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6-1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睡眠障碍分为器质性睡眠障碍和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本章仅讨论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对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的诊断,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为一组障碍,包括: (一)睡眠失调:原发性心因性状态,其中主要紊乱是由于情绪原因导致了睡眠的质或量或时序的变化失调,表现为失眠、嗜睡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二)睡眠失常:在睡眠中发生异常的发作性事件,在儿童时期主要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关,在成人则主要是心因性的,如睡行症、睡惊和梦魇。 情绪因素是导致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睡眠紊乱可以是另一种精神或躯体障碍的症状之一。有时某一种睡眠障碍在临床表现上看起来是独立的,仍有许多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但是,只要病人的主诉中有睡眠紊乱,睡眠障碍的诊断便可以成立。 睡眠生理 睡眠(sleep),占据人生命的1/3的左右的时间,与人的健康、心理及工作能力密切相关,睡眠可使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有助于保持睡眠后良好的觉醒状态,使大脑随时处于准备接受体内外信息刺激的状态,维持有效作业能力所必需的睡眠与粮食和水一样重要。 睡眠的人体的一种生理休整活动,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人体整个睡眠过程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其一是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的时相;其二是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前者称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脑电波图主要表现为波与波;后者称为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PS),或快波睡眠,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异相睡眠期间,各种感觉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此餐,还会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如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血压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 慢波睡眠(SWS)和异相睡眠(PS)是两相相互转化的同时。成人睡眠—开始首先进入SWS,持续约80~120分钟后,转入PS;PS持续约20~30分钟后,又转入SWS;以后又转入PS。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约4~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PS持续时间渐长。在成人,SWS和PS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觉醒状态只能进入SWS,而不能直接进入PS。做梦多发生于PS之中,是PS的特征。 觉醒状状下,促生长表(GH)分泌较少;进入SWS后,其分泌明显升高;而转入PS后,GH分泌又减少。故慢波睡眠对促进生长、体力恢复是有利的。 睡眠发生的机制:睡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发生的一个主动过程而造成的,中枢内存在着睡眠中枢,即脑干网状结构中的上行激活系统和上行抑制系统。脑干部存在能引起睡眠与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中枢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质(有人称之为上行抑制系统),与上行激动系统相对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慢波睡眠主要与脑内5-羟色胺递质系统有关;异相睡眠主要与脑内5-羟色胺递质和去甲肾上腺素有关。世界睡眠日的一项万人问卷调查显示,国人中有45%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有两种表现,一是入睡困难,如果躺在床上30分钟还睡不着,而且维持了一段时期,可能就是出现了问题。另外,睡眠障碍还体现在睡眠维持方面,有的人经常在早上三四点钟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或是睡一夜要醒好几次,这也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 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外界原因不少,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一种。房间过于明亮、有噪声,或是冬天烧暖气,室内空气太干燥都可以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另外,更多的患者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过于疲惫和总是考虑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而阻碍良好的睡眠。 克服睡眠障碍要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给自己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床要舒服,卧室内最好悬挂遮光效果好的窗帘,同时把门窗密封工作做好,省得外面的噪声吵到您的休息。第二,冬天气候干燥,在卧室里放一个加湿器会对睡眠起到好的作用。床头边放上一杯水,万一夜里渴了也不用起来找水喝,免得困意全消。第三,睡前不要服用让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咖啡、浓茶、巧克力都是睡前不该选择的食物。有人认为,喝点酒可以帮助睡眠,其实不然,不少人酒醉睡醒之后感到自己浑身无力、头也昏沉沉的,正是酒精使睡眠质量下降了。 顾大夫介绍,在门诊中,真正属于神经衰弱而失眠的病人并不多。相反,很多人由于抑郁或焦虑把自己归入神经衰弱。这些病人只要找到失眠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服用一些抗抑郁剂、抗焦虑药,再配合心理疗法是完全能把自己从失眠中解脱出来的。 医生提醒,想睡得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按时有规律地睡眠。有睡眠障碍的病人不要自己滥服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吃药,睡眠障碍才能克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6-1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障碍是指入睡、睡眠保持及睡眠时限出现障碍或者出现异常的睡眠行为,如夜惊或梦游。睡眠是生存及良好的健康所必需的,但原因及机制现在还不完全清楚。个体对睡眠的要求差异很大,健康成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可短至4小时,长至9小时。大多数人在夜间睡眠。有些人为适应工作需要而在白天睡眠,但这常引起睡眠障碍。影响个体睡眠时间长短及清醒时感觉的因素很多,包括激动及情绪抑郁。药物对睡眠也有影响:一些使人入睡,而另一些造成睡眠困难。一些食物和食物添加剂,如咖啡因、麻味过重的食品和谷氨酸钠(MSG)也可影响睡眠。睡眠并非均一的过程,它可分为几个时相,每夜分别循环5~6次。睡眠可从1期(睡眠最浅期,最易唤醒)进到4期(睡眠最深期,最难唤醒)。在第4期,肌肉最松弛,血压处于最低点,心跳及呼吸最慢。除了以上4期,还有一种睡眠伴有快速眼动(REM)及行为活动。在快速眼动期,脑电活动很高,近乎于清醒状态。伴随REM睡眠出现的脑电波变化可用脑电图(EEG)记录。REM睡眠中,呼吸的速度和深度都增加,而肌肉处于最松弛状态,以至于低于非REM睡眠的最深期。大多数的梦发生于REM及第3期睡眠,而大多数的梦语、恶梦及梦游发生于第3、4期。在正常的夜间睡眠中,REM睡眠可在5~6次循环的任一周期非REM的第4期后立即出现,但也可出现于任一期。
- 失眠失眠是指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或因睡眠障碍以至于人们在醒后觉得睡眠不足。失眠并不是病,而是一个多因素所致的综合征。这些因素包括情感及躯体障碍和药物使用。不管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出现失眠,常伴发于情感障碍如激动、焦虑、抑郁或恐惧。有时人们难于入睡仅仅是由于脑及身体尚未疲乏。
睡眠药物(不要轻易服用)镇静药(催眠药、轻度镇定剂、焦虑药)是最常用的药,大多数相当安全,但一旦一个人习惯用它们后可能会变得无效。停用后,可能会产生戒断现象。使用了很多天后,一旦停用可能会使原有睡眠障碍恶化(失眠反跳)并增加焦虑。医生推荐逐日减量,完全撤药可在几周内完成。大多数镇静药需有医生处方,因为它们可使人成瘾,也可能出现过量。镇静药对老年人和有呼吸问题的人尤其危险,因为他们可能会抑制脑呼吸中枢;也会降低白天警觉性,造成驾驶和机器操作危险,当与酒精和其他镇静药、麻醉剂、抗组胺药、抗焦虑药同时使用时尤其危险。所有这些药都可造成嗜睡及呼吸抑制,联合作用更危险。最常用和安全的镇静药是苯二氮类。因为它们不减少总的REN睡眠量,不减少梦。一些苯二氮类在体内贮留时间较其他长。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及排泄较年轻人差,可能更易出现白天嗜睡,语言含糊及摔倒。因此,医生应尽量避免开长效苯二氮类,例如硝基安定、氯硝安定及安定。巴比妥类曾一度是最常用的镇静药。眠尔通不如苯二氮类安全。水合氯醛相对安全但不如苯二氮类常用。一些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能减轻抑郁相关性失眠或恐惧发作所致的早醒,但副作用是一个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盐酸苯海拉明及晕海宁,是二种不贵的非处方药,能缓解轻度或一过性睡眠障碍,但不用作催眠药,且它们有潜在的副作用,尤其对老年人。治疗失眠病人在睡前一小时,应安静和放松并使卧室气氛有助于睡眠,低柔的光线,最低噪声及舒适的卧室湿度是必需的。如果失眠是由情感应急而致,针对缓解应急的治疗比服用睡眠药更有效。当失眠与抑郁有关时,一些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可改善睡眠。当睡眠障碍干扰了个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感时,间歇使用镇静、催眠药可能会有帮助。
在美国,对于一些以心理因素为主的失眠症的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进行性肌肉松弛法、兴奋调控法和反常意向法。进行性肌肉松弛法是指应用肌肉紧张和放松交替的锻炼以达到入睡时的深度松弛。兴奋调控法则利用一套规则以确保卧室仅与睡意有联系。例如规定,若在10分钟内不能入睡的人,应当起床离开卧室,仅在感到有睡意时才回到卧室,。反常意向法不同于一般的惯例,即要求患者自己尽可能长的保持觉醒,出发点是制止执意想要入睡而通常可能产生的逆反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