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训言》怎样从伪书炼成畅销书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8 0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者在王府井图书大厦阅读《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图片摘自网络)
感谢新浪草根名博首页[原创基地]栏目推荐
感谢越楚在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栏目推荐
感谢文学博客网首页推荐
《哈佛训言》怎样从伪书炼成畅销书
——阅报随话(68)
畅销书《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是杜撰的“伪书”!
这个消息使我很吃惊,因为前几天我差点买下给儿子拜读。那些天,我到上海书城,都看到不少学生在翻阅这本叫做《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的畅销书,同时我从报纸和网上也看到不少关于这本书的介绍。该书自2008年出版以来流传甚广,被媒体广泛转载推介。2008年第七期的《读者》杂志,就刊登了一篇《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文,出处正是《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这本书。而在2009年1月30日的《解放日报》春节特刊春节阅读版,将近半个版面大篇幅连载了该书的20条“训言”以及书中相关内容。书店的广告上还写着此书近期还入选了“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据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去年12月,上海田园高中高三年级英语教研室主任陈应宏发现一本叫做《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的畅销书出现不少简单的错误后,开始对这本书展开一系列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哈佛大学图书馆回复,称“这是一个网络流传的都市传奇,哈佛大学任何图书馆都没有这种标语。”1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向哈佛大学图书馆发邮件,再次求证哈佛图书馆是否存在《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中的20条英文“训言”,同样得到对方肯定答复:哈佛图书馆不存在这样的训言!那么,这就是说:书中20条“训言”均系“杜撰”!《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涉嫌造假!
另据记者了解,该书上的20条“训言”早在出版前,已在网上广泛流传。最早出现的帖子说这是写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话,后来被演绎成贴在墙上的话,最后又被炒作成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据选题策划人刘铁称,在该书正式出版两三个月前,接到作者丹尼·冯(丹尼·冯是北京人,有过留美经历)给出版社报的这个选题和稿件,他在网上看到流传的中英文对照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认为很有励志教育意义,而且网上并没看到谁否认哈佛图书馆墙上不存在这样的训言,由此才萌发了将这些训言“扩展”成一本书的念头。此书以20条中英文“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各自成章节。每条训言下,是一些相关的励志故事。从策划到出版,此书周期仅为两三个月。1月4日,出版该书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总编罗勇主动给举报者打来电话表示歉意,称终于联系到该书作者,作者已承认该书“训言”“不属实”!罗总编表示,虽然该书被评为2009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但以后不再印刷出版;另外,将撤销相关网页中对该书的介绍。至于其他的问题将“纳入考虑”。
人们在吃惊之余,不由得要问:《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以下简称《哈佛训言》)这本“伪书”是怎么会堂而皇之出版的?又是怎么会迅速成为畅销书的?
经过阅读有关报刊和网络文章,深感自己还算是个喜欢读书之人,却是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其实,“伪书”现象在我国出版界早已有之,并且早已成为出版界的一个无人不知的“潜规则”。2005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发出停止销售19种含有虚假信息图书的通知,包括《没有任何借口》、《最伟大的管理思想》等伪书被立即下架。200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第二批含有虚假信息图书名单,12家出版社的49种图书被确定为伪书。同时,据报道近年来文学界也成为了伪书的重灾区,如叶永烈这样已经饱受盗版侵害的著名作家,正在成为出版领域另一种不法行为———冒名伪书的主要受害者。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被人冒名的作家就有金庸、周国平、王朔、池莉、王跃文、贾平凹、海岩、梁晓声等数十人。可以说,只要是知名或畅销作家,就几乎无法幸免。在林林总总“伪书”中,《哈佛训言》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伪书”得以出版并炼成畅销书,综合有关分析文章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一、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如《执行力》一书,销量200万册,其卖点是它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然而,“保罗·托马斯”却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人,出版商不仅让这个根本不存在的“他”写了7本系列畅销书《执行力》,还堂而皇之地为另一本中国人写的“伪书”作序。还有伪造国际知名媒体、人物的评论,如胡吹这本书是“林肯最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在硅谷销售过百万!”。《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冯也是在该书前言里胡吹:“我想这些训言中那勤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定启发和激励着美国青少年,也使哈佛培养出了7位美国总统和30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其二、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包括原外文名字及所获得的荣誉等,而中文图书内容则完全是自己编写。这类图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励志及心理自助类等方面。如:《没有任何借口》(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伪造作者、伪造宣传信息的“假书”。该书2004年曾连续好几个月位居我国图书销售排名前列,并创造了上市8个月售出200多万册的“惊人”业绩。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任何借口》、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态度决定一切》
是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第一批伪书
其三,产生“伪书”的温床是买卖书号搞合作出版。有书商透露,一本攒出来的“伪书”从开始写到最终出版,形成的链条是:攒手——策划人——书商——出版社,“这是一条不停作业的流水线”。所谓“攒手”是根据策划人所提的选题攒书稿,处于利益链条最末端;策划人负责策划选题,督促攒手完成任务,并把书稿交给书商;书商负责联系出版社并购买书号,利用资金和各种销售渠道,印刷发行书籍;出版社和书商合作,卖书号赚钱,甚至分享买卖书号、搞合作出版。
其四,经济利益驱使使得“伪书”大行其道。“伪书”之所以能够出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从成本来看,引进国外畅销书既要支付外方版税又要支付翻译稿酬,双重费用的支出对出版者负担较重。而“伪书”披着“国外畅销书”的外衣,以低廉的生产本,招摇过市。因而颇受经销商和零售商、甚至不明就里的读者欢迎。从上市时间来看,购买外版书,程序比较复杂,尤其授权的审核,极为严格,翻译的质量也要求精益求精。因此,时间上大大落后于“伪书”,等到正版书上市,“伪书”早巳占据了市场,结果是造成正版书的大批积压和正版书市场的严重萎缩,从营销策略上看,“伪书”采用营销上常用的“跟进策略”,减少了运作上的风险。一些出版社将“伪书”推向市场,有的是受骗,有的则是故意为之,为了金钱,部分书商、出版社走到了一起,为了广告收入一些媒体进行推波助澜的宣传,使得“伪书”在图书市场上大行其道。
其五,部分读者的需求助长了“伪书”的畅行。我国目前很多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都是从海外“舶来”的,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也是从海外回来的,这就造成部分读者对“洋”管理图书的追捧,对西方品牌和权威的信奉。还有像《没有任何借口》这类书在内容上宣传强化“奴性”教育,正是迎合了部分企业家的实际需求。再有“伪书”的许多观点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起来也比较轻松,也使得“伪书”受到欢迎。
其六,法律法规管理缺位使“伪书”有空于可钻。“伪书”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公开出版,广为发行,正是因为现行法规监管的重点在于出版物内容是否违法违规和出版物的印装、编校等质量方面,而对于涉嫌前文所认定的“伪书”没有制约,使得其炮制者有空子可钻。
“伪书”现象危害极大,它违反有关法规,扰乱了出版秩序;它挑战出版诚信,败坏了业界形象;它侵犯知识产权,干扰了正版书的出版发行;它使得原创意识丧失,投机取巧成风;它取向惟利是图,丢弃了出版使命;它侵害读者利益,导致误人子弟……。正如网上有个读者无比痛心地讲的那样:“如果连书都可以伪造,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伪造?如果连书都无法令人信任,那么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种伪造外国著名学者教授或畅销书作者,伪造国际知名媒体或名人的图书评论,伪造国外畅销书信息,伪造国内文化名人的新书等无中生有、弄虚作假的公然作伪,竟然在一些图书出版单位形成了一股浊流,一股歪风。全国共570多家出版社,却有30多家参与了制造伪书,应该说这个比例并不小。这样大规模的伪书,不是一夜冒出来的,应该有个发展过程。听说伪书在出版界早就是个公开的秘密,但一直也没有听到什么谴责之声,倒是出版流通各环节心照不宣大发不义之财,这不是很奇怪吗?

推荐博文链接
《哈佛训言》,出版生态的变异怪种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原创基地”)
《哈佛训言》怎样从伪书炼成畅销书 (新浪文化博客“深度阅读”)
《 哈佛训言 怎样从伪书炼成畅销书》(文学博客网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