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知道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20 04: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五号去康平看小塔子塔。路上插曲值得讲讲。本拟先看僧格林沁墓碑,寻遍法库四家子乡公主陵村也未能如愿。有些意想不到的是遇到一位老者。中医,村史编撰人。八十八岁。老人无不惋惜地痛斥村民目光短浅,将当年的亲王墓地平了不说,还将附属建筑物移除殆尽。树都未能幸免。若在,将惠及子孙代代。
出了老人家的小院,老人的话依然振聋发聩。没有如果,那么啊。
小塔子塔静静坐落在康平小塔子村村东头成片的玉米地里。虽说砌有簇新的青砖围挡,做过修缮,却给人一股破败感。大门处簇新的门房玻璃被砸得七零八落,簇新的防盗门被破坏。屋内空空如也,明显不是为盗抢。及见影壁前佛龛里的坐佛,心头似被闷棒击打:佛头被砸。香炉中香灰满满,余香点点。绕过影壁,绕塔观瞻,心戚戚然。








这座辽塔从2000年开始隔若干年就大修一次,越修越不如不修。我看到的你看到了吗?八面佛龛内佛陀的佛头,龛外胁侍的头,皆为后补,还不如不补。四隅面飞天的头亦无,一定是出于什么考量索性未补。翻开泱泱中华历史,如此作为,称‘三武灭佛’即“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我乃史盲,可仍知,迄今为止绝不止这四次。为何?我无知,无解。风送来玉米拔穗的特有清香。数株古榆,满地青砖,静寂异常。

有关链接:1.公元1865年7月的一天,一队扶柩自北京城出发至今天的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乡公主陵村。车上殓载的人物是被大清国“倚为长城”的博多勒噶台亲王、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代札萨克(旗主)僧格林沁。3个月前的5月18日《清史稿》上说其“夜半突围乱战,昏黑不辩行,至吴家店,从骑半没,僧格林沁抽佩刀当贼,马蹶遇害”,终年55岁。同治帝与两宫太后亲临府上赐奠,“予谥曰忠,配飨太庙,绘图紫光阁。”僧格林沁,姓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26世孙,黄金家族血统,出生于今天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旗双胜镇。道光30年(1850年),40岁的僧格林沁奉命在京郊密云县剿匪,此战,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咸丰3年(1853年)8月,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京畿重地的周围,僧格林沁,先是率军在天津南的王庆坨一战击溃林风祥部,迫使其退守连镇,次战用计水淹七军,生擒林风祥。咸丰5年2月,恩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4月18日,再恩诏世袭罔替。此时,僧格林沁45岁。同年6月,僧格林沁再败太平天国北伐军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咸丰9年6月,在抗击英法联军的大沽口保卫战中,僧格林沁率水陆军兵,击沉英军炮艇4艘,击伤6艘,重伤英军司令何伯。这是自1840年外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咸丰10年9月21日,京畿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再次展开激战。大败。1865年的5月,僧格林沁同捻军作战。落入捻军伏击圈中。另一种说法,僧格林沁兵败被围后,“乃下马踞坐于地,示诸军无退意,匪亦不知其王也,然围之甚急,王恐为贼所得,乃从容就义。”这是震钧在《天咫偶闻》中记述的。还有一种说法,僧格林沁败走麦田时,捻军中一个叫张皮绠的16岁小战士,在搜索中发现了时已身受重伤的僧格林沁,遂上前杀之。此说见于《太平天国史》。在当地还有一种民谣:“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田里杀僧王。”僧格林沁的墓址在科尔沁草原左翼后旗领地、一座名叫巴虎山的地方。巴虎山,蒙语,兴盛的意思。山脚下,同治皇帝御题的青石盘龙巨碑傲然耸立,其碑高一丈七尺,合5.66米,碑首刻圣旨二字,碑身上书大清同治四年乙丑十一月二十日建。碑文为同治帝手书,用满汉两种文字篆刻而就,全文310字,记述了僧格林沁的生平和战事。1948年夏天,僧格林沁墓被解放区土改政权捣毁。据当地其他老人说,僧格林沁墓被毁后,墓中出土了大量陪葬品,其中有一只九龙杯尤其显眼。装满酒时,杯中会出现九条游动的金龙,引颈奋爪,状若活物,此杯后来不知所踪。僧格林沁王陵占地约70亩,位于公主陵村东一处面阳的山脊上,当地人称马鞍山,系巴虎山余脉。据史书记载,僧王陵园建筑极具工巧,气势恢弘,分为内墙、外墙,前殿、后殿,几进院落,墙里墙外,松柏参天。沿山脊而上约百米之处,立有三个宝顶,为僧格林沁及其妻妾穴居所在。其陵前碑楼,高三丈余许,四周各有券洞门,楼内青石铺地,上雕波浪纹,内中端坐一硕大赑屃,头至尾全长3.3米,高1.23米,最宽处1.35米,四足撑地,头颈高昂,张口瞪目,似有向前之势,其身上驮的便是同治帝所题的青石盘龙碑。如今,僧王陵所居之地,片瓦无存,只遗留下这块圣旨碑,半山坡上,两只跛脚的石狮子歪在一侧,向世人诉说着苍桑,狮子的前腿已被砸裂,陵园也成了一片玉米地。2011年4月12日,记者再次前往四家子乡探秘僧格林沁王陵时,同行的僧王陵守坟人白明儒和侄子白庆荣凭记忆,在山上一处已翻耕好的地垅沟里,插入一截玉米杆,然后指证说,主墓穴位置就是这里,另两个分列左右。记者看到,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留下的深坑渐被填平,地上只留有模糊的凹陷痕迹。历史开了一个玩笑,不仅僧格林沁的墓地被毁,与他同归科尔沁故里的儿子伯颜纳谟祜、孙子那尔苏,死后的安身之所也同期被捣毁。僧王祖孙3人安息之地相隔不远,翻过巴虎山,进入康平县的东升乡善友屯村就是。早年,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曾来恰商要请回僧格林沁的灵宝,重新立坟安葬。被时任四家子蒙古族乡乡长的白云波拒绝。具有文物保护意识的白云波,稍后既动用人力将散落在山上的僧王陵石狮修复,并搬请下山,重新安放在山下的碑亭前。2009年11月9日上午还举行了石狮揭幕仪式。市、县蒙协的领导和公主陵村的男女老少用一杯马奶酒,奠慰英雄魂。2..在康平县,明代称“乌峰塔”,清代称“包塔”。位于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濒辽河。据塔建筑风格及辽代祺州城址推断,建塔年当与辽代祺州置年相同或稍晚(公元921——926年),为辽代佛塔。塔为青砖建筑,实心密檐式,8面13级,围30.96米,高约30米。塔身各面设佛龛,内砖雕座佛,肋侍,下有束腰仰莲佛座。龛外雕宝盖飞天等装饰,上有额无字,施以连珠纹。各角陪衬砖雕小壁塔,密檐结构严紧。顶秃园,不见塔刹。古塔经千余年风剥雨蚀,基座又遭人为损坏,稍东南斜。密檐至十层尚可辩出层次,顶端三层已颓圮。塔刹,宝珠俱已无存。1858年(清咸丰八年)村人曾集资维修塔基。1981年9月,辽宁省文化厅拨款9000元对塔基再次维修。1980年10月,先后确定为县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再度维修,2015年7月塔基本完工。3.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不仅有曲折,而且劫难甚多。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4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首次法难是在北魏灭掉北凉后,北魏统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道武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屯田、发展农业、注意改善民族关系等,对佛教也较为宽松,故使佛教在较短的五六十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后因太武帝听信了道教的片面言词,说佛教是外来宗教,不可信之,不如本土道教好而真,再加上其它多种因素,他就断然放弃了对佛教的支持而转向道教,将年号也改为“太平真君”,并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3月,悍然发动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运动之惨烈,着实令人可怕,逢寺庙就烧,见僧人不是被残杀,就是赶出庙门,强行还俗。当然,五台山寺庙也难逃此劫,同样被焚烧殆尽。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