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阴道出血,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每次例假走后大约十几天的时候,总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不是很多,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的时间,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处理?

                                                                                                在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中医学称之为“经问期出血”。 [临床表现]月经中期(排卵期)出现规律的阴道出血,量一般不多,持续半天或几天,可伴有轻搬腹痛或腰酸。[诊断]1。有典型症状。2.基础体温双相,出血发生在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期间。[治疗]1.西医药治疗:已烯雌酚0.25-o.5nmg/日,排卵前3天开始服用,血止后1—3天停药。2.中医药治疗(1)肾阴虚:经间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怕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方药:生地、女贞子;早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O克。中成药:六味地黄丸。(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中成药:固经丸。(3)血淤: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质紫黯或淤斑淤点,脉涩。治法:活血化淤,调经止血。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中成药:血府逐淤丸。[预防与调养]I.注意经期及产后保健,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盆腔感染。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首先您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也可以注意平常的个人卫生                                       

                                                                                                妇女的月经周期为 28天 ,两次月经中间 ,大约第 14天为排卵期。若在此期间有少量阴道出血 ,即为排卵期出血。由于大多数妇女的排卵期出血量均较少 ,出血时间短 ,而且也不是每个月经周期都有出血 ,故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 ,一般不需治疗。但要注意的是必须排除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 ,如月经失调、子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癌等疾病。什么原因导致排卵期出血: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红细胞渗出血管,造成阴道少量流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如果要明确是否为排卵期出血,可测量基础体温,观察出血与体温的关系。以免误以为是排卵期出血,而忽视了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治。排卵期出血一般量少而时间短,可不泌治疗。若出血量较多,可服用止血药来控制出血。
排卵期出血的预防与保健: 1、 了解和掌握月经生理知识和卫生知识,注意月经期保健及经期卫生。 2、 出血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多休息;要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腹痛重时可予腹部热敷;同时保持情绪稳定。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排卵期前后(一般在两次月经之间,基础体温上升之时),应禁食辛、辣、燥等刺激性食品,以免使出血增多和时间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