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常骂人二百五,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百五”的由来-------------------------------------------------------------------------------- 杨培华连载:万事由来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杨培华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传说战国时代的著名谋士苏秦,曾在燕国为相,后又到了齐国。齐王很器重苏秦,对他言听计从。这样一来,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苏秦到齐国没多长时间,凭什么得到齐王的赏识!他们越想越恨,索性收买了刺客去刺杀苏秦。刺客得手了,苏秦被刺成重伤,奄奄一息。齐王怒不可遏,要把刺客满门抄斩,但发愁的是找不到刺客。苏秦用微弱的声音对着齐王的耳朵说了些如此这般的话。  苏秦死了,齐王到处张贴布告,说苏秦是燕国的奸细,早该五马分尸,刺杀苏秦的人,立了大功,赏予千金。这招果然灵验,4个人来领赏,说他们是联手刺杀苏秦的,赏的千金他们每人二百五。齐王听后,大声喝道:“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这些人到死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人们就把这类人叫做“二百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