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论之二:当代中国为何难见“三顾茅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6-11-27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当代中国为何难见“三顾茅庐”?[/B]

[B]摘要:是诸葛亮太多,还是刘备太少?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B]。重[B]庆市举办人才论坛值得各地借鉴。[/B]
《三国演义》有一个打动国人的动人情节:刘备因缺少出谋划策、调兵遣将的大贤,东奔西走,屡战屡败。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关羽认为“其礼太过,恐诸葛亮徒有虚名而无实学”,张飞发怒:“这先生如此傲慢,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也不起!”就在隆中茅庐,诸葛亮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历史的演进也证明诸葛亮的谋划是正确的。“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成败在人谋,运数杳难寻。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诸葛亮出山,刘备从此走上坦途。
往事越千年,在当代中国,不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鲜闻有屈身下节“三顾茅庐”的案例,也许是本人孤陋寡闻抑或者是当代中国“诸葛亮”太多,无需“刘备”“三顾茅庐”,在人才市场许多“诸葛亮”反过来求“刘备”了。
先从商界看:
[B]一、老板和资本为知识打工,尚未成为社会的全体意识。[/B]
知识和资本谁对经济发展更重要,这是今年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辩题之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对知识和资本的需求及认知侧重点不同。在高新技术、IT产业、金融产业、文化产业等知识的含金量、知识的价值体现得高,行业发展快,而在一些传统产业、农业、制造业、餐饮业从业人员中素质不如前几大产业,行业发展显然不如前几大产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发展快慢关键取决于老板的素质、心胸、胆识、观念和机制。但现实中老板特别是中小企业老板“武大郎开店”,容不得能人,喜欢“个人说了算”的老板心态,喜欢一大群人围着自己转,满足“老板味及感觉”,诸葛亮再能干也只能顺着刘备,尊重知识和智慧只能是摆设和点缀。
[B]二、在信息时代,而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老板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应对反应是“驼鸟心态”。[/B]
诸葛亮身居隆中但已知天下大势,得益于他打交道的多是社会精英,象石广元、孟公威、徐庶等,从这些社会精英中掌握社会信息,智谋天下。
任何企业要图发展,就需有诸葛亮式的人物在身边“洞若观火”,应对变化莫测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身居环境熟视无睹,一味逃避,在竞争中只能败下阵来。
如果象驼鸟把脑壳插进沙堆里,那就更危险了。
[B]三、反淘汰制[/B]
中国有句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优秀的人才大都表现在某行业或专业成就卓著,或精通某领域。但人才不是完人,圣贤也有出错的时候。表现得越优秀的人才,大家关注他越多,可能毛病瑕疵也表现得越多。现实生活中有人抓毛病去攻击他的长处。结果某些优秀的人才反而被淘汰了。
我曾撰文指出:要切实解决“能干事的人不敢干事或不敢大胆干事,不能干事的人制约能干事的人的制度环境,更不能让不干事的人去抨击或打击干事的人,否则谁也别想干事或干大事”。
再从政界来看,选拔官员大概分5种方式:
[B]一是乱世出英雄[/B]。在乱世中打出来的领袖或文治,或武功,中国代代出圣贤。
[B]二是世袭制[/B]。中国封建体制大都于此,子继父位。
[B]三是选举制[/B]。台湾正在给美国上民主课,因为选举是可以操纵的,是有弊端的。
[B]四是任命制[/B]。上级任命下级官员。
[B]五是民主集中制。[/B]
这里有个问题,是先集中讨论干部人选,然后通过民主选举确认,还是先通过民主选举,再集中决定干部任职,有个先后的顺序问题。有这么多方式自然无需三顾茅庐,也可以在网上发现“大隐隐于市”的人才。
重庆市创办青年人才论坛,论坛不设门槛、不惟身份、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成为发现青年人才的平台。2006年收到论文两万篇,5.7万人报名参加,受众260万人。重庆市的做法值得借鉴。

蔡律
2006年11月27日
[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