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翻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0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①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③。弄潮儿②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译文: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18109.html?tp=0_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简单的翻译,参考书上的:常常想起以前观潮的时候,全城的人都抢着去看江上的景色。现在再想起来,总怀疑那都是虚幻的。我就好象身处在一万面鼓敲打出来的嘈杂声响中(那样烦乱)。(再想起当年)弄潮儿面向潮水的峰头站立,手上举着的红旗都没有被潮水弄湿。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只能在梦中反复回想,从梦中醒来还觉得心里凄寒。 这首词首先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生活,再表现自己现在凄凉的心境,表达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23楼常常想起那观潮时的壮观情景,那雄伟的景象,宏大的场面,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还记得,在那潮水快要来的时候,人们争相抢着坐或站在江干上下的十多里的地方,哪怕是一席之地也不放过.人们争着,抢者向江面上望,生怕看不到那精彩的一幕.放眼望去,满目的华丽,那是妇女们的珠翠首饰和游人们的精装服饰.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涌过来,高入天际,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了.水天一色.那阵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声音也十分的大就好像打雷和霹雳.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飞射,似乎要把天给吞下去,给太阳洗个澡.气势极其雄壮.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一个个披着头发,身上画着文采,手里执着用十幅大绸布缝制而成的大彩旗,鼓起满腔的勇气,逆着这汹涌而来的潮水,在万丈巨浪中出没,舞动着旗子,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展示着卓越的技巧,而彩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他们的本领是多么棒!我相信,他们的雄姿,会让观光者们今生不望.他们同样也会获得那观光者们的阵阵掌声.在观潮后,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但梦中,却反复回放,那无法形容的风采,感受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徘徊于中,无法忘却......梦醒后,是一身的惊怕,满心的凄凉,使人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是比观潮的景象更无法让我释怀与忘却. 可是我却永远回不到那个时候了,过去的生活多么令人回味,令人怀念,令人追忆阿!如今的凄凉又怎能知晓呢?我愿永远在梦中不愿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是难得一见的壮奇画面江边,千万人正在翘首凝望,等待那江潮的勃涌。过不多久,它终于来了!裹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江潮奔腾而至,沧海似乎要把它的水全部倾倒在这里,而更为神奇的是,涛头浪尖竟然敖立着几位矫健的弄潮勇士,他们随波出没,而手絷的红旗却始终不湿,这真是何等地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 2.常常想起以前观潮的时候,全城的人都抢着去看江上的景色。现在再想起来,总怀疑那都是虚幻的。我就好象身处在一万面鼓敲打出来的嘈杂声响中(那样烦乱)。(再想起当年)弄潮儿面向潮水的峰头站立,手上举着的红旗都没有被潮水弄湿。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只能在梦中反复回想,从梦中醒来还觉得心里凄寒。 这首词首先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生活,再表现自己现在凄凉的心境,表达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怀念。 3.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酒泉子 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 潘阆在太宗和真宗两朝做过几任小官。太宗时,因言行“狂妄”得罪权贵,被撵出汴京,飘泊江湖,卖药为生,曾流落到杭州。杭州在钱塘江畔,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汛的高潮期,皇朝把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要举行观潮庆典。每到这一天,皇亲国戚、达官要人、百姓居民,各色人等,倾城出动,车水马龙,彩旗飞舞,盛极一时。还有数百健儿,披发纹身,手举红旗,脚踩滚木,争先鼓勇,跳入江中,迎着潮头前进。潮水将起,远望一条白线,逐渐推进,声如雷鸣,越近声势越大,如沧海横流,一片汪洋。白浪滔天,山鸣谷应。水天一色,海阔天空。弄潮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略不沾湿。 人们观潮,现在在浙江海宁。但在北宋,观潮胜地却在杭州。海宁观潮是明朝钱塘江改道以后的事。潘阆在杭州可能住过几年,涨潮的盛况当然给他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以致后来经常梦见涨潮的壮观。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他用《酒泉子》这词牌写过十首词,其一、二忆钱塘,其三、四忆西湖,其五至其十分别忆孤山、西山、高峰、吴山、龙山、观潮。每首起句均冠以“长忆”二字,后半阕第三句俱冠以“别来”二字。十首中以这第十首写得最好,最为后人所传诵。尤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两句,使那些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潮头挑战戏弄潮头藐视潮头的钱江健儿的神韵跃然纸上。 酒泉子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泉子 最近我经常怀念起杭州西湖,它吸引我的是整天倚靠楼上栏杆遥望时的情形--只见那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舟,与点缀在湖中的小岛一同显露出一派清秋。 当笛声隐隐约约地荡漾在芦花丛里的时候,当看见一行行的白鹭受到惊扰突然飞起的时候,都会令我有种此时酷似神仙的感觉。 离别西湖以后,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会经常的整理整理钓鱼竿,打算在清闲的日子里驾一叶扁舟入湖玩赏秋日的水波烟云,感受西湖秋天的冷寒。常常想起那观潮时的壮观情景,那雄伟的景象,宏大的场面,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 还记得,在那潮水快要来的时候,人们争相抢着坐或站在江干上下的十多里的地方,哪怕是一席之地也不放过.人们争着,抢者向江面上望,生怕看不到那精彩的一幕.放眼望去,满目的华丽,那是妇女们的珠翠首饰和游人们的精装服饰. 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涌过来,高入天际,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了.水天一色.那阵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声音也十分的大就好像打雷和霹雳.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飞射,似乎要把天给吞下去,给太阳洗个澡.气势极其雄壮. 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一个个披着头发,身上画着文采,手里执着用十幅大绸布缝制而成的大彩旗,鼓起满腔的勇气,逆着这汹涌而来的潮水,在万丈巨浪中出没,舞动着旗子,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展示着卓越的技巧,而彩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他们的本领是多么棒!我相信,他们的雄姿,会让观光者们今生不望.他们同样也会获得那观光者们的阵阵掌声. 在观潮后,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但梦中,却反复回放,那无法形容的风采,感受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徘徊于中,无法忘却...... 梦醒后,是一身的惊怕,满心的凄凉,使人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是比观潮的景象更无法让我释怀与忘却. 可是我却永远回不到那个时候了,过去的生活多么令人回味,令人怀念,令人追忆阿!如今的凄凉又怎能知晓呢?我愿永远在梦中不愿醒来..... 加油百度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参考资料:趱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常回忆起看潮的情景,许多人都争着向江面上看。(他们看什么呢?)我疑惑。沧海的尽头连着天空,许多的鼓在那儿擂着,弄潮儿(争着)冲向浪的顶部,(他们)手拿着红旗,(一点儿)也没沾湿。没想到在梦里梦到这一幕,醒来时不决心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泉子词牌名,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高平调”。按温庭筠体。四十一字,全阕以四平韵为主,四仄韵两部错叶;按潘阆体,又名《忆余杭》,以平韵为主,间入仄韵。八句,四十九字,前片两平韵,后片两仄韵,两平韵。【例词】《酒泉子》(温庭筠)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①。泪痕新,金缕②旧,断离肠。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注释①红豆--又名相思子。②金缕--金丝绣衣。评解:上阕以“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开篇,“罗”是古代一种丝织品,柔软轻飘。罗带,就是指用这中轻软丝织物做成的带子,韩退之就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名句。一说有可结同心,象征定情的用途。故,是情人赠别的物件。如秦观在《满庭芳》中的名句:“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红豆,一名相思子(相思豆),亦是象征爱情的信物。如此看来“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是在暗示着一对恋人的离别和相思了。开篇就这样阐述,来的直截了当又含蓄有味。“泪痕新,金缕旧”,金缕是指衣服。古诗《金缕衣》有云:“劝君莫惜金缕衣”。于是这金缕便成了华贵衣裳的代名词,常常省略了用。泪水的痕迹是新的,华美的衣服是旧的,一新一旧形成对比,又暗示离别已久,相忆甚深。全词没说伤情主人公是男是女,而从温庭筠善于描写闺中怨妇这一点来看,想必又是一痴情女子在思念情郎。我们可以展开想象,一位身着缕衣身系锦带的女子,手弄腰系红豆,到思切处泪水潸然而下,再加之下句“断离肠”三字,更有分量,使读者内心一禁也为之一酸。这样看来此词可算是一篇伤春怀人之作。而这篇词与作者以往的词不同的是,抒情在先,写景在后。上阕抒情,下阕写景。“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去年的燕子归来了,成双成对,依恋如旧;大约去年燕子飞来筑巢时,思念之人上尚未离去,所以用“还是”二字,隐射着现如今“物是而人非”之意。于是引起更深的回忆:“绿树浓,芳草歇,柳花狂”。一派生机昂然的暮春景象,与上片情绪惘然形成对比,这里的景调悠然淡雅,似乎没有大喜大悲之词。但细细一想,这大概不是描写眼前的景色,而是在回忆去年的此刻春景。在那个时候,绿暗红稀,草盛花飞,柳絮扑面。尽管下阕没有直接赋写离别之事,但我们可以读出有景物兴发的忆之情却是甚浓的,虽然没有分别时候的描写,但我们却能从文字的空白处想象到离别在即,两人分赠罗带、红豆等各自东西的情景。言尽而意无穷。 【格律】温庭筠体格律: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叶)。仄平平,平仄仄(叶),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叶)。仄平平,平仄仄(叶)。仄平平(韵)。注:叶,主韵之外的韵。两部错叶,上下阙换叶。《酒泉子》 (孙光宪)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②。马萧萧③,人去去,陇④云愁。香貂旧制戎衣窄⑤,胡霜⑥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注释: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②阳关道路:原指阳关通往西北地区的大道,这里泛指通往边塞的道路。③萧萧:马鸣声。④陇:陇山,古代防御吐蕃侵扰的军事要地。⑤香貂戎衣:用貂皮缝制的战袍。⑥胡霜:胡地的寒霜。评解: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深得言情之妙。汤显祖评此词: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也。再读不禁酸鼻。《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①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②。 弄潮儿③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①郭:城,满郭即满城。②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③弄潮儿:指钱塘江上执旗泅水与潮相搏的少年。评解:这首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江潮涌的壮美风光。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上片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最后一句抒发漂泊在外作者的思乡之情。潘阆体格律: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叶平)⊙平⊙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叶仄)⊙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仄平平(叶平)译文: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记叙文:1.常常想起那观潮时的壮观情景,那雄伟的景象,宏大的场面,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 还记得,在那潮水快要来的时候,人们争相抢着坐或站在江干上下的十多里的地方,哪怕是一席之地也不放过.人们争着,抢着向江面上翘首凝望,等待那江潮的勃涌,生怕看不到那精彩的一幕.放眼望去,满目的华丽,那是妇女们的珠翠首饰和游人们的精装服饰. 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涌过来,高入天际,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了.水天一色.那阵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声音也十分的大就好像打雷和霹雳.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飞射,似乎要把天给吞下去,用水冲洗太阳,气势极其雄壮. 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一个个披着头发,身上画着文采,手里执着用十幅大绸布缝制而成的大彩旗,鼓起满腔的勇气,逆着这汹涌而来的潮水,在万丈巨浪中出没,舞动着旗子,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展示着卓越的技巧,而彩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他们的本领是多么棒!我相信,他们的雄姿,会让观光者们今生不望.他们同样也会获得那观光者们的阵阵掌声. 在观潮后,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但梦中,却反复回放,那无法形容的风采,感受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徘徊于中,无法忘却...... 梦醒后,是一身的惊怕,满心的凄凉,使人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是比观潮的景象更无法让我释怀与忘却 2.常常回忆起那观潮时那扣人心弦的壮观情景,那舞波阻浪的雄伟的景象,那人山人海的宏大的场面,飒爽英姿的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还清晰的记得那满岸的人群,摩肩接踵之时又满言笑语,共同企盼这那浪随天拥的壮阔景面。放眼岸边,地无空席,人群皆垫脚相望焉。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连天而来,,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注入这高伟的水柱.蓝色瞬间见水与天容于一体.那气势,难以言表.声如雷霹.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着,飞射。顿时鼓声四起,眺首远望。两岸早已续足劲的博浪者们,气势汹涌的向大浪冲去,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时起时落,时隐时现,好似立于水面,如履平地一般,而手中的大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着国人的英勇,奋进。潮的喧嚣,浪的激荡,勇者的无畏——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那一个个片断式的镜头让我又有如临其景一般。梦醒后,又是是一阵恐浪之大的惊怕,英勇无畏的敬佩,明朝再往的决心……———————————— 潘阆在太宗和真宗两朝做过几任小官。太宗时,因言行“狂妄”得罪权贵,被撵出汴京,飘泊江湖,卖药为生,曾流落到杭州。杭州在钱塘江畔,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汛的高潮期,皇朝把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要举行观潮庆典。每到这一天,皇亲国戚、达官要人、百姓居民,各色人等,倾城出动,车水马龙,彩旗飞舞,盛极一时。还有数百健儿,披发纹身,手举红旗,脚踩滚木,争先鼓勇,跳入江中,迎着潮头前进。潮水将起,远望一条白线,逐渐推进,声如雷鸣,越近声势越大,如沧海横流,一片汪洋。白浪滔天,山鸣谷应。水天一色,海阔天空。弄潮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略不沾湿。 人们观潮,现在在浙江海宁。但在北宋,观潮胜地却在杭州。海宁观潮是明朝钱塘江改道以后的事。潘阆在杭州可能住过几年,涨潮的盛况当然给他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以致后来经常梦见涨潮的壮观。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他用《酒泉子》这词牌写过十首词,其一、二忆钱塘,其三、四忆西湖,其五至其十分别忆孤山、西山、高峰、吴山、龙山、观潮。每首起句均冠以“长忆”二字,后半阕第三句俱冠以“别来”二字。十首中以这第十首写得最好,最为后人所传诵。尤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两句,使那些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潮头挑战戏弄潮头藐视潮头的钱江健儿的神韵跃然纸上。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补充注释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酒泉子 雪浮荷一日三秋,红尘离思谁铺就?春色已过忆垂柳,多情谁与留?曼立远视空回首,西楼望断不胜愁。此情更浓别离后,再难潇洒逍遥游。主旨:对相思之人的期盼,对久别不能相见的惆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常想起那观潮时的壮观情景,那雄伟的景象,宏大的场面,弄潮儿高超的弄潮技巧都令我无法忘怀. 还记得,在那潮水快要来的时候,人们争相抢着坐或站在江干上下的十多里的地方,哪怕是一席之地也不放过.人们争着,抢着向江面上翘首凝望,等待那江潮的勃涌,生怕看不到那精彩的一幕.放眼望去,满目的华丽,那是妇女们的珠翠首饰和游人们的精装服饰. 在不经意间,潮水如玉城雪岭一般涌过来,高入天际,似乎海水都要被淘空了.水天一色.那阵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声音也十分的大就好像打雷和霹雳.巨大的浪潮震动着,摇撼着,激荡飞射,似乎要把天给吞下去,用水冲洗太阳,气势极其雄壮. 这也正是弄潮儿展示自己本领的时候了.他们一个个披着头发,身上画着文采,手里执着用十幅大绸布缝制而成的大彩旗,鼓起满腔的勇气,逆着这汹涌而来的潮水,在万丈巨浪中出没,舞动着旗子,腾跃着身子,变化着种种姿态,展示着卓越的技巧,而彩旗的下角一点也不沾湿,他们向人们展示:他们的本领是多么棒!我相信,他们的雄姿,会让观光者们今生不望.他们同样也会获得那观光者们的阵阵掌声. 在观潮后,我经常梦到那奇伟的景象,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但梦中,却反复回放,那无法形容的风采,感受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徘徊于中,无法忘却...... 梦醒后,是一身的惊怕,满心的凄凉,使人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是比观潮的景象更无法让我释怀与忘却。1.这是难得一见的壮奇画面江边,千万人正在翘首凝望,等待那江潮的勃涌。过不多久,它终于来了!裹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江潮奔腾而至,沧海似乎要把它的水全部倾倒在这里,而更为神奇的是,涛头浪尖竟然敖立着几位矫健的弄潮勇士,他们随波出没,而手絷的红旗却始终不湿,这真是何等地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 2.常常想起以前观潮的时候,全城的人都抢着去看江上的景色。现在再想起来,总怀疑那都是虚幻的。我就好象身处在一万面鼓敲打出来的嘈杂声响中(那样烦乱)。(再想起当年)弄潮儿面向潮水的峰头站立,手上举着的红旗都没有被潮水弄湿。现在我已与这样的情形离别了,只能在梦中反复回想,从梦中醒来还觉得心里凄寒。 这首词首先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生活,再表现自己现在凄凉的心境,表达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怀念。 3.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8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231007.html?si=1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