹夫人”


天津发现的土冰柜(感谢渤海朗夫博客提供)
近代人如何度夏,老北京文化名人赵珩先生在他的《旧时风物》中,对旧时北京城夏季生活有过研究,读来情趣盎然。
搭天棚。北京旧时宅院在夏季有搭天棚避暑的习惯,每当立夏人们就要在院中搭天棚。四合院四角立起杉篙,搭起架子,再将一张张竹席用粗麻绳连接起来,铺在架子顶部和四周,顶上有拉绳,可以从下面拽住任意舒卷。阳光暴晒时放下,阴天下雨时拉起,十分方便。白天,整个院落被席子遮住,阴凉匝地。入夜,将席子卷起,清风习习,凉爽宜人。
铺凉席。凉席是入夏后家家必备之物,普通凉席多为竹席、草席,精致些也有藤皮编的。直到今天,即使用空调了,也有在用草席的,讲究一些的有用牛皮席的。
“竹夫人”,今天已经见不到踪影了。它是以光洁滑润的青竹皮编成的约五尺长的竹笼,直径不过五六寸,中空,两头能开合。笼中可置各种清香花草,夏日放置在膝肘之间,相抱而眠,清凉消暑。(见上图)“竹夫人”最早出现在唐代,唐时称“竹夹膝”,唐人陆龟蒙有《竹夹膝》诗,诗句云:“我得夹膝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到了宋代被称之为“竹夫人”。《红楼梦》宝钗在元宵节时出过一个灯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讲的就是“竹夫人”。
土冰箱。旧时北京一般人家使用一种冰箱,实际上是一个一米多高的木柜,柜顶可以掀盖,内设白铁皮,并有出水口,是贮冰的地方。下部有柜门,内设隔层,可放入食物。于是,当年就有了一种送冰的行业。夏日里,送冰人每日用马车或排子车将冰块分送到胡同里的住宅。车上的冰可随时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冰块,大致与冰箱的容积差不多。一大块冰的消融可达二十小时,必须每天添加。这种土冰箱当然不能制作冷饮,只能冰些凉开水或兑好的果子露,冰冰西瓜或香瓜。那时,走街串巷有不少卖冷饮的,如酸梅汤、雪花酪,也有自制的冰激凌,放在木桶里,盛在江米纸碗中售卖。清代《都门竹枝词》有道:“卖酪人来冷透牙,沿街大块叫西瓜;晚来一盏冰梅水,胜似卢仝七碗茶。”两只铜碗的敲打,几声叫卖的呼唤,透着一阵阵夏日的清凉。


已经难得一见的市井纳凉景象
上海《新民晚报》近日出了一个专版,讲述了一些六、七十年代申城的消夏故事,读来倍感亲切。其实,就是我自己生活过的那个年代里亲身经历过的难忘岁月。那个年代,没有空调,没有电脑。于是乎,弄堂里、家门外的许多地方,都成了夏日里孩子们嬉戏、游玩和消夏的“天堂”。文章里讲述了好多少年时代的夏日游戏,也勾起了我的回忆,这些游戏我也曾玩过。
比如捉知了,上海人又叫捉“夜乌子”。少年时代的上海,一到夏天,大街小巷的树上蝉声一片,“声嗷嗷而弥厉兮”,吵闹得很,我们一些男孩子们就会千方百计把它活捉逗着玩。我们把家里和面时多出来的面筋粘在竹竿上,站在树下去粘树枝上正在得意高唱的知了。捉住知了后,伙伴们很是兴奋,然后用缝衣线系在知了的身上,让它不停地转圈飞。
还有游泳,这几乎是我们这代少年无人不会的度夏游戏了。那时的游泳池很少还大多在露天,而且一般的人还嫌票价贵,能去一趟游泳池游泳,觉得是一次很豪华的享受了。游泳池里就像澡堂差不多,站满了人,游泳时不是你踢了人家,就是人家踹了你。所以,水性好胆儿大的男孩就到家里附近的苏州河里玩水。那时的苏州河还没有后来的那么脏臭,孩子们站在水泥河堤上就往河里跳,更大胆的还爬到高高的大桥顶上表演跳水绝技。如果住在近郊的孩子,就会整天泡在水塘里,玩水、摸鱼,户外水塘就是天然的游泳场,不用花钱买票。当然,小孩溺水死亡事故也会时有发生,于是大人们总会站在河边大声吆喝孩子们快回家。这种场面,煞是热闹,记忆犹新。
在水井里冰西瓜、冰啤酒,这既是孩子们的家务活,又是孩子们的游戏。我们家的老房子天井里有一口水井,附近人家在夏天都把它当做了天然冰箱。谁家买了西瓜、啤酒、饮料等要冰的东西,就放在水桶或竹篮里下到井里浸泡,过不久取上来就是冰凉的了。这时孩子们最起劲了,大伙儿抢着为大人们做事,这样既可以当游戏玩,又可以优先品尝冰爽可口的饮料。
记忆中,少年时消夏最惬意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乘凉了,上海人叫“乘风凉”。每当夕阳西下,天色微黑,大人们就用井水一桶桶地往热乎乎的地上泼水,一股股热气冒向夜空,整个弄堂、天井里便藤椅啊竹椅啊板凳啊门板啊都搬出来占地乘凉了。男人们喜欢光着膀子,扇着大蒲扇,围坐在一起“吹牛皮”。女人总也不得闲,里里外外忙乎,一会儿晾衣服、一会儿招呼小孩子。过后静下来几个女人便东家长西家短地聊起家常。孩子们呢,有跑来跑去结伴玩的,也有坐在那里听大人讲话的。小孩子最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什么抓特务啊,梅花党啊、绣花鞋啊、绿色尸体啊……这些故事为平淡的生活添上了惊奇、神秘和刺激的色彩。有的小女孩胆小还特别喜欢听恐怖故事,听完故事后回家,男孩们就吓唬她,吓得小女孩又喊又叫,惹得一弄堂都是笑声。夜深了,整个弄堂、天井便慢慢静下来,大人孩子趁着凉风睡一会。半夜时,大人们开始轻声叫醒熟睡的孩子,让他们回屋睡,生怕孩子着凉生病。夜深人静,睡眼朦胧,听着大人们一声声轻声的呼唤,倍感亲切。
真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所有快乐的童年记忆,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夏天记忆”了。因为,只有夏天,孩子们才能真正每天嬉戏在一起,做那些只有少年时才有的好玩事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已不再畏惧长夏和溽暑之苦。然而,每家每户紧闭着的房门一方面隔断了暑气,另一方面却也隔断了人们之间的往来和友情。追忆往事,岁月留痕,不由使人怀有一种依稀的温情。

博文链接推荐
没有空调前的夏天是怎样过的(图)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没有空调前的夏天是怎样过的》(文学博客网首页)
没有空调前的夏天是怎样过的 (博客日报首页“编辑推荐”“生活百科趣闻”栏目)
没有空调前的夏天是怎样过的 (敏思博客首页“生活”栏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