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外获奖的师生为啥这样多?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8-3-12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转贴】
[B]罗外获奖的师生为啥这样多?
――罗湖外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回答
对于中小学校来说,有师生获奖不算新闻,但学校师生“大面积”获奖,频繁获奖,各门学科、各种活动中都获大奖,这,不能不说是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罗外学生获国家、省、市奖项达259项,其中一、二等奖140项;全校老师共有86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一、二等奖70项。学生获奖的科目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英语、生物、美术、音乐、科技、信息技术、体育等,几乎覆盖了学校所有的科目。
在生源不算最好、硬件不是最“硬”的罗外,为什么最近几年在国家、省、市的各种比赛中屡出风头,而且今年高考还被市教育局授予高考工作“卓越奖”呢?这,不能不让人想探究其深层原因。
[B]大奖是“协作”出来的
[B]化学老师郭钰铭:(全国首届新课题教学一等奖、全国新课题论文一等奖)
参加比赛的是我,获奖的是我,但站在我身后的是罗外的一群优秀化学老师。
我这么说,不是客套话,是大实话。课改开始后,从消化理念到理解实施,学校动了不少脑筋。外出学习,学校支持,学习归来,经验共享;面对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试卷讲评等不同的课型,谁讲得好,公开交流,大家共同提升。在确定我参加全国比赛后,学校领导、教研组同事一起开会出谋划策,大家毫无保留。有几次,在研究课题时,大家甚至争得脸红脖子粗,同事们这种协作精神,让我常感庆幸。
要我说,罗外获奖的喜讯多并不奇怪,因为一个人的获奖的背后往往是集体的智慧。你问我,别的参与者不也是集体的智慧吗?这我告诉你,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协作的团队。
[B]大奖是“积淀”出来的
[B]语文教师代正洪:(深圳市语文教学大赛第一名)
参加深圳市的课文教学大赛,第一天下午抽签,第二天早晨讲课,当然要讲的文章不是课本上的。参加全省的大赛,头天抽签,抽到的是拿某个班57个学生写的作文进行讲评,要求是当晚备课,第二天早晨开讲。在这两次比赛中获奖,我觉得积淀很重要。
积淀,需要老师们沉下心来,不沉下心来,急功近利,哪有时间进行理论积淀和知识积淀?积淀,包括教学技巧的积淀,如果没有一个合作的环境,独学无友,哪能吸取别人的经验?好在罗外有这样一个专业环境,有着这样理想的语文教学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遇到教学问题,同事们往往在一起“磨”课,我的教学技巧多半来自这里。
有人说获奖是个人实力、团队实力同时发力,其实,个人实力的形成也和团队实力、团队协作紧密相关,所以,说到底,偶然的成功里有必然的环境因素,我得感谢罗外这种简单的人际环境和浓郁的专业环境。
[B]大奖是“支持”出来的
[B]信息技术老师陈宏:(信息技术优质课国家级一等奖获得者)
我是从湖南岳阳招聘到罗外来的,我教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过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我所教的科目与高考没有直接联系,在内地基本上是“旁门左道”。现在取得一点成绩,主要是罗外的“水土”好,是领导“支持”出来的。
教科技创新,需要有硬件投入。我打个报告,只要几行,领导就批,领导说多元发展是我们的办学理念 。参加培训学习,过去在内地一年一次也没有,在罗外,仅去年我就参加了五次培训。
组织学生搞创造发明,搞机器人,学校领导觉得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大力支持;学校尝试把英语引入计算机课教学,进行“双语教学”,为此除了调进学计算机的研究生,还派人到澳大利亚学习。
我说大奖是领导“支持”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业务上,你有想法,领导敢于让你试,提供条件让你试,支持你试,哪能有不出成果的。
我现在还没有正式调进罗外,原单位还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去,我说不回去了,他们说,你不还是临时工吗?我说,做临时工我也不回去了,因为这里干得有意思。
[B]大奖是“研修“出来的
[B]教科室主任周立:(广东省地理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罗外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如果不学习,不研修,也会落伍。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学校探索出了“三专一赛”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现在,基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训、基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专题培训、基于成就办学特色的专项培训和基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罗外杯”教学大赛已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亮点。
每年的“罗外杯”教学大赛都是校本研修的重头戏。每一次大赛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都强化落实“赛前动员、理论引导、专题讲座、研讨磨课、展示风采、听课评课、反思提高、示范推广、专家点评、总结表彰”的过程管理,每一次大赛都产生教学新秀和教学骨干。我校获得全国英语教学大赛一等奖的张书生老师、十天内连捧两个化学教学大奖的郭钰铭教师、在全国十四城市体育录像课展示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任文娟老师、获广东省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张宏老师等,都是从中脱颖而出,走向更高的领奖台的。
实践证明,校本研修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教师持续发展的锻炼机会和动力,成为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机制,使教师自觉由“教书匠”不断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努力。
[B]大奖是名师“栽培”出来的
[B]高三学生周德安、吴锐、杨雪婧、陈维泳:(广东省 “天狼杯”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全省第三名)
今年6月23日,我们在陈晓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参加了广东省首届“天狼杯”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初赛,从全省34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七名的成绩杀进了十强。同年9月,我们又参加了十强的复赛(复赛内容分为三部分:①中文地理试题;②英文地理试题;③野外考察),挤进了全省三甲。我们之所以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与指导老师陈晓兰是分不开的。[B]
陈晓兰老师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偶像,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兰姐”,她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培养我们的各种能力,更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正是因为她与同学们之间那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让我们在一次次紧张的考试中心情放松,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我们的智慧。
听小兰姐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她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去,跟着她积极地思维,热烈地讨论,自主地练习;我们对她幽默的语言、宽厚的知识、精确的概括、到位的讲评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小兰姐批评我们时,也能让我们感到以理服人,充满善意。
近年来我们学生频频获奖,正是由于有小兰姐这样一大批优秀老师,我们是小苗,得益于他们悉心的“栽培”。
[B]大奖是“习惯”养成的
[B]初二学生张皓林(第八届读书月“速读王”)
11月初,班里发了一个小试题,答了之后,老师就选拔我参加比赛,经过几轮比拼,我获得了“速读王”称号。
在“速读王”决赛中,要求阅读一篇2000字的文章,在5分钟之内回答问题,看几秒钟的视屏和图片之后抢答问题。我的对手都是很厉害的,我只是抢得快,并且没有出错(因为出错就要扣分)。
问我为什么读得这么快,我告诉你,这是我们罗外学生读书的习惯。在我们学校,每周都有专门的阅读课,从选择阅读内容、指导阅读到监督阅读、阅读成果展示,一路上都有老师领队。刚开始,我们也是读不快,后来老师要求的阅读内容多了,读不快完不成阅读任务,也就跟着老师不自不觉地学会了快速阅读。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练军和周薇老师。
其实,我们班上的同学阅读都很快,因为只能选一个人参加比赛,我就幸运地获奖了,如果其他同学参加,他们也会获奖。
[B]采访后记:
[B]和谐氛围、求实态度、钻研精神
采访完罗外,我产生了想写一点后记的强烈愿望,恰巧,在网上读到深圳市罗湖区语文教研员余克俭老师《个人实力 团队合力 同时发力》的文章,文中一段话,正好能表达我的采访感受。
――罗湖外语学校语文组选出代正洪老师代表罗外参加区内选拔,荣获第一名,又辅佐他代表罗湖参加全市角逐,再获第一名,其间体现出的和谐氛围、求实态度、钻研精神,正是我区各校语文组需要的一种氛围、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我们需要这样的氛围、态度和精神,需要涌现更多这样的团队,从这样的团队里走出的老师,在教学比赛中连连告捷,又有什么奇怪呢。更何况,在区级、市级比赛的筹备过程中,作为一把手的袁良平校长在备课前有过问,备课中有询问,上课后有追问。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团队,这样的老师,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一目了然吗?”(摘自《个人实力团队合力 同时发力》 2007年11月9日 罗湖教育信息网)
《晶报》2007年12月19日A8版专题刊发本文
(《晶报》首席记者 习风/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3-12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3-12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湖外语学校心理辅导惨变轮番盘问、学生心理崩溃跳楼是谁之过
2007年1月22日下午6时左右,罗湖外语学校初二(六)班学生阿文在该校教学楼501心理辅导室(阳光屋)窗台跳楼自杀致三级伤残。跳楼前,阿文在“六人教育小组”要求其“招供”的事实材料的一面写着“在上活动课时我”、另一面写着“冤枉”,这张纸条至今还保存在罗湖区莲塘派出所。而这一天,阿文还不满14周岁。
祸患来的突然???离奇的手机被盗
  1993年出生的阿文(化名)去年初在罗湖外语学校读初二,2007年1月22日下午课间休息时,同学阿富(化名)称自己手机丢了,阿荣等同学认为是阿文偷了手机。数学老师戴老师将阿文带到办公室询问,阿文称自己是被人嫁祸。 当戴老师问是谁嫁祸时,阿文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是阿荣同学。而戴老师却说“阿荣同学哪有时机嫁祸于你,当时有那么多人在场,他就不怕给同学发现”。阿文意识到戴老师的问话有偏见,感觉很冤枉就伤心地哭了。后来戴老师让阿文回到宿舍休息。
阿文回到宿舍后,心情难以平静,感觉有一肚子的冤屈,想到了学校5楼的心理辅导室(美其名曰挂着“阳光屋”的牌子),于是来到心理辅导室找心理辅导老师张慧寻求帮助,以解开心理困扰和郁结。
  阿文天真的以为在心理辅导室可以寻求到专业的心理辅导,以缓解其心理的困扰、疏导其内心的郁结。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阳光屋”里悄然的上演了一场轮番的侦讯活动。
  张老师在做了简单的安抚之后,不仅没有按照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采取一对一的引导、接纳、疏导等心理辅导,相反却依照一般的学生纠纷及德育教育处理程序马上向学生处主任齐主任汇报。
具有罗湖区外语学校特色的“心理辅导”之 “六人教育小组”
   心理辅导是一项很专业的诊疗活动。当阿文极度委屈时,没有向家长、两位班主任、年级长等自己亲近和熟悉的人求助,而是直接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说明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已经极度郁结压抑,但还不至于达到崩溃的程度。
而学校在处理该个案辅导时,明显违规,违背心理辅导的正确做法,继而采取“六人教育小组”的轮番讯问,以粗暴的集体轮番盘问代替心理辅导,使得学生的心理状态达到崩溃的边缘。这必然把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推向危险的境地。
这样的后果是直接侵犯了心理压抑郁结学生的人身安全。
[B]风暴正在等候???心理辅导室上演的集体“盘问”
  阿文在心理极度郁结难解的情况下主动寻求心理辅导,不仅没有得到学校专业、规范的心理辅导,相反迎来了更大的一场风暴????以学生处主任齐主任为主导的“六人教育小组”。
  “六人教育小组”采取威逼(DNA鉴定、报派出所不管你的事等)、利诱(六人之中的罗老师对派出所民警陈述笔录:我就讲这个事情如果不调查清楚,可能就要交给派出所处理了,但那时万一是你做的,我们就帮不了你了。如果是你,我们可以不对外说,只说是你帮阿富看手机,结果被一帮人误会了,当时自己又说不清楚,就没有承认)、逻辑推理等之能事终于得到了他们的满意答案:阿文终于承认拿了手机。甚至在场的六位老师也没想到他一下子就想通承认了(这是一位老师在莲塘派出所做笔录的原话)。
  之后,“六人教育小组”全部离开了“阳光屋”,把阿文独自留在“阳光屋”里,他们在“阳光屋”门外焦急地等待着阿文 “招供”的事实材料,因为有了这份事实材料,这个案子就是 “铁案”了,阿文的家长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阳光屋”里,阿文写到“在上活动课时我”这几个字时,再也写不下去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整个事件来的太突然了,从受到同学们的侮辱、老师的质问、“六人教育小组”的轮番盘问,他连哭泣的本能都没有了,只知道木纳地点头(一位老师在莲塘派出所笔录原话:他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对老师的说话点头认错)。
  想起自己的冤屈、想到自己天真的以为可以在“阳光屋”找到一丝阳光,哪知迎来的是更大的屈辱和冤枉,于是在纸张的背面写下“冤枉”二字,从501阳光屋的窗台跳楼自杀以正自己的清白。
莲塘派出所在事件发生后,对6名老师及时录取了笔录,可以证明以上事实的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