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迁移是什么现象???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有详细资料,先谢谢了~!!!

                                                                                                迁移效应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对这一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人的心灵官能受到训练而自动发展的结果。也就是通过某种学习使某种心灵官能得到训练,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使其它学习更加容易。2、共同要素说:是I·L·桑代克和R·S·伍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观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3、概括化说:是C·H·贾德于是908年根据自己的实验,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能否发生迁移效应,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概括力高迁移就迁移效应就大,反之,就小。4、学习定势说:是苏联定势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它强调在学习中定势对迁移的影响作用。定势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活动经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