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山东哪里的织布厂最多啊,设备是喷气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11-15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潍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15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博兴老粗布织出大市场山东省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自古就有男耕女织的习惯,她们织出的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一年一度的集“自然风景观光、小戏艺术评比、旅游商贸洽谈”为一体的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更使博兴县的老粗布走出了国门,走进了国际市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博兴县妇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妇女的特长,号召她们用双手来圆自己的致富小康梦。妇联的这个举措造就了一大批农村致富女能手,陈美玲也成了其中的一位。
陈美玲是博兴县陈家村人,1999年以前,她是该村的一位民办小学教师,由于孩子多,花销大,仅靠一月几十元的工资根本不够。心灵手巧、不怕吃苦的她,利用下班后和节假日的时间织老粗布、做床单和被褥等补贴家用,还把这些东西当成礼物送给亲戚朋友。时间长了,村里男婚女嫁的人家也都找她织些床上用品。
1999年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年满50岁的陈美玲内退在家没事觉得烦闷,出门散步时正巧遇上县妇联的同志来该村扶贫。当妇联的李主任在她家中看到她还没织完的老粗布后,觉得这是一条带领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路子,上了年纪的都会织,就鼓励她带动村里的妇女发展老粗布。临走,李主任还半开玩笑地对她说:“老陈你要发扬你教书时的干劲,通过老粗布让你村妇女致富,让我再来时不是扶贫而是参观致富典型,有什么困难你就找县妇联。”陈美玲从中受到启发,增强了信心,决心把这件事干好,进而带领农村妇女致富。她也看到本村妇女在农闲期间没事干,东家长西家短地拉家常,不但没有收入,还会引起家庭矛盾。在偏远的陈家村,妇女要外出打工很难,因为家中有上学的小孩和年迈的老人需要照顾,一般是离不开的。可在家织布足不出户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农忙季节还不误农活,这真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于是,她就发动农村妇女织老粗布外卖,全村会织布的妇女都因老粗布没有销路,拒绝了陈美玲。陈美玲想起了娘家村里的特困户赵大嫂,她的丈夫前年开车撞死了人,赔了十几万,儿子又生了一场大病,债台高筑急需用钱。赵大嫂听后立即答应下了这个差事,从此便一边看孙子一边织起了布。此时,博兴县正准备办旅游节,县妇联就把老粗布推荐给旅游局,要求作为博兴土特产品送给外来的客商,旅游局当即就和陈美玲签订了1300床老粗布床单的合同。合同下来了,可陈美玲又喜又愁, 喜的是老粗布有了销路,愁的是合同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和赵大嫂两个人根本织不完。陈美玲在县妇联同志的陪同下又走家串户,发动会织布的农村妇女,还以每床35元的价格先支付了这300床床单的定金。几天过后,没签合同的妇女也陆续来询问,可她没有更多的资金,而且也怕承担风险。县妇联李主任预料到了市场的前景,就以个人名义贷款10000元给陈美玲,还以妇联的名义做了担保。陈美玲又与本村20多位农村妇女签订了1000床床单的合同,合同规定若产品销不出去,就以每床10元的违约金赔偿农户。可她真是既担心质量又担心市场,于是东家出西家进,不分昼夜为大家作技术指导,同时监督质量赶工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的体重就减了12斤。在旅游节的前一天,她们终于保质保量地织完了这1300多床床单。结果,老粗布在旅游节上还是供不应求。这次成功更坚定了陈美玲办好这项事业的决心,农家姐妹们尝到了甜头,也纷纷加入到织布的队伍。与此同时,陈美玲也饱尝了外销经验不足的苦头。2000年,在博兴县主办的山东省糖酒会前夕,她想:“又一个大好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参会的那么多国内外客商,作为土特产每人捎一点,就够赚一笔的了。”带着这种不成熟的心态,她连日奔走,放样订货,多方求助,共收购床单3000多床,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糖酒会上只卖出了几十床。虽然没有谁直接埋怨她,但她已经是够上火的了。孩子和丈夫都说:“年龄大了, 家里的条件也好了,别去干了,把多年的积蓄全赔上不说,还贷上了款,你这是图什么呢?”陈美玲的压力也很大,儿子秋后就要结婚,家中不但没钱,还有贷款没还,这可是全家人一分一分节省下来的血汗钱,如今怎么和全家交待啊?她几天几夜没合眼,反复想:外来客商也很喜欢这些老粗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后果,就是因为他们这次是来订糖酒的而不是订老粗布的,这就是无的放矢啊。虽然利用这次机会免费送给广东、深圳、北京等地的客商一些产品让他们回去做宣传,但会不会产生效益她的心里也是没有一点底。就在陈美玲心神不宁之际,广东客商订购100床老粗布的电话让事情有了转机。此后,县妇联也帮着与客户联系,寻求多方援助。最后,深圳、北京、天津、济南的朋友也纷纷介绍客户前来订货,陈美玲总算把赔的6万多元钱挣了回来。这一场风波让陈美玲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市场调查,犹如以前当老师一样,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做到心中有数。做生意更得这样,因为市场不但瞬息万变,而且残酷无情。在技术上,陈美玲也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工艺,并将纯手工的作坊式织机生产发展为半自动化,使用自制的手工机械生产。比如:她经过反复试验,用自行车旧轮盘自制了络线机和做穗子机,这一小小的改变将原来的梭变子改成了拉梭,既节省了人工又减轻了劳动的强度。机布时不再浆线,采用裹线直接用干线织布,织出的布比原来的土布更加细腻柔软。这种技术织出的粗布图案时尚,质地细密柔软,花色古朴自然。另外在花色上陈美玲也做了很大的改变,由最初的斜纹、条纹、方格演变为枣花纹、水纹、狗牙纹、斗纹、芝麻花纹、合斗纹、鹅眼纹、猫蹄纹等八种基本纹样,而品种也从床上用品床单、床罩、凉席、枕套、靠枕发展到沙发垫、桌布、衬衣布等。2001年,博兴县妇联顺应老粗布的发展态势组织成立了粗布总会,负责市场调查、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焊”牢了产供销、贸工农间的链条。陈美玲的粗布协会也加入了博兴县粗布总会。通过粗布总会,外地提货的客商从博兴县发展到淄博、济南、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产品还远销日本、南韩、美国、英国等地。现在,陈美玲在家中坐等销售就行了,货源供应户辐射全县各乡镇,本市的沾化、无棣、惠民都是她们的供应户,甚至辐射到了淄博市的高青县,远远超出了她当初创业时的想象。她们还在上海手织布销售中心、青岛引黄济青办事处等大城市成立了定点销售处,专门销售博兴的手工粗布和粗布制品,使老粗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县里则把陈氏手工粗布作为民营龙头企业来扶持,县妇联还组织陈美玲一干人到杭州等丝绸产区参观学习,从丝绸的织法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并把它应用到粗布制作过程中,比如把丝绸细致的绣花工艺引用到粗布刺绣上,使传统的、天然的北棉麻、南丝绸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让北方纯朴、稚拙的传统粗布兼有了南方丝绸的温婉细致。50多岁的陈美玲退休后从事的手工老粗布事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这其中她和老粗布一起经历了不算漫长但也曲折的道路。她依托当地人民丰厚的织布文化底蕴,顺应绿色纺织的潮流,终于有了陈氏手工粗布的前景和规模,她本人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家纺》栏目的采访和《大众日报》的报道,获得了县“三八红旗手”、“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陈美玲富裕了没忘乡亲,她把技术和信息无偿地传授给她们,还免费上门给她们修理织布工具,帮助一部分下岗职工找到了就业门路,每年她还向希望小学和养老院无偿捐赠近万元,因此乡亲们都愿加入她的粗布协会。 在陈美玲等致富女能人的带动和县妇联的宣传发动下,博兴县家家户户都把多年不用的织布机、梭子等织布用品找了出来,有的还添置了新的机器。如今,走进农户家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脚踏两片板,手打莲花落”“唧唧复唧唧,女儿当户织”的繁忙景象。农闲时拉家常的没有了,村里时兴的是串门学技术、在家织粗布的良好氛围,呈现了老老少少都会织、家家户户没闲人的景象。现在,老粗布已成为博兴县妇女致富的主导产业,粗布总会根据市场需求,与外贸部门联合加大出口创汇量,粗布制品已成为国际友好往来、馈赠亲朋好友的时尚佳品,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1-15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