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弃考能否唤醒职业教育理性回归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18 0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图片均摘自网络职业教育信息)
感谢新华博客首页推荐
感谢越楚在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推荐
感谢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推荐
万人弃考能否唤醒职业教育理性回归
——阅报随话(36)
据4月2日《工人日报》报道:3月27日,在重庆市招生工作会上,重庆市招办透露,全市今年高考考生人数19.6万人,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这是一条引起方方面面关注的新闻。据有关人士分析,选择放弃高考的应届生,多是农村考生。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少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比较差,加上老师关心不够,对学习很不感兴趣,又觉得升学无望,认为参加高考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或者直接在社会上混。也有的自动退学或参军去了。其次,大学高昂的学费也是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说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费用较低,但生活费比较高,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费非常高,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上涨阶段,很多农村孩子在高中教育阶段被迫辍学。第三,大学就业形势严峻,没有家庭背景的农村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也导致农村学生和家长流行“读书无用论”。
对此现象,不少专家坦言,担心就业难是放弃高考的主要诱因。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确非常严峻,以重庆为例,去年毕业尚未就业加上今年的毕业生,全市今年面临就业的两届大学毕业生就有近20万人。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规划,今年就业率力争85%。换句话说,至少还有3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量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一些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没后门,考上专科更难找到工作,因此上大学还不如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去打工更划算,这是当前农村考生放弃高考的最主要原因。。
看到这则消息心情是沉重的。在原有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经济危机引发的就业压力双重影响下,甭说在重庆,就是上海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据报道,上海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1%。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在关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报道时,我也注意到了这么两条消息。一则是隶属于中国国情研究会的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1000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后的报告显示,到2009年2月底,被家长寄予厚望的大学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仅为35.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另一则是上海市人保局日前发布的上海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由于技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供不应求,因而工资上涨很快。既注重专业知识又强调动手能力的生产技能岗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岗位,因此依旧受到市场青睐,其工资水平不低且有一定增长。如冲压工3024元,增长17.1%;机修工2619元增长9.5%;焊工2483元增长14%;数控机床工2338元增长10.4%。
由此,我想,上万学子放弃高考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它可能因此唤醒我国的职业教育理性的回归。








所谓的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除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和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外,就未就业的学生来讲,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是落后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是落后的。但为什么至今不能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才评价基准的偏差。在确立了重视科学、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评价基准同时,也造成了“重学历、轻能力”以及“重知识、轻技术”的倾向。于是,很多拥有熟练技术的人才难以取得本应拥有的社会地位,并且难以实现与之地位相符合的价值。由于这种社会偏见的影响,技术人员得到的报酬非常低。因此造成了技术人员的流失以及断层等问题的出现。
其中的深层原因除职业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等不成熟以外,观念是个重要原因。中国历来存在着“轻视工匠”(轻视拥有专业技能的人群)的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带有偏见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民之中。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众多国企工人下岗,下岗人员中又不乏技术劳动力,如此一来,给人造成了“技术无用”的印象。当然,这和我们现存的“轻视专业能力、重视社会身份”的传统劳动和人事管理制度有关。它的核心内容是将工人和干部(包括知识分子)分开进行管理,大部分的高级技术人员(例如熟练工、技师)被列入一般劳动者之列,和技术干部们的称谓完全不同,尽管陈旧的管理体系正在改革,但在观念上依然深深地存在于学生和家长们的头脑之中。
今天,中国的职业教育开始出现了“春天”的信息。“职业教育列入中南海议事日程,培养百万产业大军”的新闻成为职业教育春之序曲的第一个扎实利好信号,中央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财政拨付140亿元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红包”。还有如:最近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消息说“国家有可能让高技能人才推迟5至10年退休,目前相关政策措施正在积极研究之中”。再如:中国应届大学生到职业院校“回炉”的新闻在各大城市不约而同地上演。“蓝领”、“高级蓝领”一下子从产业浪潮中脱颖而出并炙手可热。同时,重庆市等地区学子放弃高考的消息也不失为一条职业教育理性回归的信息。
长期以来,教育日渐沦为许多家庭富含利益预期的投资项目。对绝大多数尤其是农村家庭而言,这是一笔庞大的教育支出。但是这样的读书预期收益与现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却不相吻合。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就能成为家庭经济的支柱,最终的结果是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一些高中生和他们家中做了理性选择。据《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有个例子值得一读。
家住重庆市开县的李斌同学,就读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初中毕业时成绩在当地还算尖子生,家中经济条件不错,母亲在老家的乡场上卖耗子药,父亲在重庆一个摩托车企业打工,家庭收入每个月有近3000元,供养其两兄妹读书,尽管不宽裕也还算过得去。可上高中后,李斌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到高三时,他完全没有了信心。他说,按自己目前的状况,最多能考上一个二本院校。经过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后,他向父母提出了不想参加高考的想法。起初,父母坚决不同意,无论如何要他考大学。他给父母算了笔账:自己如果上大学,每年学费加上生活费,至少2万元。其妹现在县城读高一,两年后就要上大学。父母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两兄妹上学之需。就算可以采用助学贷款的方式完成学业,可毕业后钱还是要还,如果不能找到一个收入高一点的工作,家庭将负债累累。而他现在放弃高考,可以靠打工养活自己,父母挣钱将妹妹供养出来,到时自己还可以通过自考获得文凭。最终,父母被他说动了。李斌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离开学校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每个月有500多元的工资,老板包吃住,自我感觉还不错。
我们尊重李斌同学的选择,遗憾的是,如果当初他初中毕业就选择读职校,可能结果要比现在好多了。在我现在工作中所接触的不少行业的青年工人,不少是职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工作以后对岗位的心理承担能力和岗位技能熟悉程度都要比大学生强,而且不少人还在业余时间努力自学读夜大等。他们中的佼佼者还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评上了劳模。是啊,成才之路万千条,为什么全中国青年都来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呢?!如果,全国能有一部分学生放弃高考读职校,我想,这或许是学子们的福音,或许是教育的福音乃至国家的福音。

2009年度新浪文化博客、草根名博及新华网博客、文学博客首页推荐文章
快乐是一种坚持人肉搜索能否在网民理性自治中自我救赎老百姓为何喜爱改写流行歌曲
为何说“童年恐慌”现象是全社会的隐忧古人春节饮酒顺序为何先少后老“拜年禁语”是国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元宵节观灯风俗的南北异同趣谈手写春联在今天难觅踪影的遗憾绝调情词—宋代春草词闲谈
“煤老板县长助理”闹剧是“新捐官现象”由董卿口误想起亲历的马季妙语救场往事
别以危机为借口拿职工权益开刀惊诧莫言的《三岛由纪夫猜想》法兰西,请记住你们文化先贤雨果的忠告
西潮中的旧上海和“租界心理”为啥说离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网络 重访地震后都江堰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创伪”盛行是掩恶扬善政绩观的必然结果“捐纳入仕”缘何在晚清泛滥成灾心祭是琐琐旧事的无穷思念
五部门审蛋:行政监管九龙治水的困境读书无用?万人放弃高考能否唤醒职业教育的回归(新华博客)
万人弃考能否唤醒教育理性回归(新浪文化博客)(新浪草根名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