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3-3-29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

发病时间:不清楚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

补充说明: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29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佟靓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等。
提问
这类疾病,的确是容易有复发的情况的了,一般这么长时间的病史的了,那么主要还是建议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可能会帮助控制的了。双相障碍,主要还是情绪高涨与低落的交替出现的状态,利培酮是不会导致抑郁的,这个是起到一个心境稳定的作用的了。
2017-10-01 15:18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29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西宁
主任医师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擅长:擅长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神经衰弱、疑病症、心理生理障碍、儿童心理精神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提问
你好,详细的情况可以跟我说明一下,比较严重最好是去当地专科医院找专家治疗。建议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双向情感障碍。cxx
2014-07-03 16:10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29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成希
医师
宿迁市华美医院
擅长:全科
提问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 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②年龄 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③家族史 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2)抑郁发作的特征 ①病程特点 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②症状特征 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2015-10-14 14:52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29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玉龙
副主任技师
江西西和人民医院,江西省九江市
擅长:中医治疗
提问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一定要重视,你提到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为你解答如下.你好,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去除心理因素,药物只是控制了疾病的某些症状,当遇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时又可能复发,因此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如果需要帮助可点击我的相片进入我的科室,祝早日康复。
2013-03-29 13:26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29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刚学
副主任医师
衡阳第一社区医院,湖南省衡阳市
擅长:眼科疾病
提问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一定要重视,你提到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为你解答如下.病情分析: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指导意见: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治疗流派有支持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
2013-03-29 13:15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