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听高手对国产日本轿车安全性能的看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觉得国产车和进口车最大的差别就是钢板。不过国产日本轿车的钢板是不能媲美进口日本车的,国产的薄钢板强度很可能不如国产德国车的厚钢板。至于某些莫名其妙的纯国产车的超厚钢板,成分就更神秘了。大家都在说所谓的碰撞吸能区,在钢板成分不同的情况下,没有可比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看车祸的图片.大多被撞的很残的都是小型节油车,不是说日本车不安全,节油就意味着车身轻,车身轻才节油,日本丰田的"霸道"很安全啊,但它耗油,价格也贵.那就要看你的经济能力了. 世界上最安全的车是"沃尔沃',最安全车大多是的类型是"SUV",那些车的A,B拄都很坚固,车的本身重量也算比较重.安全的车都耗油:旱马等节油的车相对来说不怎么安全:丰田本田的轿跑车如果真的出了事那就不是安全不安全的问题,车的安全是驾驶者的最后一道屏障.
爱车一族 Q:4955830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忍不住向楼上的高手表示下敬意,学到很多东西。至于对日货的争论由来已久,他们技术好有目共睹,他们区别性对待中国地区与欧美地区相信不少人也知道,遇到问题咱们有的放矢才是关键。小生不爱灌水赚分,这次纯粹是抱着学习态度来滴~希望多看到类似的帖子,即使没分或者分不高都能有热心的达人前来解惑。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车爱车是车迷的话,评价车不要加入民族感情,没多少中国人喜欢日本人,但这里只讨论车。一辆汽车的安全性能是由车体结构的设计及车体框架、钢板的材料来决定的。 以三厢轿车为例,车体的发动机仓和行李仓是整车的吸能区,其作用就是在汽车一旦发生碰撞后尽可能多的吸收撞击能量,而坐仓框架必须有足够强度及硬度以确保汽车坐仓内乘员的生命安全。那么吸能区是如何做到吸收碰撞能量的呢?这主要靠车体框架的材料及几何结构解决。简单的说,车体框架的前段和后段(即发动机仓和行李仓是部分)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强度及硬度相对于车体框架中部(即坐仓)要低一些、其所使用的钢板材料的强度及硬度也要低一些;其结构设计理念也大体相似。而坐仓框架(包括车门)的设计结构和材料性能必须具有足够强度及硬度以确保在碰撞中不会有过多的结构入侵坐仓,以免危及坐仓内乘员的生命安全。 众所周知,人体所能承受的重力加速度是有极限的(正常身体素质的人为60G),如过汽车整体设计不能够考虑吸收撞击能量的话那就和装甲车一样。装甲车上披着厚重的钢板是为了抵御炮弹等武器的袭击,但其如果像现在汽车碰撞测试一样进行整车撞击的话(时速55KM/H),无疑车内人员会全部死亡。汽车设计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所以有碰撞吸能区也是必要的。而大多数国人都以钢板厚薄来衡量一辆车的安全性能显然是幼稚和不科学的。 大家都知道本田雅格轿车被被撞成两截的事情,其实根汽车铁皮厚度没有一点关系,这个是坐仓框架的材料缺陷导致的。其实不论是日系车也好还是德系车也罢,只要是国产了,那么他们所用的钢材就基本上是国产的钢材了。而我国的钢材质量本来就不是很好,所以就有可能发生汽车被被撞成两截的事情了,而金属材料冶炼和热处理技术最好的国家就是日本。 其实国产PASSAT B5也有过行驶中发生碰撞,汽车断裂的事件。只是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不像广州本田雅格那样因为是日本车,很多人就随声附和,闹的不亦乐乎。所以大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多地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日本车的安全性不好只是以讹传讹,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至于很多人对日本车的成见我只能很遗憾的认为他们错过很多很美好的事物。 当然我热切地期待着抵制日货的朋友们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让更多的国人参与到你们当中去。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做法不是在这里耍耍嘴皮子了事,而更应该把你们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现实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祖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跻身于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国人去自觉地支持国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日本车-特别的车卖给特别的中国人. 特别的车造给特别的中国人,是日本在华汽车投资企业内部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日本的企业的确很聪明,特别是在材料应用和材料寿命计算的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这也保证了日本的企业能在世界各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日本在华的汽车企业是如何制造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人的.一. 发动机配制.为了降低成本,日本车的发动机一般采用规格在2.4以下,这些全部是直列四缸的.典型的是丰田嘉美2.4,天籁230,广本2.4.这几款车的价格都要比采用了V6发动机的汽车要贵很多.特别是丰田嘉美,直列四缸的发动机竟然卖到了34万元.比采用了V6发动机的帕萨特2.8,别克君威2.5V6, 蒙的欧2.7V6还要高出很多.要知道,日本的发动机制造技术的确不错,直列四缸的发动机敢于和V型6缸的发动机拼比.但再好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输出功率上.仅仅是峰值接近V6的发动机而已.但制造成本要低很多,发动机本身的输出功率要低,但噪音度要高很多,完全靠车体密封来屏蔽噪音.二. 刹车系统配置.毫无疑问,最好的刹车系统都采用碟刹技术.现在一般的汽车都采用前后四轮碟刹系统,配备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这是事关安全的重要部件.很遗憾的是所有日本品牌的车,价格在17万元以下的,包括22万元的广本2.0,都是采用的前轮碟刹系统,后轮鼓刹系统的配置.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相比之下,连大众普桑99款,都是四轮碟刹系统的.由于日本车采用的是前轮碟刹后轮鼓刹的配置,就不可能采用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所以在乘坐舒适性上普遍比较差,但成本却很低.不是四轮独立悬挂的车具体如下:广本2.0,前轮交叉式独立悬挂,后轮在说明书上没有交代,尼桑阳光2.0,价格18万元,前轮碟刹,独立悬挂,后轮鼓刹配置,直接挂在一根杠子上,同样的车型还包括尼桑颐达,威驰,飞度,马自达的普利马,福美来,花冠.是四轮独立悬挂,四轮碟刹系统配置的车:高尔夫,POLO,宝来, 揭达,毕加索,凯越,FOCUS,就更不用说比这些好要高档的非日系车了.几乎除了日系的车以外,没有其他国家的车会采用如此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三. 底盘和安全.随便对比一下相同排量的汽车,各位会发现,所有日本的车重量都比较轻.在所有20万元以下的日本车,都没有侧面的防撞杠,底盘和车身都没有加强筋.仅仅算是广本2.4的还有一点良心,车身里面加了加强筋.包括马6,侧面都没有加强筋,那么要那么多的安全气囊有什么用.到时候打开只会将人憋死.由于日本车普遍采用塑料件做车体,发动机的重量明显要大,所以没有办法,只好在底盘的后部加一个压重杆来平衡车的前后重量平衡.所有的日本在华销售的车,前后重量配比都为仅仅及格的5.6:4.4. 而德国的车,美国的车几乎都是标准的5:5.四. 车体的内部.所有的日本车的外表油漆都很漂亮,但外表一层下面直接就是没有经过电镀的金属,仅仅是一层表面很薄的漆.在金属板对着里面的面,仅仅是简单的一层喷漆来防锈处理.对比价格还要便宜的高尔夫和POLO,人家的钢板都采用两层镀锌,空腔注蜡的技术来防锈,绝不欺骗消费者.日本车的外表做的很漂亮,内部电子产品的配置也不错.但对于驾驶来讲,开车的目的是要到达,同时要保证安全.日本车的保险杠的强度都要小于发动机支架的强度,发动机支架的强度都要小于驾驶仓的强度,驾驶仓本来就不如欧美的车子强度好,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发动机不会撞进驾驶仓.以损坏保险杠,发动机来吸收撞击的能量.所以日本车一旦遇到撞击,维修费用往往高的惊人.日本车真的省油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广本2.4为例,市区驾驶仍然要花费12-13公升/100公里,长途驾驶也需要7-8公升/100公里.几乎和君威2.5,帕萨特2.8处于同一个等级.可是一个直列四缸发动机的车子,价格竟然比君威2.5V6发动机的还要贵.而油耗相差不多.但日本车的维修费用和车价本身就高,就算省了一点油,也远远不足以弥补维修费用和车价.应该承认,日本人是玩弄市场的高手,他们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同时也知道中国的消费者是第一次买车,并不知道如何选择一款好车.但中国消费者醒悟的时候,他们又会设计制造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市场.试问,日本人敢于不顾自己的公司名誉,用低档配置的车,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在欧美市场销售吗?要知道,欧美人一般都懂车,同时欧美的法律也非常严谨,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只要事关质量问题,所有的赔偿责任都在制造商一边.试想,如果杭州广本中间断裂发生在德国或美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可能当事人,销售商都要进监狱,更不用说制造商了.所以在欧美市场,日本车的质量就不敢马虎.写这些是因为我完全处于气愤,没有为其他企业做广告的意思.我本人是一个企业家,有过好几次买车的经历,愿意以这些经历告诉想购买车辆的人.同时也是提醒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请别拿中国人当傻瓜.附件是同样的汽车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对比:1. 丰田2.4标准配置:美国市场$2万,中国RMB34万2. 本田奥得塞,美国市场(电动自动门,车体明显大于国内的款)$2.3万,中国市场RMB24万.3. 尼桑风度:德国市场,2.3万欧元. 中国市场RMB33万.4. 现代索那塔最高配置,韩国市场价和RMB12万,中国市场RMB19万.5. 高尔夫1.8AT(德国没有1.6)1.85万欧元,中国市场价RMB16.5万元.6. 别克君威2.5V6.美国市场价格$2.45万,中国市场价格RMB23.5万.几乎所有的德国和美国的车的价格,中国市场的价格和生产国本土的价格区别不大.质量有差距,但不大,安全性是一样的.他们没有生产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人.当心日本车要赖皮(油耗调查作假) (from 163.com)我在中国经济网上的汽车栏中查丰田花冠,威驰等车的实际油耗,他写的是叫各用户根据自己车的实际油耗填上去,其中有一款花冠corolla GLX-i,手动,13.78万,一看他的城市及城镇油耗写的是9多和7多,用户人数为11人和7人,我朋友对我说,他买的就是这款车,城镇油耗绝对大大超过这个数,因此叫我填上实际数14-15,我不小心填成24,他马上出来用户数8人,平均油耗变成9多,还写着提交成功,谢谢等字样,可第二天我一查城镇油耗又变回人数7人,油耗7多了,于是我又试了好几次,每次都这样,你的油耗高点的,一律变回原样,而你填的油耗比他少的,一律保留,大家有空也试试,如发现跟我说的一样,请你在论坛上把真相告诉大家,免得我们中国人又要吃小日本的亏了读后感:日本车的性能和外表确实是很不错的尤其在安全方面但是诸位不要忘记了 你是中国人!所以日本人不会把那些安全性能好的车卖给你————一个中国人!至于原因上面的大哥已经分析的比较清楚了但是根据本人在其他电子产品以及非电子产品方面的经验还有另一个和重要的原因 :就是歧视!是一种民族歧视!甚至在他们的企业策略中就可以明显读到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蔑视这里重视和蔑视并不矛盾他们重视的是利用中国的市场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还要以最低的成本蔑视的是中国消费者乍富的心态和无知比如对于车的无知......不信 你有机会可以到日本韩国 去看一看他们卖给我们的很多科技方面的东西都是在本国被淘汰拿到中国以超高的价格卖掉 即使是最新的产品 也是次等品!比如播放机 比如车比如MP3MP4比如手机比如数码相机.....假如他们只是合理的价格那也罢了可是为什么他们卖给我们的产品比在本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垃圾很多价格却比在日本韩国 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那么多?!原因很简单他们抓住了我们的心理抓住了我们对于新事物的无知!所以他有理由鄙视中国消费者 他们欺骗你你却嘴里猛夸 日本车——好!被人家骗了还要替人家数钱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全面的看待一个问题即使日本人卖给我们的车确实比国产的强但是他们以同样的价格卖给美国人的车的性能又如何呢?你知道吗?我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本人无意无风起浪瞎起哄只是最近有点时间在几个论坛读到不少这方面的文章遂怒从心生转了其中一篇以发其怒脸皮厚就行,可超越坦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劝你别买日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省油好象没其他优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吗?一辆日本车的价格几乎=它的铁皮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车铁皮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