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三个境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7-4-7 17: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创作的三种境界:写山是山,写水是水;写山不是山,写水不是水;写山还是山,写水还是水。一、写山是山,写水是水。这象小学生作文,几乎是完全写实的,很少玩虚头的。小学生正努力认识人认识世界,家长教师也力求教他们最基本的东西,以便他们很好的容于社会,他们认识简单,作文中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他人读之心心相应的多。二、写山不是山,写水不是水。当小孩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他们渐渐觉得人心是多变的,社会是复杂的,他人讲话有不少是吹的是有意坑人的是假的是骗人的。如果他想做作家,他得讨编辑喜欢,他得讨读者喜欢,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就将该写的人事物加以包装给予丰富化,所用的读言是不熟求生让人看出不平常的,语言多形容多排比多烘托多宣染的,所写的内容为丰富而东拼西凑,为了将文章写长得没话找话说,这些都是游离生活本真的,他们写的山已不是原来的山,他们写的水已不是原来的水。三、写山还是山,写水还是水。一个作家当他看破世相,看淡名利,就会觉得自己以往写山不是山写水不是水是既坑人又损己的,读者读了华而不实的文章更远离社会的实际情形,意识的实用性降低了,自己文由己出,写出的文章玩花头,自己的心理变得花头化,自己的人已花头化,这不利于生存的,熟人也不喜欢的。当他想真正的为己好,他写文会想到对己有利,为了人现实些,为了自己能很好的走进现实,成为一个会为人处世的人,他就会将文章现实化,重生活的内核,重文章的中心,写出人事物的本来面目并带上自己朴实的情感,这时他写的山还是那个众人见到的山,他写的水还是那个众人见到的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4-7 17: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4-7 17: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自王国维先生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参考资料:http://www.cnread.net/cnread1/gdwx/w/wangguowei/001/001.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4-7 17: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7-3-15/1752025.shtml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