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失败的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7-5-16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补充秋叶欲飞 - 门吏 二级一条:8、政治上远不如袁世凯老练,不懂得养寇自重的道理。如果他不剿灭南明在缅甸的残部,糠稀就无法撤藩。他的理由很充分,清的大部分天下都是靠他和其他二藩打下的,而堕落的八旗兵能吃皇粮,为什么他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部下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呢?对退伍军人没有妥善安置在任何朝代都容易激起兵变,但满清却把他们当成待烹的走狗。以后,整个清朝只有满蒙人可以封王,立下不世之功的曾国帆不但不能封王,反不得不放弃兵权回家。足见满清的民族歧视之深和做汉奸的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16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1.在其管辖范围实行暴政是首要原因:在控制地区内铸钱、煮盐、贩洋、开矿,横征暴敛。
2.其反清复明的口号不得人心。

对明朝的遗老遗少和忠顺者来说,他本来就是引狼入室的“叛贼”,不会去投靠他。

对广大农民来说,他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受人民拥护的李自成代表农民利益,就是被吴害死,怎么会去支持自己的敌人?清朝在康熙期间,施行的政策很得人心,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安定,要反,不容易。
3.实际上吴和清朝在实力上有很大的差距,管辖的土地少,人口少,经济不很发达,和清朝不可对抗。
4.在战略上有很大失误,上面可以看到:吴三桂在占领湖南后,未趁辅臣之叛,溯江北上,坐失战机,而清军则贯注全力,收复湖南大片土地。清兵主力利用长江天堑作为南部的长城进行顽强防守;作为战争后3年,清并开始重用江北的绿营,补充大量的兵力,同时,吴的主力部队消耗甚大;陕西平凉的王辅臣开始时候保持中立,被清兵诱战出城,战败受招抚,使战争的天平彻底到向清兵。
5.孤军作战,没有和其余两藩很好的协作。
6.急于登基。野心暴露,失去人心。
7.人民厌烦战争。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呵呵,我以前在我们班历史最好。高考文综全校最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16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1、吴当年开山海关已经得罪了所有的汉人百姓,当他反清的时候又得罪了所有的满人,这样他失去了天下民众的心。2、反叛开始清朝准备不足,再加上江南的绿营纷纷响应,另外蒙古的一个王公的叛乱帮了他不少忙,一时间气势磅礴,但是毕竟后劲不足,才力物力都不如清朝,到1676年,战场形势开始有利于清军。3、当吴大军打到长江时候,清兵主力利用长江天堑作为南部的长城进行顽强防守;作为战争后3年,清并开始重用江北的绿营,补充大量的兵力,同时,吴的主力部队消耗甚大;陕西平凉的王辅臣开始时候保持中立,被清兵诱战出城,战败受招抚,使战争的天平彻底到向清兵。4、广东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势力过弱,台湾的郑家只在沿海进行掠夺,并没有直接出兵帮助其打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5-16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原因:年龄太大,身体不好次要原因:接班人问题没处理好至于某些历史书上说的,可信,可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