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缘何不认可“中国城市品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7-9-13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潜心研究,《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新鲜出炉,北京最“宜业”、“宜游”,上海最“宜商”、“宜学”,深圳最“宜居”。   (中国新闻网9月12日报道)
  可这样结论,民众并不领情,网上更是一边倒地不认同这种评选结果。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分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此类评选太具随意性。目前,各种名目繁多的评选调查粉墨登场,诸如“美女标准”出台、“最美丽城市”评选、“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国富豪最缺失的品质”调查……不一而足,太多太滥,民众早已提不起兴趣,对此类评选结果调查结论也失去了信任。
  二是评选机构不具权威性。不是因为加上了“北京”或是“国际”的字眼就成为权威机构的,全国牙防组认证牙膏的职责被取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是公众参与不具广泛性。评选过程不公开,任由几个专家闭门造车想当然,这样的结果自然难以服众。虽然,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哪些城市宜居,哪些城市宜业,当地民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这样的评选结果才能更趋于真实。如深圳市民就抱怨当地房价奇高,住房靠租,治安太乱,出门不敢戴首饰,生存压力太大,这样的“宜居”又从何说起。
  四是评选标准不具科学性。调查方虽然订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五个二级指标,但并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别和人文习惯等具体因素,譬如对不喜欢寒冷的人来说,北方城市自然不“宜居”,而喜欢寒冷的人,深圳就并不“宜居”,即使对于同一个城市的居民,也因人而异。再譬如作为“宜游”城市的北京,大多是人文景观,而更多具有自然景观的城市并未当选“宜游”城市,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五是参评城市之间不具可比性。虽然参评的二百八十七个城市都是地级以上城市,但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状况的差异,城市之间已不具可比性。如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就沾了天时地利的光,无论在城市管理还是硬件建设上,都优于其它中小城市。这样评出来的品牌城市,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叶传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