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2-14 2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是淡水资源短缺。黄河三角洲属淡水贫乏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年际年内降水不均,拦蓄利用难度大;黄河作为重要客水来源,引水量受到国家分配我省每年70亿立方米的指标限制;地下水含盐量高,碱地种植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9.5亿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二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现有防潮堤标准低,风暴潮威胁较大,海岸蚀退明显。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林木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环境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恢复整理的难度较大,地质、地震构造背景复杂,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问题。三是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港口规模小,吞吐量低,配套支撑能力不强,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2006年港口吞吐量1200万吨,仅占全省的2.6%;铁路通车里程262公里,仅占全省的7.7%;黄河缺乏通航功能。交通滞后是长期制约该区域潜在优势发挥的关键因素。四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效生态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地方工业总量规模较小,产业素质偏低,关联度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五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偏小,200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仅占全省的6.5%和4.7%,外贸依存度仅为16%,比全省低近20个百分点。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黄河三角洲长期面临的突出瓶颈制约将逐步突破。黄河河道治理和防潮堤坝建设的加强,将为加快开发建设构筑起安全防线;区域性大港和内外贯通的铁路、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将为开发建设提供支撑保障能力;特别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和黄河调水管理的加强,黄河入海水量稳定增加,加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加快,以及直接利用海水和海水淡化规模的扩大,水资源制约将得到有效缓解,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日益成熟。但是,由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面临着周边发达地区对资金、技术、人才“抽离效应”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高效生态经济主题,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优化提升、加快发展的要求,围绕把该区建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加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经济区的目标,综合考虑需要与可能,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和效益快速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达到5300亿元左右,力争比2005年翻一番。地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8∶3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生态环境特色更加突出。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4%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下降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生态系统多样化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建设国际知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基础设施体系综合配套。基本建成高标准防潮体系,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衔接、快速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2010年,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4000万吨左右,增长3倍;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6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公里,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分别增长1倍以上。  特色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规模等级合理、职能分工有序、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联系紧密、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5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400元和7000元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000美元左右,成为经济全面繁荣、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