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朝天门三峡究竟有无关系 ?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淹朝天门三峡究竟有无关系2010年08月13日 23:08华夏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姚芳 重庆报道
被誉为“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朝天门,7月20日被淹去大半,两江汇流的闹市区,一夜之间成了重庆的重危之所。
“是不是三峡大坝蓄水过高导致朝天门被淹?”平民百姓质疑。2008年,三峡蓄水172米,重庆部分主城区被淹,2009年重庆再度被淹,水位超过183米。有专家称,如果三峡水库蓄水到175米,重庆将葬身鱼腹。果如其然?
8月9日,重庆市防汛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严永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蓄水不太可能导致朝天门被淹,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朝天门被淹主要是由嘉陵江和长江上游的暴雨和洪水引起的。
质疑
8月8日,重庆朝天门,卖水的商贩指着一条水痕线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水最高到了那里,把大半个拱都淹了,还差一米就到拱顶了。”
那是7月20日,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过境,重庆寸滩站水位高达185米。朝天门是嘉陵江与长江汇流的地方,当天这里成了整个重庆最危急之所。当时被淹没的80多级台阶,现在都已露出水面,足足有20米多高,石阶上还残留着大片大片一尺厚的淤泥。一位出租司机告诉记者:“当天洪水差点就漫上了滨江路,嘉陵江上漂着很多家具和牲畜。”
这是自1987年以来,长江重庆段发生的最大洪水。据了解,寸滩7月19日21时出现洪峰水位185.06米,超保证水位1.56米,涨幅14.53米,比1998年洪峰水位还高出1.85米,流量高出4300立方米每秒。
“是不是三峡大坝蓄水过高导致朝天门被淹?”接受记者采访的重庆市民似乎很自然地提出了这个疑问。
2008年11月4日,三峡大坝尝试蓄水到了172.3米,重庆部分主城区被淹,三峡原定175米蓄水的计划被叫停。2009年8月6日,重庆主城区再度被淹,当时央视报道说,当天三峡大坝三斗坪水位已达148.30米,而重庆水位超过183米。
在一些人士看来,三峡拦蓄洪峰,固然可以减轻长江下游的洪水威胁,但此举却可能加重上游地区的洪水灾害。
“如果三峡水库蓄水到175米,则长江重庆段的水位起码在217米以上,而重庆市火车站铁轨的标高是196米,重庆朝天门码头的标高是200米,重庆将葬身鱼腹。”长期研究水利的专家、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工程博士王维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幸亏这次洪峰来得快,去得也快。附近的居民说,没过两天水就退了。而如今在江滩上的商贩也是在十多天前就回来做买卖了。

回应
针对重庆百姓的质疑,三峡集团给出了说法:“朝天门被淹,跟三峡没关系。”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及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都举出了同样一个证据:7月19日重庆寸滩水位达185米时,三峡坝前水位是150米左右,水库回水还不到涪陵。
8月9日,重庆市防汛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严永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三峡蓄水导致朝天门被淹,不太可能。严永辉显然认同这一说法:“三峡水位达到175米时,水库回水才能到达重庆主城区,但这次蓄水并没有那么高。”(实际上这是重庆上游没来洪水时的情况,重庆最怕的是来洪水时三峡大坝为保下游蓄水而不泄洪,两种情况叠加,重庆必淹。)
严永辉调出当时几个监测站点的数据继续向本报记者证实。“寸滩的下一站是长寿,其水位的顶峰是173米,发生寸滩洪峰过后的7月20日,而位于长寿与三峡之间的万县,其19日的水位只有150米,最高水位是在7月29日出现的,那时寸滩的水位早已退回警戒线以下了。”他说。
据介绍,7月15日至19日,在嘉陵江和长江上游出现了强降雨,使得两江沿线多个城市和乡镇出现超保证水位,嘉陵江3万立方米/秒的流量与长江上游的流量汇合,最总形成了6.35万立方米的流量,“朝天门被淹主要是上游的暴雨和洪水引起的。”
防汛办在一份《“7·18”暴雨洪灾有关情况》的报告中写道:嘉陵江重庆段出现自1984年以来最大洪水;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渠江罗渡溪站7月20日零时出现1953年建站以来最高洪水位;琼江潼南段出现自198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长江重庆航道局航道处处长闻光华也持相似的观点:“长江重庆段航道江水与回水的关系不大,而是上游自然洪水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报告中记录了1981年的特大洪水,当年洪峰水位高达191.41米,流量85700立方米每秒,两项指标均超今年。这似乎又为朝天门被淹与三峡蓄水无关平添了证据。
当天,本报记者赴长江上游水文预报中心求证,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论证三峡蓄水对朝天门被淹没有多大影响,但目前还要进一步论证,并不能向媒体提供相关的证据。”不过,这位负责人同时也指出,长江三峡使下游最受益,汉江和长江错峰,就是长江三峡大坝的作用,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将会重蹈1998年覆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洛又跳出来了?
他的脸还没有被抽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时报总是喜欢炒作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总编和记者的水平像街头小报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朝天门经常在洪水期间被淹到拱门那儿,没必要炒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8几年的有次洪水还涨得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水位达到175米时,水库回水才能到达重庆主城区,但这次蓄水并没有那么高。”(实际上这是重庆上游没来洪水时的情况,重庆最怕的是来洪水时三峡大坝为保下游蓄水而不泄洪,两种情况叠加,重庆必淹。)
----------------------------------------------------------------------------------------------------------------------------
其实这个问题目前很好解决,那就是将相关数据输入电脑(如 大坝蓄水高度,重庆上游来水量和流速等等对应数据)建模,让计算机运算来回答这个问题。没必要“XXX说”“XXX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148+183=210>200这个就是记者和专家的智力水平,小学二年级
我这么说估计还侮辱了黑多一年级小盆友的智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大坝被炸掉只是时间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8-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三峡之前没有被淹没过这个观念成立,都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了,完全不成立。
最重要的是保障下游的作用的确得到了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