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什么缺陷?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4-12 1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垄断,比如联通,移动,烟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4-12 1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以来,我在深思一个问题,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何在?近代以降,我国经济崛起屡屡失败根源何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摩擦,丑恶现象又做何解释? 起先,以为是技术水平不够。可是,16、17世纪,具有了世界上先进航海技术,有过“郑和下西洋”壮举的明清王朝,为什么成了“日落的辉煌”?为什么此后积贫积弱受尽磨难?“家庭联产承包负责制”生产力角度而言是失败的,它将集体化机械化大生产倒退为原始的小农生产,可它为什么一经凤阳小岗点燃,便迅速燎原,席卷华夏大地? 究其根源,结合近年来社会上种种不和谐信号。我感到小平的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这样阐释:“制度是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 当今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和谐现象,小到打水买饭时同学们插队,大到集体上访、官商勾结,贪赃枉法,公司造假,这些现象无论表现型如何,其结果都可以用“违约”二字蔽之。这里,“违”指“违背、违反、阳奉阴违”;“约”指“契约、要约、条约”等,也制度经济学中,也就是指“制度”,制度既是指经济主体在相互交易中达成的规约的交易者行为的规则,也指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国家制度、法律法规。我国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不和谐现象,其根源就只能从制度方面来探究了. 一.制度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不和谐现象之根源在于制度,经济落后的根源也在于制度。 劳动力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特定制度背景下的存在,并且只有通过一定制度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其最大放用。毕竟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也是一定制度背景下的存在。生产要素与制度的密切捆绑使得制度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大量事实证明: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是生产力发展的潜在和必要条件,制度才能保证行进技术充分发挥放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幸地处在一个落后消沉的封建制度中,最终化做那个王朝几声催命的号炮,而西方国家却学会用它开矿山、造枪炮、修隧道,发展国力。这就是制度滞后导致先进生产力无用武之地。 另外,即使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下,制度通过其自身的优化组合能力同样能够催生出巨大的潜能。福特的T型车由于流水线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成本迅速降低;现代工业中的供应链管理、ERP信息处理系统都是绝佳的佐证。另外,在公共福利项目上,如我校的OA行政管理系统、数字化迎新系统等,以其独特的整合能力,使得学校的服务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所有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可 结为两个:1、“效率的制度供给”,2、“制度自身缺位”。打水买饭插队现象是制度文化建高的缺位导致系统稳定值降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效率低下是因为当时制度缺乏自身的活力和对经济体的有效支撑,难以为经济体提供应有的效率。 二、制度与微观经济的关系------货币政策、利率环境与制度密切相关 一切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都在经济制度上存在严重缺陷,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货币经济之间的关联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长期的经济增长,同时期的经济差异是直接同制度挂钩而且只能各制度挂的。技术与制度的优势集中体现在长期投资的欲望、规模和结构上,这些要求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发达与完善,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要求制度给予人以长期稳定的预期。毕竟,从资本市场供给来说,资金的来源是以货币市场提供大量信用支持为基础的。这使得货币与制度再度挂钩:内生信用货币实际是一种政治工具,是制度内生的结果。 如果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那么制度就是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一双手相互扶持,保证了经济范式的有效运行.无论是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前者要靠制度给予长期稳定的市场信用,后者要依赖制度减少其交易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率.总而言之,制度与市场的地位相当,而制度的乘数效用以及外部效应又比市场大得多. 三、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制度层面表现 近年来,群体暴力事件频发,集体上访事件骤增,已经清楚无误地向整个社会表明了社会不和谐的信号。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现这样的信号,是一值得深思的探究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在我国改革进程中,如改革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期的私营企业合法化等。都是由一部分人利益的改善引起的群体利益的提升,(“帕累托”改进)这也是改革的终级目的。 然而目前的经济“超常规”发展更多时候是一种非均衡发展,它广泛地存在于产业之、地区之间。且越是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越多,其明显表征即是我国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的巨大差距。党中央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后,全盘性的“构建和谐社会”将战略规划的内涵作了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快速发展中产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和谐现象是经济超常规冒进中产生的,因此,我们有必须要探究市场经济下和谐与否是靠什么安排保障的?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存在着多元所有制形式之间的摩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冲突,“政企分开难以全面落实”、“分配与再分配制度”的失调等问题,市场经济改革的取向有了演变成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在此大背景下,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从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出发,试图构建一个全新机制运行的经济范式。 当前我国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制度变革过程,它不仅包括体制、法规的改变,还包括着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演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正规化的制度变革走在前面,潜规则与社会大背景滞后。在二者错位的情形下,很容易产生出对现行体制的种种不适应。这就是作为个体的人与新体制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不和谐。 市场经济的制度和谐的特征在于个人、企业、政府各自的定位、功能、区分。对个人而言,是一个无人身依附关系,具备独立选择能力的个体。要达到这一点,势必要求宪法可以明确其地位。因为制度的阻力表现为对技术革新的阻碍。社会进步也就是通过技术革新不断突破制度阻力的过程。德国迅速崛起的制度含义,即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和制度中进步(相对而言)要素,抵消现存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同样,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也受到制度层面革新的深刻影响,制度从执行内容可分为工具职能和仪式职能,从该层面反思经济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制度的仪式职能支配了工具职能。构建促进中国发展的新型制度的立足点就是要用工具职能的制度取代以前仪式职能的制度,国家业已出台的《立法法》就是试图从这方面入手,解决国内部门林立条块分割制度不相兼容的现实。我们期待也坚信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对于社科类大学生而言,其实就是一直在与制度打交道。法学学生是“构建和谐制度”,管理学学生是“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经济类学生是“实施与利用有效制度”。也就是说,社科类的大学生正在学习以及将要从事的工作都与制度密切相关,学好制度的用途,领会制度的精髓,是我们的使命与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