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后谁赢了

[复制链接]
查看29 | 回复29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蜀吴都没有赢,谁也没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统一三国的是司马氏为皇帝的西晋。刘备的蜀汉在263年被魏国灭掉,魏国在265年被权臣司马炎篡位,国号大晋。公元280年吴主孙皓被司马炎的晋国灭掉,三分归一统。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重新统一。

扩展资料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司马炎篡位后统一中国,但无法解决浮华奢侈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由于王室领有军权,使得诸王在朝廷衰落后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于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人民纷纷南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蜀吴三国谁也没有赢,全部都是输家,最后确切的说是司马家族赢了,也就是第四国晋国赢了,最后三国归晋。由司马懿装病夺去了军权后,江山就归司马家族了,之后的结果是司马炎即位,即晋武帝,建立了晋朝。而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是司马懿的孙子。因此,也才有了那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扩展资料: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参考资料:三国_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是:司马家族三国起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统一于司马炎的西晋。这个意义上讲:魏蜀吴都是失败者,都给司马家族做了嫁衣。司马懿装病夺去了大将军曹~的军权后,江山就归司马家族了,之后的结果是司马炎即位,就是、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是司马懿的孙子!曹操220年死后,加上后代由司马家族为主力征战以后,势力在最后已经达到马上统一三国的地步了,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了,以至于都建立魏政权,已经称曹操为魏王了,但是遗憾的是被司马懿夺取了兵权,并把权力掌握了去。只因为曹操死后,能臣减少,曹操的后代又软弱没有个像曹操的人物,致使司马懿夺权,接着是司马昭,不是有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嘛,意思就是所司马昭当时的权利已经很大了,想称帝的阵势已经很明显了,以至于路人皆知。司马昭手中基本同意了三国,当时刘禅已经在魏国乐不思蜀了,蜀国就是姜维了,后和邓艾一起被钟会害死,蜀国彻底失败了!江南孙策一伙早不是魏国的对手了,渐渐地就该降的降,该攻破的攻破,就没有了!曹操势力本来就是最强大的,加上手头有汉朝的傀儡皇帝!地盘武将也多!所以后来曹操不断壮大,眼看统一了,但是后代的无能,把胜利的果实交给了司马家族,最后见建立了晋国。

扩展资料: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国的司马懿以及司马式家族赢了:三国一统是司马炎干的,他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长子,出身于236年,死于290年。公元265年,他爹晋王司马昭归天,他继位晋王,同年12月夺了曹奂的皇帝宝座,改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以杜预等人为首领的伐吴大军攻破建业,灭东吴,一统天下,结束了中原近百年的割据乱世。

拓展资料: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百度百科三国乱世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是:西晋三国起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统一于司马炎的西晋。这个意义上讲:魏蜀吴都是失败者,都给司马家族做了嫁衣。三国灭亡过程公元263年司马昭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 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自此三国灭亡,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

拓展内容: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晋》词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要说起来,蜀国赢了。为什么?千古留名啊,说起来三国,从地理位置,经济军事实力讲,其实主流政权是曹魏。当时天下连年征战,地点主要是北方地区,北方的人民百姓都快活不成了。曹操稳定北方,在广大北方地区实行了许多的农业,经济政策,是对北方的经济复苏很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看了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姓的皇叔是连吃带拿,把便宜沾尽。最后自立为帝,还落得千古流芳。为什么?2个原因1,姓刘,是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实际上刘胜(似乎是叫这个名字)荒淫无度,有无数个儿子,但是毕竟皇叔身上还是连着高祖的血脉。2,仁义,不管是真仁义,还是别有用心,但是就是很仁义。古代,越是礼崩乐坏之时,社会舆论越是把仁义看的重。呵呵。不然怎么卧龙,风雏都跑来帮刘备呢。所以我说,从当时结局看,三国都是失败者,被晋朝统一。但是从2000年的效果看,刘备最胜。不过也有明智的学者,郭沫若就十分要替曹操打不平。而东吴的孙姓政权,在三国之中,真的就是一个配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晋历史  崛起与统一  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严重的内乱和割据战争,史称淮南三叛,皆被平定,司马氏逐步掌握了执政权。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统一中国,结束中国分裂,命锺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而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司马昭胜利后将要代魏立国,但不久去世。其子司马炎继立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此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民心不附。270年河西鲜卑领主秃发树机能入侵,匈奴刘猛也随之出关。此时司马炎先做伐吴准备,他派羊祜镇守襄阳与吴将陆抗对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274年陆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议伐吴,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伐吴的时候了,贾充、荀勗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见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三国时期结束。  内忧外患  曹魏时期压抑的世族在司马懿及陈群羽翼下抬头,当时出名的世族有琅琊王祥、荥阳郑冲、陈国何曾、临淮陈骞、颍川荀顗、荀勋、河东卫瓘、河东斐秀、太原王浑、泰山羊祜、河内山涛、京兆杜预等。曹魏时期的清谈,到晋代时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大夫。朝政方面,由于诸臣在「平吴」与「立嗣」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党派形成。羊祜与张华支持伐吴,认为必克;但司马氏宠臣贾充、荀勋及冯紞反对,所以拖延数年。等到平吴后,贾充惭恨失计,于是怨恨张华。在立嗣上诸臣争执更剧。当时太子司马衷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较仁孝慧敏。大臣卫瓘、和峤主张废衷立攸,但遭荀顗、荀勋及冯紞极力反对。最终晋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司马攸回其封国,最后他愤怨而死。  军事方面,西晋立国后,武帝分封诸王,于277年遣诸王就国,其中一些都督诸州军事。如汝南王亮督豫州、楚王玮督荆州。统一后,为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武帝裁撤州郡兵。分封诸王与去州郡兵是避免权臣专政及地方割据的发生,但却使宗室权力有逐渐凌驾中央的趋势。当时边境的胡族迁入中原,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这些胡族时时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因此心生不满。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与匈奴刘猛的内侵,使郭钦建议用武力将内迁的外族强制迁出,武帝不用。由于胡汉摩擦状况仍未改善,当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便爆发五胡乱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鼎立形势图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266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晋武帝灭东吴,统一南北,三国时期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三国中最怂的人,最后却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你知道是谁吗?最后全都死了,司马的儿子司马炎最后费了皇帝自己当了皇帝,建了晋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蜀吴三国都没有赢,后起之秀晋朝赢了,统一了三国,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魏国的最高权力,随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十几年的经营,终于魏国的势力被全部消灭,晋朝最终灭掉魏国,蜀国,吴国,统一了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11-4 1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叫做“三国归晋”,,晋朝的建立者就是司马家族,代表人物司马懿,所以司马懿是最后的赢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