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怎么死的?

[复制链接]
查看17 | 回复17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可以认定是假的,如果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反间计的情节与三国演义蒋干盗书一节很是相似,而此书恰是皇太极之流最爱看的。  反间计的说法记载于明史上,明史是以张廷玉为首的汉官所著,是为了丑化崇祯和歌颂儒教代表袁崇焕,儒林特别强调“愚昧”的崇祯中了皇太极“反间计”,似乎袁崇焕被杀完全是皇太极太聪明而崇祯太愚蠢,袁崇焕被杀是冤枉的。请注意下述袁崇焕被杀罪名,里面根本没说袁崇焕是清朝间谍的罪名。事实是,崇祯自己也曾经议和,也给了袁崇焕议和的权力,袁崇焕被杀根本不是因为所谓的反间计。就算袁崇焕是清朝间谍,也不过增加一个被杀的理由而已,袁崇焕证据确凿的罪过已经足够被杀了。  袁崇焕凌迟的罪名的大致意思是,袁夸口五年平辽,过了一年多反而给清兵直逼京城了,崇祯上任初期心气极高,辛辛苦苦筹措一年多结果得到了最坏的结果,他气得七窍生烟。 说明崇祯看不惯袁在辽东的作风。杀了毛文龙后,袁的确无人能制了,这个让崇祯暗自担心。欺隐可能是崇祯认为袁在粮饷上跟他玩花样,东江兵减饷粮反增。 私自和后金议和加私杀毛文龙。袁崇焕得警后入关回援,十一月初十到蓟州,上疏说“严备拔哨,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然而还是给清兵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在城下打了一仗后便休养生息,崇祯以为袁是在蹑后纵敌,存心不战,以此要挟。 刘策等领兵回防,袁令其还守密云。这个是战略部署,崇祯认为袁存心遣散援兵。 携喇嘛坚请入城。崇祯以为袁要入城逼宫。  袁崇焕此人很难评价,在历史上算是重要人物,但说是民族英雄有点悬,他实际能力及功绩远达不到民族英雄的标准,连孙承宗也比不上,且这称号是由百多年后以吹牛出名的乾隆所封。  说实话,就我个人觉得他确实该杀,先是矫诏用尚方宝剑杀了东江总兵毛文龙(英雄,相当今天军区司令,别被鹿鼎记误导,且尚方宝剑他也有),使满清无后顾之优(毛驻扎皮岛,牵制了满清大量兵力),从而绕道蒙古,下京师,掳民百余万,京师百姓多家破人亡,恨其入骨,生啖其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袁崇焕说必不令敌过辽西,但人家打到都城底下。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人口不到二十万的满族能过山海关。所以皇帝认为袁有负重托,杀之以泄民恨从袁崇焕被缚之日起,袁狱之曲直就众说纷纭。袁氏门人程本直撰有《矶声》、《漩声》,袁氏友人余大成撰有《剖肝录》,为袁崇焕鸣冤叫屈。而明末史籍则多认袁崇焕咎由自取:他自知无法兑现五年之内平辽的承诺,所以决意与后金通款;但又害怕毛文龙干扰其事,所以擅杀毛文龙,以取信于皇太极;为了逼迫崇祯接受和议,又纵后金兵入关。且看以下史籍记载:“五月庚戌,袁崇焕至双岛,毛文龙进谒,慰劳甚至。戊午,矫制杀文龙。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崇祯实录?卷二》)。“戍午,督师袁崇焕杀平辽将军总兵官左都督毛文龙于双岛。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初,崇焕于宁远捷报后,即令番僧往唁奴虏,意议和,会罢归,未就。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胡之命,声言折冲,虑毛文龙泄其计,是身入岛诱文龙至,……命水营都司赵可怀以尚方剑斩之。” (谈迁:《国椎?卷九十》)。“初,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未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且恐文龙泄其款计,遂身入岛诱文龙至……以尚方剑斩之。”(《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毛帅东江》)。“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四》)。“崇焕既杀文龙,密报于清议和。清主大喜,置酒高会。”(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督师袁崇焕事,适当女直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张岱:《石匮书后集?毛文龙列传》)。“崇焕以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议和,杀毛文龙以为信物。”(张岱:《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袁崇焕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议未成,而崇焕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灭奴,召崇焕授兵柄。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先帝于是逮崇焕诛之,而款议再败。”(《徐石麒疏》,见谈迁:《枣林杂俎?仁集?款案》)。“己巳四月,崇焕遣把总吴某、千总陈某使建州,以故辽人方君达来报二十四日阴谋,款索逋赏,且佯输彼情,约杀岛师毛文龙,许之,又告饥,遂令都司蒋文举开粜于高台堡,名赈熟夷也。边储始渴。寻用都司吴先计,犒军,矫杀文龙。” (谈迁:《枣林杂俎?智集?袁崇焕》)。“文龙亦惮上英明,思自立功名,遂与□通诚,愿捐金二百万,易金、复二卫地,奏恢复功,邀上赏,已成约矣。袁崇焕以督师出,上召问,漫以五年□□为期,及履任,觇知毛有成约,阴遣喇麻僧啖以厚赂,冀解毛约以就袁。□最重誓约,坚持不可。喇麻僧曰,‘今惟有斩毛文龙,在辟不为负约,在我可以成功。’袁遂以阅兵为名,……擒文龙斩于辕门外。”(李逊之:《崇祯朝纪事》卷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深入长城,明帝国拘捕兵部尚书王洽(死于狱中,死后仍然追究失职罪行被判死刑)、杀蓟辽总督刘策;甚至工部尚书张凤翔(北京城许多工事是豆腐渣工程)、刑部尚书乔允升(在混乱中竟然让众多犯人集体越狱)都一便儿抓进了监狱。满清第三次入长城之后,梁庭栋(当时宣大总督)、张凤翼(当时的兵部尚书)连活命的幻想都不敢报了,干脆都自杀了。崇祯皇帝就是如此信奉乱世用重典,既然如此,那蓟辽督师袁崇焕被抓、被杀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袁崇焕之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什么皇太极反间计,有多少可信度?刘策、王洽与袁崇焕的级别类似,如果说袁崇焕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那刘策、王洽死于什么?如果说刘策、王洽死于失职,那袁崇焕就真的不失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子都能看出来袁崇焕是个什么样的人 除了崇祯和当时的北京百姓 从崇祯后来对于大臣的做法看来 就是皇太极没有用反间计 袁崇焕还是个死 一帮没有什么作为没有什么风骨的大臣崇祯还是一样的杀 何况袁表现的很跋扈 杀毛文龙 请崇祯用内库银两发辽饷 以崇祯上台就搬到魏忠贤的手段看来他不是一点能力没有 所以皇太极那么幼稚的反间计一眼就可以看破 所以 杀袁只是为杀而杀 那两个太监什么的不过是借口罢了崇祯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名誉的 从这个事情还有以后的议和 南迁等时间都可以看出来 他不想背骂名 又不信任大臣 认为大臣都是错的 犯了错的大臣都要杀 皇太极就是看到了这点 所以给了崇祯一个台阶下 毕竟皇太极和崇祯在政治上不是一个量级的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因为他炮轰死了努尔哈赤。被崇祯皇帝利用一种最残忍的寸割刑法杀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就算是忠臣,但是无能却身居高位就是最大的祸国殃民。满族当时只有13W人口,他的军队是敌人的好几倍。袁崇焕不但不能打败敌人,而且让敌人如入无人之境打到北京附近。这种只会夸夸其谈的文官,无能之辈不杀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崇祯中了反间计而杀了他,这个皇帝疑心很大。另一方面,崇祯没有意识道清朝才是他最大的隐患,而把精力放在对官员的防范和镇压人民起义上。造成了明朝的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崇焕确实是因努尔哈赤之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两人共设下反间计而令过于年轻的崇祯帝误杀了一代忠良,北京师范大学的阎崇年是这么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简单的说吧,是皇太极用了离间计,因为袁本应可以把清军据之通州外,可他没有,他却退守京城。皇太极借此用了离间计,说袁和清军已事先谋合好了,放清军进来,崇贞治了他叛国罪,杀之楼主真厉害,直接就想到了!佩服啊!我原来就相信了满清编的史书上的说什么离间计,后来才知道以崇祯是不可能被这么简单的离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没能应付住皇太极,竟然让人打到京城下来了(虽则是八旗借道蒙古)。明朝历来对官吏要求严苛(不知道因作战失利做掉多少个了)。崇祯又一向是以中兴之主的面目出现的(至少他个人有这意愿),他对当年袁当年夸口5年复辽是信任的(辽没复,还被人端了老窝)。所以,皇太极不用计,袁崇焕将军也不能活。简单说,皇帝要面子,袁让他丢了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2-10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得不到崇祯的信任…又被皇太极的反间计所陷害…就挂了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