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冰冷,大家进来看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1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体缺血和气血水平低的表现;告诉你几个方法: 1.每天早6-8时前喝一碗大枣小米粥和生姜红糖鸡蛋汤。【生姜带皮煎】 2.应该保证一日三餐吃热、吃饱、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满足食物“金字塔结构”,即百分之五十谷类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鲜应季蔬菜类食品,百分之十五鱼、肉、蛋类食品,百分之五油脂类食品。 3.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温热为标准。停止一切啤酒冷饮、生冷硬食物 ;4.不要喝牛奶,慎吃西药、打点滴,因为都性酸。 5.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同时趁热喝一碗当归红糖汤。6.必须保证21时--凌晨5时有效睡眠。夜里是人们长气血的时间,也是肝肺脏工作的时间,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最好中午11-13时能够抽30分钟时间睡午觉;7.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适当运动锻炼。坚持每天敲胆经穴位【立正时,大腿外侧手中指处;】10分钟。这是你的防病治病、固本培元要方。花钱少,见效快;这样做了,你的病可以好一大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血管阻塞。每天1克维生素C、6片复合维生素B,1个月治愈,以后剂量减半长期服用以保健。这是营养学问题,医生都不懂,你跑100家医院也白跑。 就算有少数医生懂得,也不会给你开,因为这只要几元钱就能治好的方子是赚不到钱的,他只会自己在家偷吃,一面跟着制药商污蔑维生素有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脏为什么会缺血呢?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还有一种情况,心脏供血没有减少,但心脏氧需求量增加了,这是一种相对心肌缺血。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开口在升主动脉内。  临床显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偶见肺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心肌缺血对心脏和全身都可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的。心脏没有“氧仓库”,完全依赖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会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减小,使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时,代谢的废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时地清除,易产生不利影响。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缩,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这种情况突然发生,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与这种情况相关。  心肌缺血还会损害舒张功能。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结合起来,易导致心室充盈压升高,引起肺充血,还可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电活动失常。因此,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应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才可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案为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或其缓释剂型),作用为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还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一方面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风等。  所谓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诊断已确定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如心电图典型缺血性ST段变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但由于无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电图可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猝死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此外,有人报道,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亦有人对520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30年随访观察中发现,25%的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其10年内死亡率为84%。结果表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医学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因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它可影响各型冠心病的预后,所以应积极诊断与治疗。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饮食,六个字,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胸闷”的问题。
胸闷、心慌、气短为很多病的首发症状,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另外心脏受神经精神因素影响很大,如果学习、工作压力很大也可以出现上述症状。
1)引发病因
临床引起“胸闷、心慌、气短”的常见疾病有:
1. 心脏病
分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各种原因引起的必脏病,一般你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话,年轻人患其他性心脏病的较少。
2. 心肌炎
小儿和青年易患,分急慢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如果你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可以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出现窦性心动过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增高等、重者可有心脏扩大,一般通过心电图检查和临床症状及病史即可确诊。
此病要到医院治疗,不可拖延,愈后良好。
3. 甲状腺机能亢进
本病为内分泌系统疾病,也有报道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本病的首症状不一,很多患者首发症状为心慌、胸闷、气短、然后出现怕热、多汗、烦燥、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失眠、思想不集中、女性月经量少或闭经,眼球突出、手舌颤抖、双侧甲状腺肿大等。
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可以去医院化验血T3、T4、TSH或肝功如果T3、T4、增高,TSH降低即可确诊。此病属慢性病,重者可累及心脏、肝脏等器官,疗程较长且易复发,一旦确诊要抓紧时间去医院正规治疗。
4. 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病女性较多见,多数因学习、工作压力大,常常出现失眠、多梦、思想不集中、焦虑,胸闷、气短、心慌等。心电图检查可有窦性心动过速其他均正常。治疗减轻压力,加强体育煅炼。
药物治疗:安定或心得安每次1片,每日3次;维生素B1 每次2片,每日3次;谷维素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心得安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所以血压低者禁用,上述治疗3--4天后不见好转者可去医院做进一歩检查。
2)爱心提示
1. 总之,对于胸闷必须引起重视,以免延误必要的治疗。你应该到医院去进行胸部透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等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以便临床医师进一步确诊。
2. 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心脏病 心绞痛都会有疼痛感 阵痛的话可能性就很高了 还有心脏凉本身就是心脏不好的证明 快去检查 早治早好 这样的病就是这样 其实我也有轻微心脏病的除了凉这一点外 你的现象我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个区域的血液循环不良引起。做高倍CT查血管有无异常;做血液直观分析查循环血液有无异常;只有查清了异常的情况,才好及时对症用药彻底地消除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神奇,临床上从没见过单独有一个地方冰凉的。可能是你的描述出了错误。只感觉到胸闷难受,实在难以诊断什么问题。你有没有感到有心脏乱跳呢。心脏位置痛,倒是可以找出好多来,比如心绞痛啊,或者心包积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高的分啊关注的人虽多,但都没什么好方法的,建议你还是去医院看看吧,做个详细的检查,望闻问切是看病,了解你病情的最好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可能只是心肌缺血,最好是尽快去医院检查一下,千万别象我以前一样自己吓自己。心阳虚造成的,看中医治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医生最保险 而且要专家门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脏不好去医院检查下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