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母亲病了好久了,去年就感觉腿部无力,后来以为是子宫肌瘤的原因,就开刀拿了。出院以后还是没有好转,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走都成问题了)今年就又一次做了检查,其中一个医院骨科大夫说是颈椎造成的,不过还是建议我多看几个医生,我就又带我母亲去了本市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医院看,不过这里说颈椎虽然有毛病,但是不至于造成我母亲不能走路这种状况。转到神经内科看医生,神经内科的医生说还是颈椎的毛病(我已经晕了,转了一圈还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办法,前几天我就带我母亲去上海长征医院看了一下,袁文教授说不是颈椎病,可能是运动神经元疾病(我带了3月份拍的颈椎CRT)。现在我母亲的症状是:走路基本只能靠拐杖挪步子,握手没力气,但是推拉力气基本正常,腿部肌肉硬邦邦的(就和我们刚刚跑过3000米差不多的那种)。腰部感觉疼的厉害。我想问几个问题:1、3月份的颈椎CRT,现在还有用么,能否靠CRT确诊是不是颈椎病。2、运动神经元疾病一般医院能检查确诊么(我也查了不少资料,好像和遗传有关,可我母亲那边没人得过这个病,我家附近也没人得过这个。)3、会不会是由于腰部的原因导致的呢。拜托那位专家能给予指导。万分感谢!!!!!

                                                                                                你好问题详阅 意见如下1 现在颈椎病诊断应该是明确的 关键是它是不是出现四肢瘫痪的主要原因 因为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颈椎病变有时不成正比例关系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确诊 颈椎片子一定要留着 和将来做的检查有对比意义2 能考虑运动神经元病 说明教授还是很有经验 很细心的 目前主要考虑还是颈椎病(脊髓型)和运动神经元病 后者通常还有肌肉萎缩 肌束震颤 球麻痹等体征 但有些会不典型或后期出现 你的病史中均未提到 建议你能进一步到当地神经内科比较好的医院检查 或来北京宣武 天坛 协和都可 它确实和遗传有一定关系 但仅为5-10% 不是所有都有家族史 另外 本病诊断相对困难 早期诊疗技术有限 未必能为病人做出正确诊断 所以有无家族史都不好说 现在说这个对诊断的意义也不是很大3 腰椎病可能同时存在 但考虑不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原因如下:缺乏典型腰椎病史腰椎病变决不会导致上肢无力 (握手没力气)建议去相对好一些的医院的神经内科诊治 以明确原因 肌电图应该做一个 有条件颈椎核磁也查一查 必要时可进行尝试性治疗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3月份的颈椎CRT,现在还有用的,是由于腰部的原因导致的是颈椎造成的不能走路,望你早以治疗。                                       

                                                                                                我是内科医生,没有见到颈椎CT,只能分析与猜想:1。颈椎病,可能有,但不能解释你妈的所有症状,也许病变比较轻;2。你去长征医院,袁教授根据什么检查,说是运动神经元病,是否做了肌电图?3。我也有与你一样的想法,是否为腰椎病,如果考虑的话,可做腰椎CT或MRI,可能是椎管狭窄。建议你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外科,及骨科就诊,定能弄清你母亲的病,华山医院神经内外科是WHO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不仅国内权威,国际上亦有知名度。                                       

                                                                                                颈椎病类别:外科概述:颈椎病(骨科),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占7.3%。本病多见于壮年或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外伤与退变为本病的原因或诱发因素。一般颈椎4.5和颈椎5.6为好发部位。其症状与体征均来自:神经根受累;脊髓受压;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分为五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两种。症状表现:1.神经根型:(1)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性痛和感觉障碍。疼痛沿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精细动作困难,仰头、咳嗽、大小便使用腹压时症状加重;(2)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患肢前臂、手与手指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肱二头肌反射(C6)或肱三头肌反射(C7)减弱或消失;(3)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2.脊髓型:(1)一般起病缓慢,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发紧发麻,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胸腹部有束带感。随后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手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症状先从上肢开始,渐波及下肢,也有上、下肢同时发病,出现四肢瘫痪;(2)下肢常有不规则感觉障碍,以痛温觉障碍明显,压头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均可为阴性。但生理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膝、踝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 3.交感神经型:出现多器官、多系统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状及体征。(1)头部症状:头晕、头痛、偏头痛、颈后痛等;(2)眼部症状: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甚至失明,瞳孔散大或缩小,眼窝肿痛等;(3)心脏症状: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等。(4)周围症状: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或疼痛。也可出现肢端发红发热、疼痛,发汗障碍等。(5)其他:耳鸣、耳聋、舌下神经功能障碍等。 4.椎动脉型:(1)头晕、头痛。为反射性脑血管痉挛所致;(2)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当头转到某一方向时即感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但头转回原位后,症状消失;(3)一过性脊髓缺血症状:头部转动时,突然感头晕、头痛、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猝倒,但无意识障碍,可自行爬起立即再行走;(4)其他:少数病人表现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吞咽困难等。 5.混合型: 以上各型症状、体征混合出现,即为此型。诊断依据:1.本病主要根据各型的症状、体征即可诊断。 2.X线改变:颈椎变直或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有骨赘,勾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颈侧位动力性片示椎间关节不稳现象(轻度梯形变)。 3.CT、MRI检查可见颈椎退行性变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治疗:治疗原则 1.颌枕吊带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 2.理疗; 3.围领和颈托固定; 4.药物对症治疗; 5.颈部活动锻炼; 6.其他:如针炙、推拿及封闭等; 7.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1)神经根型反复发作,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者。(3)椎动脉型非手术疗法无效者。 手术方法:(1)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体后缘骨赘切除,自体骨移植椎间融合术。(2)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或椎管成形术。 用药原则 1.神经根型可服用消炎镇痛药及神经营养药。 2.椎动脉型可用抗凝药物治疗。预防常识:
如符合手术指征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对年迈体衰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才视为禁忌。手术后一般症状均减轻,病人对治疗满意,其效果一方面系来自切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骨赘,但另一方面与植骨固定后,脊柱的稳定有关。术式一般选用前路,后路术式适用于经前路手术效果不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