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台究竟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9-11-13 0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邑县于2009年初在修建了千秋台,说是刘秀登基的地方,但实际历史上的刘秀登基的千秋台在柏乡县固城店,不在高邑。汉之高邑县实在今柏乡县境内,即古代称作鄗县,今柏乡县固城店,城殿遗址仍可寻,光武帝登基于鄗南即在今固城店以南,尚有古碑留存,“古鄗旧址”历来为槐阳八景之首。清朝 魏裔介诗曰:“世变扬尘沧海中,浮云依旧塞寒空。五城陌照萧王月,汤沐邑余公子风。救赵应推监者策,摧薪独羡邓侯功。乡园咫尺堪凭吊,蓦见青山思不穷。”五城陌就是刘秀登基的千秋台遗址,只是到后来高邑县县治迁到今高邑后,高邑才伪造了千秋台遗址。《后汉书·光武帝纪》细数了这段往事:“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其中五城陌就在今柏乡县,也即是魏裔介柏乡(槐阳)八景诗中所说的“五城陌照萧王月”25年,刘秀即位鄗南千秋亭五城陌,鄗县县治即为今柏乡县固城店,刘秀迁都洛阳后,改鄗为高邑,(把鄗字拆开),并设冀州,治鄗(柏乡固城店),后州治迁邺。北齐时,高邑县治才迁至今高邑县城。鄗城遗址在七七事变时尚存内城外城和四门遗址,北城门上有“古鄗城”三个大字,但是可惜文革期间,这些遗迹被破坏了,不过我们仍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刘秀登基的千秋台的地方在今柏乡县境内,高邑县治所在北齐时才到了今高邑县,显然今高邑县境内那个千秋台为伪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13 0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台
史载刘秀在“鄗县”千秋台(筑于公元25年)登基即皇帝位。
史载西汉初置鄗县,东汉易名为高邑县,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将原柏乡侯国地从高邑县析出,置柏乡县。因此高邑、柏乡在西汉时同属鄗地,因而这两个县都保留了“千秋台”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13 0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珠江路台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13 0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秀在高邑千秋台登基是无稽之谈 河北省人民政府 冀政函【2008】108号文件 第五批文物保护名单中V-1-4条明确裁定 高邑县南花园村千秋台为明代古遗址 这是对刘秀高邑千秋台登基之说的彻底否定 千秋台至今只有600多年历史 与刘秀登基的公元25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明显晚了1300多年 刘秀在今高邑千秋台登基纯属胡扯 再说《高邑县志》第二十七编高邑官方曾经承认 今高邑始建于公元556年(北齐天宝七年)晚于刘秀登基的公元25年五百多年 今高邑千秋台为刘秀登基处之说是以疑传疑 以讹传讹 1993年囯家新华社也为此作了表述 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 走出误区纠正错误 由此证实 刘秀高邑千秋台登基之说是妖言惑众 歪曲历史可以明确的说 千秋台确实是在高邑县城南 但是 它与刘秀以及刘秀登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今高邑并非古鄗城 千秋台并非刘秀登基处



千秋台在高邑县花园村南。  基本介绍:  在高邑县花园村南,有一个土疙瘩,传说这是刘秀当年在高邑登基做皇帝时垒成的土台,人们叫它“千秋台”。  相传在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坐了江山;王莽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几乎杀尽汉室皇帝的后裔宗亲。惟有刘秀侥幸逃脱,四处奔走逃命,在多次即将被王莽兵马擒获之际,总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最终重兴汉室,开创了东汉王朝。现在河北、山西一带很多地方都流传着王莽赶刘秀的故事;而高邑县不仅是刘秀与王莽对抗的主要战区,还是刘秀当皇帝的登基地;民间流传着众多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很多村庄还是王莽赶刘秀的遗迹或衍生品。  千秋台和千年柏:据说西汉末刘秀被王莽追赶,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来到高邑。那时天气正热,刘秀想坐下来歇歇,周围又没有大树,只有一棵柏树。刘秀坐下来靠着柏树睡着了,醒来以后说:“柏树真好,应该冬夏常青,永远不老。”后来这柏树果然四季长青,不怕风寒。只是‘永远不老’变成了“永远不长”。刘秀睡醒后,心里说:“我被王莽追赶了好多日子没个安生,就今天舒服,还能好好歇会儿。这块地方一定吉利,就在这里登基算了。于是,就派兵修筑了这个“千秋台”,登了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