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6-28 2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和兴旺。这样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没有凝聚力的民族会怎样。真正失去了这些东西,一个民族只会走上衰落和灭亡。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她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呢?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历史上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曾经多次被少数民族征服,但是作为汉民族却一直没有消亡。相反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觉中,不管其主观上是否愿意,被汉民族同化。在民族精神上也就成为了各民族都高度一致的统一的民族意识。究其根源,这和中华汉文化在当时的先进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有的同志曾经说过的。在历史上,汉民族一直居住于物产富饶的地区,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来征服汉民族的少数民族对此两点有着无比的羡慕,所以他们才会动起刀兵。但是征服以后呢?所有的统治者都不约而同地发现,汉民族有着一个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统治样板——封建帝王中央集权制。这样的政治制度不仅是现成的,而且还有一套系统的,早已在知识分子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儒家文化,作为理论依据和教化的样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地位当然不会去动这样的一套东西。因为如果这样他们就会陷入到处树敌的境地。社会必然会动荡,这对他的统治和他们每个人的生死都是不利的。就正因这样,一个不断传承的文化没有被触及反而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主流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外来的文化都只有一个选择——溶入主流文化。所以在这样的不断地融合中本来只代表汉民族的文化成为了代表所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当然这个中华文化和汉文化有着很多不同,后者的内容更加丰富。而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封建社会正是因为跟植于儒家文化,所以是以“忠君报国”为体现,也是以此为全民族的凝聚点。任何违背这种思想的行为都是不被承认和许可的。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为没落的明朝效忠的史可法、袁崇焕,为腐败的南宋效忠的岳飞、文天祥,为阻碍中国统一的蜀国服务的关羽、诸葛亮,甚至为无道的商纣王尽忠的箕子、薇子会被历朝的统治者封为英雄和知识分子的表率的原因。统治阶级只有大力地宣扬这样的一些人物,树起这样的一些榜样才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告诉大家,只有忠于我——帝王才是正确的。并且在封建社会,中国的任何利益都是以帝王为唯一代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个道理。这最初也只是汉民族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但是所有的少数民族征服者也不得不认同这样的思想更有利于他的统治。这才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认可了这样一种“忠君报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所在,而这样的民族精神正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当然,我们进入现代特别是现在,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帝王已经不存在了,社会不再是封建社会,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民族精神呢?或者说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呢? 笔者认为,在现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样应该以高度的凝聚力为前提。这就牵涉到一个我们对儒家文化的继承问题。儒家文化中有糟粕,这当然是我们应该扬弃的。甚至“忠君”的思想也是不可取的。“忠君”用现在的话说,我认为就是不能挑战权威,随时都只能服从。但是在现在,这样的思想只能限制民主、限制个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而对于儒家文化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体的思想和理论,我认为是他的精华。我们也应该以此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所在而发扬光大。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国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一道共同发展,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智慧与精神动力。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更加繁荣时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之一,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以德治国以其感召力与劝导力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以德治国。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及生产时间具有指导作用。弘扬民族精神,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投身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护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只有不断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28 2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28 2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