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吃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害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特别喜欢吃粽子,请问粽子吃多了对身体好么,有什么坏处?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种各样的粽子又成为餐饮的焦点,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等等琳琅满目,让人不知吃什么样的才好,让人不知道吃多少才够。记者日前在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的药理教授常章富时,发现原来吃粽子也有很多讲究,都和日常健康息息相关。
常教授说,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糯米,在中医里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中医认为,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虽然市场上粽子馅是林林总总,但常教授以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给大家提出建议:由于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因此,选择红枣、栗子做馅儿的粽子,可算是粽子中的“极品”。
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常教授说,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宜消化,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过节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现包、现吃”的原则,而从超市中购回的冷冻粽子,应蒸煮透了再吃。
此外,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有饮雄黄酒杀肚虫的习俗,但常教授认为,应该抛弃饮雄黄酒习俗!虽然雄黄可杀虫、除湿止痒,但却是剧毒,日服0.3克便可致人中毒,轻者呕吐、恶心、腹痛、大小便不下,并可继发喉炎、头痛,严重则可使心、肝、肾及肠受损。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消化不良                                       

                                                                                                粽子是传统的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患病的原因,在吃粽子时往往比较谨慎,所以因吃粽子使病情加重的情况越来越少。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由于对自身体质的过于自信,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和老人儿童一样也会在节后罹患上“粽子病”。下面三种情况最为多见:  1.过期:许多人因经不住粽子美味的诱惑,在端午节前就开始买来食用,因此在节后一小段时间内对粽子都提不起太高的兴趣。而中国传统习俗中,为了显示节日的丰盛,往往要准备大量的超过食用量的粽子贮存起来。这些粽子虽然是在冰箱里存放,但由于食用不及时,仍会有细菌滋生。尤其是一些从冷冻室里拿出来后吃不完又被反复加热的粽子里面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细菌会越来越多。还有一些老人喜欢吃剥开皮后拉黏丝的粽子,认为制作这种粽子的糯米比较好,其实当粽皮与粽囊之间有黏丝出现的时候,证明粽子已经开始变质了,最好不要再食用。  2.过量:在各种粽子中,以豆沙及一些蛋黄、糖类为馅料的最容易发生腐化变质。节中贮存的粽子一时吃不完,但扔了又很可惜。一些家庭就把它当作主食或替代米饭来顿顿食用。制作粽子的糯米性味甘平,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生津益气的作用。但是糯米的质地黏滞,长期大量的摄入会延长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并且每天以高热量、高糖分的粽子作为主食会使身体迅速肥胖,或者引发诸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疾病。  3.过时:制作粽子的馅料和糯米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交感神经不兴奋、胃肠蠕动较缓慢的时间内食用,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较白天慢得多,因此把剩粽子当早餐或夜宵来吃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未经加热的剩粽子,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吃。例年医院里都会接诊到因在不适当的时间吃糯米食物发生窒息的危重病例,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和儿童中比较多见。  因此,提醒各位在节后吃剩粽子时千万要当心。在吃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水果、蔬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果您吃的是肉馅的粽子,还可以加食一些山楂片以助消化。                                        

                                                                                                粽子是寒物吃多了胃难受胃不好的尽量不吃                                       

                                                                                                大便不畅                                       

                                                                                                吃多了,会消化不好。吃的时候可以粘糖吃,比较好消化点。                                       

                                                                                                几类人吃粽子要小心  在过几天,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吃粽子是我国传统习俗,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有几类人吃粽子要非常小心。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做成,老人和儿童如过量食用,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                                       

                                                                                                吃多了,不易消化。适量则没有问题。端午节吃粽子讲究的是佳节的喜悦……                                       

                                                                                                一般最多是消化不好                                       

                                                                                                粽子本身是糯米做的胃不较不好消化,而且里面肉类的干料是炒过的比较油,相对的热量比较高,所以建意年纪比较大、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吃哦!!                                       

                                                                                                不易消化!伤胃                                       

                                                                                                体质好好坏来说◎!最好不要边吃边喝水!那样拉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