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高利圣咏的形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7-6-17 12: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雷高利圣咏,也叫素歌,最早由教会音乐转变过来。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欧洲进入了中世纪的宗教统治时期。为了统一教会的歌曲,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40年间的教皇)就在这一时期制定了配合宗教仪式的拥有一套调式体系的唱经本,这就是欧洲音乐史上著名的“格列高利圣咏”。“格列高利圣咏”的歌词现存近3000首,多出自圣经《旧约.诗篇》。“圣咏”的歌唱现在在教堂中还可以听到。 格里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里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列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 5乐章 、圣·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 C小调第三 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流传至今的许多乐曲,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 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二 .产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复音音乐复音音乐就是由两个或更多互相独立的声部构成的音乐。这种音乐的产生,标志著西方音乐前进了一大步。复音音乐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圣咏发展而成,其音乐家都是天主教会的僧侣。 它是由男声用拉丁文,无伴奏唱出单声部旋律。圣咏讲求客观,无个性,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形成圣经圣歌的气质。它分为歌唱方式和音乐形式两类,歌唱方式包括对唱、答唱、直唱,音乐形式包括诗篇、分节、自由三种形式。其拉丁歌词全部出于圣经,采用散文的形式,歌曲是单声部曲调,节奏无固定、不分小节,歌词的一个音节有唱一个音的,也有唱多音的,经常被用在日课和弥撒中。格雷高利运用拜赞廷的八个音式作为基本音阶,分别是正调式——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里抵押,副调式——副多利亚、副弗里几亚、副利底亚、副混合利底亚。这种音阶形成于十一世纪,后逐步变为现在的大小调。格雷高利圣咏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都用单音旋律演唱,逐渐演变为多声部的复音音乐,又称作复调音乐。先后出现奥尔加农,康都克特和经文歌以及另外的固定调与罗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